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筛选试验和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仍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阿莫西林/棒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40%。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呈现良好的敏感性,耐药率均小于36%。产ESBLs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呋新、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非产ESBLs菌株耐药明显升高,经卡方检验示有显著差异(P<0.001),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与非产ESBLs菌株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产ESBLs有关。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应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并检测ESBLs。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家庭长期无创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IPPV)治疗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呼吸科确诊为重度COPD,使用家庭NIPPV12个月以上的11例患,通过自身对照方法,将患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生活质量、住院次数、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9例完成疗程的患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住院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家庭长期使用NIPPV,能改善重度COPD患的血气,患生活质量提高,住院次数减少,是目前最有效降低COPD患病死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三重酸碱失衡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Ⅲ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共79例,其中符合三重酸碱失衡的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或二重酸碱失衡43例作为对照组。按照APACHEⅢ系统评分标准分别就年龄、慢性健康状况、神经学、生理学、酸碱失衡评分并预计死亡风险率。结果观察组阴离子间隙和潜在HCO3-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神经学、生理学和酸碱失衡评分及APACHEⅢ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死亡风险预计率分别为(17.32±12.65)%和(4.27±2.44)%,实际病死率分别为19.44%和6.9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三重酸碱失衡患者,除了APACHEⅢ酸碱失衡的分值增加外,其他生理指标评分和APACHEⅢ总分均增高,预计死亡风险发生率也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发成人过敏性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23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和246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健康状况、吸烟史、职业接触史、室内环境状况以及家族史等信息,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过敏性体质、职业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住房装修、父亲吸烟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敏性体质、职业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住房装修、父亲吸烟等因素可能是成人过敏性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36种获得性耐药基因和3种整合子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获得性耐药基因和整合子遗传标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江苏某市级医院2005年8月-2006年2月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分析21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以及3种整合子遗传标记,并用指标聚类分析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与整合子遗传标记的相关性。结果 20株肺炎克雷伯菌共检测到7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1种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其余26种基因均未检测到。结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比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与表型相符;指标聚类分析显示,TEM、LEN、DHA、OXA-1、aac(3)-Ⅱ、aac(6′)-Ⅰb、ant(3″)-Ⅰ、rmtB基因与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相关联,提示这些基因可能位于Ⅰ类整合子上。  相似文献   
6.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需应用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中短程应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选择12例呼吸科COPD需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rhGH组和对照组。rhGH组每天皮下注射4.5U~9U,7d~14d(长春金磊生长素),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期检查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长激素组白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白蛋白无提高,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和生长激素组肌酐、尿素氮均无明显变化(P>0.05)。应用呼吸机天数:rhGH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短期应用rhGH可有效提升白蛋白,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成功脱离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7.
口矫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机制及疗效预测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观察一种下颌前移性口矫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原理,探讨应用颌面结构分析法来预测口矫器的疗效。 方法70例经多导睡眠仪(PSG)检查确诊的OSA患者,男性6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0.5±11.6)岁,呼吸暂停指数(AI)(34.9±21.3)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66.3±16.5)%。经口腔科会诊后制作口矫器,治疗3个月后复查PSG检查。每例患者治疗前均在带及不带口矫器两种状态下摄头颅侧位片作颌面结构分析。 结果治疗后AI由(34.9±21.3)次/h减至(15.6±19.2)次/h(P<0.000 1),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由(66.3±16.6)%升至(74.1±15.5)%(P<0.001)。共有45例患者AI减少≥50%。反应良好组患者缩颌较明显,前上面部长度较长,置入口矫器后下颌显著前突、上气道径增宽、长度缩短、上气道面积增大。 结论口矫器对部分OSA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作用可能主要与改善睡眠期上气道周围结构关系,保持气道通畅有关。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及打鼾者的颌面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打鼾患者与正常对照的颌面结构,以探讨OSA的发病过程及可能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86例男性OSA患者,45例男性打鼾者37例健康成年男性打鼻均行多导睡眠仪检查证实或排除OSA;用数字化技术摄取头颅侧位片,应用NIHImage软件测定骨性结构、软组织结构、舌骨位置、咽部口径参数等23项。结果:OSA患者、打鼾者的骨性结构、软组织结构、舌骨位置、咽部口 均存在异常,其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OSA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颌面结构分析为探讨 OSAS的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途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颌面结构分析方法、OSAS患者常见颌面结构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睡眠呼吸障碍因其发生率高、危害大,近年来受到重视,对它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睡眠呼吸障碍包括有单纯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肺部和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等。打鼾是睡眠呼吸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睡眠时肌肉松弛、吸气时阻力增高,软组织震颤所发出的声音。随着对睡眠呼吸的研究深入和认识提高,打鼾也因为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