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6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406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201篇
  2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靛蓝(indigo, IDG)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致人巨噬细胞(THP-1来源)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LPS诱导THP-1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分别用0.4、4、40μmol/L的靛蓝作用于THP-1细胞炎症损伤模型1 h,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白介素(IL)-1β、IL-6、IL-8、IL-23p19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的mRNA表达的变化;ELISA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8、IL-23p19和TNF-α的含量差异。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靛蓝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IL-1β、IL-6、IL-8、IL-23p19和TNF-α的转录水平(P<0.05)以及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8、IL-23p19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乳腺癌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50例和阴性组4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比两组C-erbB-2阳性表达率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阳性组C-erbB-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应用于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可获较高价值,ER、PR及C-erbB-2结果均可作为患者病情诊断的参考依据,从而准确鉴别患者病情及作出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否能提高健康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认知功能与运动皮质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样可塑性的相关性。方法:24只SD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rTMS组(n=12),rTMS组接受为期4周的高频(10 Hz)rTMS,control组接受4周假刺激。使用水迷宫检测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通过TMS结合肌电图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评价干预前后运动皮质(M1区)LTP样可塑性的改变;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干预后大鼠M1区NR1、NR2A、NR2B的蛋白表达改变。结果:前额叶高频rTMS可以提高健康大鼠空间情景记忆能力(P<0.05);前额叶高频rTMS可以增强M1区可塑性,表现为M1区LTP样可塑性增高及NR1和NR2A蛋白表达上调(P<0.05);且M1区LTP样可塑性的改变与空间情景记忆能力成正相关(P < 0.05)。结论:高频rTMS可改善健康大鼠的空间情景记忆及运动皮质LTP样可塑性,且认知功能与运动皮质LTP样可塑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BL-3新型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的中期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59例(87只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40只眼)植入SBL-3新型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为多焦组;29例(47只眼)植入Softec HD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为单焦组。术后随访3~12个月,记录术后裸眼远距离(5 m)、中距离(80 cm)、近距离(40 cm)的裸眼视力,矫正远视力及术后等效球镜屈光度;利用VF-14量表行主观问卷调查;对术后眩光的发生率、日常生活老视眼镜依赖与否进行问卷记录;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尔比值(SR)、对比度视力(包含100%、20%及9%三种)及调节幅度等指标。单焦组和多焦组两组患者各个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前术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单焦组与多焦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9,-13.382;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术后等效球镜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0,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分别为(0.87±0.17)与(0.82±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9,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术后矫正远距离视力分别为(0.91±0.13)与(0.91±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1,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术后裸眼中距离视力分别为(0.70±0.17)与(0.54±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88,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术后裸眼近距离视力分别为(0.71±0.20)与(0.28±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40,P<0.05)。单焦组与多焦点组患者采用VF-14表评分分别为(75.39±10.30)与(97.50±4.50),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7,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对老视眼镜的依赖程度分别为5%(2/40)与93.6%(4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04,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术后眩光的发生率分别为7.5%(3/40)与4.26%(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5,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的MTF cutoff分别为(24.17±7.68)c/deg与(27.00±10.98)c/de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8,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的OSI分别为(2.0±0.7)与(1.7±0.8),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t=-2.139,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的SR分别为(0.13±0.03)与(0.1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在100%、20%及9%对比度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5,1.886,1.968;P>0.05)。多焦组与单焦组患者术眼调节幅度分别为(2.30±0.80)D与(1.60±0.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0,P<0.05)。 