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9年6月- 2021年8月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 例,包含1例妊娠36+2周孕妇;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6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9例)、咳嗽(9例)、咳痰(7例)。白细胞计数正常8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9例,CRP升高9例,ESR升高9例,PCT正常4例,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6例。9例患者胸部 CT均表现为斑片或斑片实变影。经血及肺泡灌洗液mNGS确诊后使用多西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单药治疗方案,疗程14~21 d,均好转出院。结论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mNGS检测可以快速明确病原学诊断,有助于及时启动特异性抗感染治疗,可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百草枯急性中毒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卢中秋  贺晓艳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78-1881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克无踪",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百草枯急性中毒是内科常见除草剂急性中毒之一,病死率在50%~80%[1].目前百草枯中毒尚缺乏特效解毒剂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本文就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机制及诊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血栓调节蛋白(thmmbomodulin,TM)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protein C receptor,EPCR)mRNA表达的变化及二巯丙磺钠(Na-DMPS)的十预作用.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只);Na-DMPS对照组(8只,腹腔注射200 mg/kgNa-DMPS);PQ染毒组,32只,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1%的PQ溶液(20mg/kg)];Na-DMPS保护组[32只,腹腔注射200 mg/kg Na-DMPS 15 min后再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1%的PQ溶液(20 mg/kg)].检测PQ染毒组及Na-DMPS保护组染毒后6 h及1、3、7 d肺组织中TM mRNA、EPCRmRNA的表达,并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PQ染毒组染毒后3 d内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明显,伴充血水肿;Na-DMPS保护组炎性细胞浸润较PQ染毒组少,充血水肿轻.与对照组相比,PQ染毒组及Na-DMPS保护组大鼠肺组织中TM mRNA、EPCR mRNA的表达增强,在6 h达高峰,1 d开始下降,7 d降至正常水平.Na-DMPS保护组6 h及1 d TM mRNA表达分别为1.071±0.097、1.055±0.051,与PQ染毒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a-DMPS保护组6 h及1 d EPCR mRNA表达分别为0.678±0.005、0.650±0.007,与PQ染毒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大鼠急性PQ中毒后肺组织中TM mRNA、EPCRmRNA的表达升高,预防性应用Na-DMPS后,TM mRNA、EPCR mRNA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4.
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及二巯丙磺钠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二巯丙磺钠(Na-DMPS)的作用.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Na-DMPS对照组:8只;PQ染毒组:32只(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1%的PQ溶液20 mg/kg);Na-DMPS保护组:32只.正常对照组及Na-DMPS对照组于1 d处死,PQ组及NA-DMPS保护组于染毒后6h及1、3、7d处死,留取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检测血清、BALF及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血清、BALF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Nrf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Q中毒组和Na-DMPS保护组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均升高,CAT活力和GSH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相应时点PQ染毒组比较,Na-DMPS保护组6 h、1 d时血清、BALF及肺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均明显降低,6 h及1、3 d时血清,1、3 d时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CAT活力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同时间点PQ染毒组比较,Na-DMPS保护组6 h、3 d时血清中GSH[(730.07±16.23)、(793.66±7.40)mg/L]和1、3 d时BALF中GSH[(609.75±6.74)、(631.83±12.03)mg/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3、7d时PQ染毒组Nrf2mRNA表达分别为(0.710±0.061)、(1.023±0.158)、(0.969±0.046),Na-DMPS保护组Nrf2mRNA表达分别为(1.005±0.060)、(1.464±0.166)、(1.066±0.19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PQ染毒组比较,1、3 d时Na-DMPS保护组Nrf2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DMPS可降低PQ中毒大鼠体内MDA含量,增加的CAT活力,增加GSH含量及NRF2 mRNA的表达,促进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百草桔中毒大鼠肺组织TM和EPCR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探讨丁M和EPCR在PQ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8只)和PQ染毒组(PQ组,32只,腹腔注射1%的PQ溶液20mg/kg),分别检测肺组织中TM和EPCR mRNA的表达水平,并观察PQ组大鼠的中毒表现。结果PQ组大鼠在染毒后6h和第一天时肺组织TM和EPCR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NC组增强(均P〈0.05或0.01);PQ组大鼠在染毒后第一天时上述指标水平已开始下降,至第七天时降至正常。结论急性PQ中毒大鼠肺组织TM和EPCR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肺组织TM和EPCR mRNA的表达增强可能是PQ引起急性肺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二巯丙磺钠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PQ)急性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农药中毒之一,可引起"百草枯肺",早期可表现为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高达40%~80%.研究表明,过度炎症反应是导致急性PQ中毒肺损伤主要机制之一,也是卣草枯急性中毒快速死亡的主要原因[1].  相似文献   
7.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呕吐等症状,可涉及到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疾病。祖国医  相似文献   
8.
蚕蛹近年来已为我们一些人所食用,它不但有很高的营养,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大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钙、磷等。它还是一剂很好的中药材。祖国医药学大典中所讲,蚕蛹能治疗小儿疳热、消瘦、消渴等病症。所以近年来人们很喜欢食用它。但是,却没有多少人知道食用蚕蛹也有引起中毒的,甚至可有生命危险。下面将我科收治的1例食用蚕蛹中毒而致昏迷、肢体震颤典型病例的护理体会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白芍苷、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酯I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HPLC-PDA联用法,YMC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水(0.1%v/v甲酸)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23.5℃,检测波长200~400nm,数据处理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32nm(芍药苷、白芍苷)、322nm(阿魏酸)、280nm(洋川芎内酯I)。结果:4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芍药苷99.5~348μg.mL-1,白芍苷46.4~162μg.mL-1,阿魏酸1.03~30.8μg.mL-1,洋川芎内酯I 1.01~50.6μg.mL-1,相关系数R2均>0.999,方法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组方中其他组分均不干扰测定,适用于当归芍药散及单味药中芍药苷、白芍苷、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酯I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鹦鹉热衣原体是衣原体属中的一种,临床中感染此菌比较少见,人主要是通过接触鸟类的排泄物而感染,从而表现多系统受累,其中肺部是主要受累脏器之一,严重可出现呼吸衰竭,本研究发现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感染鹦鹉热衣原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