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因分型技术辅助肿瘤患者ABO疑难血型的鉴定以有效避免疾病干扰。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与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法、基因测序技术,对于2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肿瘤患者(其中10名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疑难标本做鉴定;同时对这些患者的输血效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肿瘤患者的疑难血型标本中,25%(5/20)为A和(或)B抗原减弱,原发病分别为2例MDS、1例前列腺癌,2例AL;45%(9/20)A或B抗体减弱,分别为4例原发病为MM、1例WM、1例AGL、1例肝癌、1例右半结肠癌、1例食管癌;30%(6/20)为ABO亚型:1例Bel09/O02、1例B(A)04/O2、1例B(A)02/B、2例Bel03/O;1例为新的A亚型等位基因:测序结果为797位置发生突变,根据其他位点的突变判断具有A102/O01特点。基因型和血清学表型结果一致率75%(15/20)。60%(12/20)患者接受过输血治疗,均未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75%(9/12)患者达到了预期输血疗效。结论基因分型技术结合血清学方法应用于肿瘤患者ABO疑难血型鉴定结果准确,且可正确区分血型抗原抗体减弱或亚型。疾病导致ABO抗原抗体减弱的患者输血时可同型输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全麻下胃管置入的时机。方法将65例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安置胃管。其中,观察组33例病人在术中胃与食管吻合完毕后,病人于右侧卧位状态下置入胃管;对照组32例病人在术前仰卧位状态下安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胃管安置时间及护士对胃管的调整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6.97%,置管时间(1.64±0.25)min,护士对胃管的调整率为0;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65.63%,置管时间(2.56±1.92)min,护士对胃管的调整率为1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胃管安置时机,建议在术中胃与食管吻合完毕后安置为宜。  相似文献   
3.
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赵学彬  马智群 《护理学报》2006,13(10):44-45
总结手术室术前访视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访视率低,未全面访视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工作量大,术前访视流于形式;规范的术前访视程序及术前访视质量评价标准还未建立起来。改进对策:完善访视制度,规范访视程序,建立访视质量评价标准;加强继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术前教育;急诊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应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经过改进后,术前访视率、患者满意度、访视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采集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和肇庆市4个地区的大气PM2.5,将PM2.5分别以1、10、50、100、200、300μg/ml剂量对肺泡巨噬细胞染毒24 h。检测一氧化氮(NO)释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生成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及细胞存活率。以肇庆作为对照,观察PM2.5对各指标的影响。经剂量与效应指标回归分析,以斜率评价各地区PM2.5的效应大小。结果不同地区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释放TNF-α、NO、MDA的水平和LDH的漏出率均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SOD的活力和细胞的存活率随染毒剂量升高而降低。深圳和东莞大气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胞内的SOD活力的抑制程度高于广州和肇庆(P<0.05)。深圳和东莞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内MDA的生成量明显高于肇庆(P<0.05)。广州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生成TNF-α量最高,其次为东莞,均明显高于肇庆(P<0.05)。广州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内LDH的漏出率最高,其次为东莞和深圳,均高于肇庆(P<0.05)。剂量高于100μg/ml时,广州、深圳和东莞大气PM2.5致肺泡巨噬细胞存活率低于肇庆(P<0.05)。回归分析显示,广州大气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的TNF-α、LDH漏出率、NO释放量的效应最强,肇庆大气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的LDH漏出率、NO释放量和细胞存活率的效应最低。结论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强,广州、东莞、深圳地区大气PM2.5的毒性效应总体上强于肇庆地区。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区大气PM2.5致大鼠肺损伤的比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比较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方法采集广州、东莞、深圳和肇庆4个城市的大气PM2.5。将雄性SD大鼠分为3个染毒组(10、3和1 mg/kg)和1个对照组,每组7只。4个城市的PM2.5均按此分组并染毒。气管滴注PM2.5,对照组滴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48 h和28 d后处死动物,收集左侧肺和一定量的肺泡灌洗液(BALF),观察肺部病理变化和测定灌洗液中总蛋白(T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肇庆地区大鼠体重增长率较高,东莞地区最低。PM2.5主要导致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炎症等。与对照组比较,PM2.5导致肺泡灌洗液中TP、LDH、IL-6和TNF-α水平增高,SOD活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州PM2.5组LDH的漏出量最高,深圳PM2.5组肺泡灌洗液中SOD活力最低,东莞PM2.5组肺泡灌洗液中IL-6释放量最高,肇庆PM2.5染毒48 h组SOD活力均高,LDH、TNF-α、IL-6均较低。结论本次采集的四城市大气PM2.5可致大鼠肺组织发生氧化应激损伤和炎性反应。