结论SBL-3新型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提供较好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与衍射型三焦点IOL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于成都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57例(57只眼)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28例(28只眼),女性29例(29只眼);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3±5.5)岁。按照植入IOL的类型将患者分为区域折射组和衍射三焦组。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术眼屈光度、裸眼远距离视力(U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IVA)、裸眼近距离视力(U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以及对比度视力。根据中文版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对上述指标进行评分,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患眼的眼轴长度、角膜散光、术前UDVA、术前BCDVA、术后OSI、MTF cutoff、SR及中文版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评分等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以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UDVA、UIVA、UNVA、BCDVA及对比度视力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眼的UDVA、UIVA、UNVA、BCDVA以及对比度视力。 结果区域折射组和衍射三焦组患者的术后球镜屈光度分别为-0.75 D~+0.50 D和-0.50 D~+1.00 D。两组患者球镜屈光度位于-0.50 D~+0.50 D区间者占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两组患者术后柱镜屈光度分别为0.00 D~-0.75 D和0.00 D~-1.00 D。两组患者柱镜屈光度位于-0.75 D~-1.00 D者占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9,P>0.05)。区域折射组患者术后的UDVA、UIVA、UNVA及BCDVA分别为0.10(0.00,0.10)、0.20(0.20,0.20)、0.20(0.10,0.20)及0.00(0.00,0.10);衍射三焦组患者术后分别为0.05(0.00,0.10)、0.20(0.10,0.20)、0.10(0.10,0.20)及0.00(0.00,0.05)。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术后UDVA、UNVA和BCDVA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69,-1.265,-1.410;P>0.05);UIVA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8,P<0.05)。区域折射组患者术后的OSI、MTF cutoff及SR分别为(1.9±0.7)、(24.755±7.751)c/deg和(0.126±0.029);衍射三焦组患者术后分别为(1.6±0.7)、(35.813±9.984)c/deg和(0.195±0.083)。经t检验,两组患者MTF cutoff和SR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9,-4.822;P<0.05);OSI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9,P>0.05)。区域折射组患者术后在100%、20%和9%对比度下的对比度视力分别为0.70(0.60,0.90)、0.50(0.40,0.60)和0.30 (0.20,0.30);衍射三焦组分别为1.20(0.95,1.50)、0.70(0.60,0.90)和0.50(0.30,0.70)。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对比度视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82,-4.829,-3.676;P<0.05)。区域折射组与衍射三焦组的中文版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评分分别为(94.39±4.74)分与(96.86±3.63)分,两者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5,P>0.05)。区域折射组与衍射三焦组眩光的发生率分别为10.7%与6.9%。两组近脱镜率和眩光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0.002;P>0.05)。区域折射组与衍射三焦组轻度光晕的发生率分别为3.57%与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5)。 结论两种老视矫正型IOL均能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提供较好的全程视力,术后患眼屈光度可预测性好,而衍射型三焦点IOL客观视网膜成像质量的评估方面较区域折射型多焦点IOL略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肺部CT表现,加深对本地区该疾病影像特征的了解。方法:收集重庆地区172例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CT检查资料,分析患者肺部病灶的分布、累及位置和范围、形态、密度等特征,并对不同时期确诊患者肺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对比。结果:172例患者中,143例(83.1%)在首次胸部CT图像上可见肺部炎症病灶,其CT表现如下:①累及范围:单肺受累者37例(25.9%),双肺受累者106例(74.1%);累及单一、2个和3个及以上肺叶者分别为33例(23.1%)、23例(16.1%)和87例(60.8%),平均受累肺叶(3.2±1.6)个,其中以右肺下叶(113例,79.0%)受累最常见,其次为左肺下叶(98例,68.5%);累及单一、2个和3个及以上肺段者分别为18例(12.6%)、18例(12.6%)和107例(74.8%),平均受累肺段(7.4±5.7)个;②病灶数量、形态及密度:133例(93.0%)肺部病灶呈多发,其中以类圆形或斑片状实变影伴少许磨玻璃密度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最常见(37例,27.8%),其次为斑片状GGO(28例,21.1%)和类圆形或斑片状GGO伴少许实变(26例,19.6%);10例(7.0%)肺部病灶呈单发,其中表现为类圆形或斑片状GGO者各5例(50.0%);③病灶分布:病灶呈胸膜下分布为主者87例(60.8%),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分布为主者7例(4.9%),二者均有分布或呈散在分布者总计49例(34.3%)。随确诊时间推移,不同时间段内患者肺部病灶均以多发常见,其中以单纯GGO表现者占比逐渐增高,而GGO合并实变者占比逐渐下降。结论:重庆地区COVID-19患者肺部病灶以双肺、多肺叶、肺段、胸膜下区受累为主,主要表现为类圆形或斑片状GGO伴或不伴实变,随时间推移早期病灶者占比逐渐增高,少数局限性病变者仍需密切结合临床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正颈部抽动是以不自主的颈部抽动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病,被群众称为怪病。其实见怪不怪,并非罕见。由于文献罕见报道,人们对此症缺乏认知,极易误诊、误治。笔者近2年内在外地会诊时就接诊了8例,特命名为颈性抽动症。患者均为男性,最小13岁,最大36岁,最短抽了4年,最长13年。患者多在大医院反复检查,除3例未明确诊断外,余5例误诊为痉挛性斜颈、习惯性痉挛、癫痫、原发性肌痉挛等不自主运动。均经安定、安坦、氟哌啶醇和肉毒素等多方治疗,久治无效。可想而知全国误诊例会有多少?为此特呈此文抛砖引玉,望能给广大医务人员提个醒。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建立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预后模型,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颅脑外伤患者2272例资料,其中老年组患者680例(年龄≥65岁),非老年组1592例(年龄<65岁)。将伤后第3个月格拉斯哥结局评分、住院天数、并发症次数作为终点指标,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的算法进行两组间预后因素差异的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预后更差,住院时间更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01)。老年组经过筛选,老年组患者的3个终点指标使用多层感知器模型,非老年组中格拉斯哥结局评分使用多层感知器模型,住院天数、并发症次数的预测采用C5.0决策树模型。急诊GCS、具体年龄对老年组患者的预后有更大的影响。结论老年颅脑外伤患者与年轻人所适用的机器学习模型不尽相同,老年人预后更差,年龄和急诊GCS对预后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