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小而密血浆低密度脂蛋白颗粒与冠心病的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小而密血浆LDL的产生主要受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活力、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浆LDL的清除速度、血浆甘油三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小而密血浆LDL具有经血浆LDL受体清除缓慢、易粘附于血管壁、易进入动脉壁内、抗氧化物含量低以及经非受体途径清除增加等特点。临床研究证实小而密血浆LDL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初步认为小而密血浆LDL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抗凝剂—重组水蛭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有关重组水蛭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药理学以及抗血栓作用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不同,密度高而颗粒小的亚组份可能作为CHD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预防CHD的发生.本文就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的类型、与CHD相关的有关证据及可能引起CHD的机制作一综述,并对以后的研究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4.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中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具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从大颗粒疏松低密度脂蛋白向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转变。通过降血脂药物烟酸类、苯氯乙酸类或联用他汀类药物可较好地促使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向大颗粒疏松低密度脂蛋白转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浆中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Ⅳ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再分布的作用。方法 口服微粒化非诺贝特2个月( 2 0 0mg ,每晚1粒) ,共治疗患者2 6例,对治疗后出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15 %以上的共12例患者,进一步用超速离心法观察药物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LDL1 :1.0 2 5kg L~1.0 34kg L ,LDL2 :1.0 34kg L~1.0 44kg L)再分布的作用。结果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平均下降5 3.4%~6 4.4% (P<0 .0 0 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37.3%~79.4% (P<0 .0 0 1)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改变。治疗前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分布以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3为主,LDL3 占总低密度脂蛋白的34.7%±8.6 % ,分布曲线呈多峰、不均一态分布;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3比例显著降低35 .0 %±2 7.3 % (P<0 .0 0 1) ,低密度脂蛋白2显著升高46 .9%±2 9.0 % (P<0 .0 1)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分布曲线转向单峰、较均一态分布。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化学组成构成比( % )发生较大变动,其中甘油三酯的构成比显著降低(P<0 .0 1) ,胆固醇酯的构成比和蛋白质的构成比不同程度增高,游离胆固醇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微粒化非诺贝特能明显的降低Ⅳ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和升高部分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使不正常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分布及组成趋向正常化分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上海市区1997~1999年部分新生儿及体检人群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90年代末期在上海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情况下的血脂值,并与70-80年代作的调查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年龄段居民平均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1997年至1999年上海市工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职工和学生健康体检血样以及新生儿脐带血共3647名,测定血脂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从新生儿至70岁以上按10岁为一年龄组,男、女性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脂水平胡年龄增径而增高,TC和LDL-C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TG50岁以后女性接近男性,HDL-C则各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2)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TC和TG水平明显升高,分别增了6.79%-17.69%和21.95%-45.53%,而HDL-C则明显下降了8.05%-29.19%;(3)40岁以上人群TC和TG水平超过正常上限者90年代(TC男11.57%、女16.02%,TG男4.40%,女5.40%)较70年代(TC男4.40%、女5.40%,TGL国5.20%、女5.70%)明显增多;(4)40岁以上组比40岁以下组TG/HDL-C≥4,同时TG≥1.70mmol/L的有明显升高(男20.74%比10.99%,女13.32%比2.06%)。结论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血脂水平有上升趋势,必须十分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8.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不同,密度高而颗粒小的亚组份可能作为CHD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预防CHD的发生。本文就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的类型、与CHD相关的有关证据及可能引起CHD的机制作一综述,并对以后的研究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IV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LDL)亚组份再分布的作用。方法 口服微粒化非诺贝特 2个月 ( 2 0 0mg ,每晚 1粒 ) ,共治疗患者 2 6例 ,对治疗后出现血清LDL 胆固醇水平升高 15 %以上的共 12例患者 ,进一步用超速离心法观察药物对血清LDL亚组份 (LDL1∶1 0 2 5g/ml~ 1 0 3 4g/ml,LDL2 ∶1 0 3 4g/ml~ 1 0 4 4g/ml和LDL3∶1 0 4 4g/ml~ 1 0 63g/ml)再分布的作用。结果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后 ,血清甘油三酯 (TG)水平平均下降 5 3 4 %~ 64 4 % (P <0 0 0 1) ,LDL 胆固醇明显升高 3 7 3 %~ 79 4 % (P <0 0 0 1)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无明显改变。治疗前患者的LDL亚组份分布以小而密LDL3为主 [LDL3占总LDL的 ( 3 4 7± 8 6) % ],分布曲线呈多峰、不均一态分布 ;治疗后LDL3比例显著降低 [降低 ( 3 5 0± 2 7 3 ) % ,P <0 0 0 1]、LDL2 显著升高 [升高 ( 4 6 9± 2 9 0 ) % ,P <0 0 0 1],LDL亚组份分布曲线转向单峰、较均一态分布。治疗后LDL颗粒的化学组成构成比 ( % )发生较大变动 ,其中TG %显著降低 (P <0 0 1) ,胆固醇酯 %和蛋白质 %不同程度增高 ,游离胆固醇 %和磷脂 %无明显变化。结论 微粒化非诺贝特能明显的降低IV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甘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