广州、东莞、深圳PM2.5对上述效应指标的影响强于肇庆。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广州、东莞、深圳和肇庆4个城市的PM2.5。试验细胞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PM2.5分别以10、50、100、200、300μg/ml剂量染毒,作用于细胞24 h,测定细胞NO释放量、SOD活力、LDH漏出量及细胞存活率(MTT试验)。以肇庆作为对照,观察PM2.5对各指标的影响。经剂量与指标回归分析,以斜率评价不同城市PM2.5的效应大小。结果各城市PM2.5致细胞NO释放量和LDH漏出量随剂量增加而升高,SOD活力和细胞存活率随剂量升高而降低(P<0.05)。广州和深圳PM2.5在高剂量时致NO释放量明显高于肇庆(P<0.05)。广州、东莞和深圳PM2.5致SOD活力降低的程度在各剂量组均强于肇庆(P<0.05)。深圳PM2.5致LDH释放量明显高于肇庆,广州、东莞在高剂量时高于肇庆(P<0.05)。广州、深圳PM2.5致细胞死亡率高于肇庆(P<0.05)。回归分析表明,广州PM2.5致LDH漏出和细胞死亡的毒性效应最高,深圳PM2.5对NO释放和SOD活力降低的毒性效应最高,肇庆PM2.5对NO、SOD、LDH的细胞毒性均处于最低水平。NO释放量、LDH漏出量与细胞存活率呈负相关,SOD活力与细胞存活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城市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表现不同。NO、SOD、LDH与细胞存活率有关联,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接台手术的时间安排,以便更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方法 按照GB15982-1995的采样方法,对我院进行接台手术的其中四个手术间进行为期1年的定期室内空气、治疗车和器械台的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手术后、术后消毒30分钟和术后消毒1小时三种方式的消毒效果中:术后消毒30分钟的效果明显,菌落总数允许检测值达到了普通手术间的卫生标准.结论 接台手术的最佳时机为消毒30分钟后,可有效的预防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择期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护理方面引发躁动的原因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心里疏导,气管导管、胃尿管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润滑后再行插管,术中加温二氧化碳建立气腹等.结果:观察组躁动程度及躁动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要低,术后2小时内手术部位出血观察组比对照组少, 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躁动程度及躁动的发生,减少手术部位出血,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指导和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The roles of voltage-dependent K^+ channels during activation and damage in alveolar macrophages (AMs) exposed to different silica particles were examined. Rat AMs were collected by means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and were adjusted to 5× 10^5/mL. After AM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 25, 50, 100, 200 μg/mL) of quartz particles and 100 μg/mL amorphous silica particles for 24 h, the voltage-depended K^+ current in AMs was measured by using patch clamp technique. Meanwhile the leakag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and the viability of AMs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Patch clamp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AMs possessed outward delayed and inward rectifying K^+ current. Exposure to quartz particles increased the outward delayed K^+ current but it had no effect on inward rectifier K^+ current in AMs. Neither of the two K^+ channels in AMs was affected by amorphous silica particles. Cytotoxicity test showed that both silica particles could damage AM membrane and result in significant leakage of LDH (P〈0.05). MTT studies, however, showed that only quartz particles reduced viability of AMs (P〈0.05). It is concluded that quartz parti- cles can activate the outward delayed K^+ channel in AMs, which may act as an activating signal in AMs to initiate an inflammatory response during damage and necrosis in AMs induced by exposure to quartz particle. K^+ channels do not contribute to the membrane damage of AMs.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在岗的737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姜文彬等编制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知信行量表调查临床护士CAUTI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在知识-留置导尿适应证维度得分率最高83.79%、最低47.35%;知识-CAUTI预防策略维度得分率最高93.66%、最低39.08%;态度维度得分率最高93.49%、最低60.69%;CAUTI预防行为维度得分率最高97.86%、最低38.26%。知识获取途径和是否接受培训是影响临床护士CAUTI预防知信行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护士CAUTI预防知识水平较低,临床依从性较差,但态度比较积极,护理管理者应及时更新留置导尿护理常规和质量评价标准,加强临床护士培训并督导其在护理实践中落实,以提高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