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应用于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5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TIPS治疗的26例失代偿期PBC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肝功能、生存率等指标及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用Friedman检验进行多个相关样本的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进行配对秩和检验,对整个随访期内患者生存率作Kaplan-Meier分析曲线。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平均门静脉压力为19.11(16.35~22.05)mm Hg,较术前27.93(25.26~30.87)mm Hg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99,P0.001)。术后3个月内TBil、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胆汁酸等较术前明显上升(χ2值分别为26.000、18.429、16.353,P值均0.001)。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发热,发生率为80.77%(21/26),其次为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9.23%(7/26),术后6、12个月生存率均为92.3%(24/26)。结论 TIPS治疗失代偿期PBC患者短中期疗效及安全性较好,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胰腺分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就诊的8例胰腺分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胰腺分裂患者共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28例次,均置入胰管支架,其中7例同时行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6例行内镜下扩张术,1例行胰管取石术。术后出现1例次轻度胰腺炎。随访2~47个月,1例死于胰腺癌,3例已拔出支架,3例定期复查,1例失访。患者术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频率及腹痛程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内镜下治疗胰腺分裂安全有效,可减少胰腺炎发作频率,减轻术后腹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3岁,因"消瘦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约16 kg,伴食欲下降、口渴、多饮,门诊查餐后2 h血糖14.50 mmol/L,C肽值偏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欠佳.B超示脾门处一低回声不均匀肿块,形态不规则,境界欠清;CT示胰尾部-4.0cm×4.5 cm低密度肿块影,边界不清,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肿块与脾门不能分界.  相似文献   
4.
核酸疫苗自诞生以来在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目前,研究如何增强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是一大热点,在众多方法中,电穿孔通过增加细胞对DNA的摄取,使表达的目的抗原增多,从而明显地增强了核酸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就电穿孔技术在核酸疫苗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本文总结分析4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病理表现及治疗。注意本病的诊断线索,结合内镜病理等检查,同时排除其他疾病是诊断EG的关键,激素是治疗EG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IQQA-Liver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精准引导下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引流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外科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ERCP减黄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接受减黄手术成功率、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ERCP减黄手术,患者术后每日中位鼻胆管引流量675 mL(400~1 500 mL),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胆管炎,另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轻症胰腺炎。接受减黄手术前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为(173.3±62.8)μmol/L,外科手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至(35.6±13.9)μmol/L。结论 精准ERCP引流术能够有效降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减少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为后续外科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导丝留置切割法对困难性胰管狭窄再扩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4月期间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胰管支架置入失败,狭窄胰管仅能允许导丝通过并留置导丝的慢性胰腺炎患者资料,探讨导丝留置切割对于困难性胰管狭窄的扩张作用,分析导丝留置时间、再次ERCP胰管支架置入成功率、术后淀粉酶水平、导丝留置近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共计5例患者ERCP术中胰管狭窄扩张失败后留置导丝,平均留置导丝2.4 d后,再次行ERCP,胰管狭窄部位均可成功扩张,并置入胰管支架。并发症发生方面,仅有1例患者首次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经过对症治疗好转。结论 导丝留置切割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胰管狭窄扩张新方法,对处理慢性胰腺炎胰管困难性插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用于儿童胆胰疾病诊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7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南京鼓楼医院行ERCP诊治的年龄≤14岁的胆胰疾病患儿41例,回顾性总结操作完成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诊治结果。结果 41例患儿共行68例次ERCP,均采用深度镇静方式,其中诊断性ERCP 6例次(8.8%)、治疗性ERCP 62例次(91.2%)。仅1例次胆胰管汇流异常的患儿胆管插管未成功,ERCP操作成功率达98.5%(67/6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1.8%(8/68),均见于治疗性ERCP,包括7例次轻症胰腺炎和1例次发热,未出现出血、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及麻醉相关并发症。32例(78.0%)患儿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6年,患儿生活质量良好,无不良后果。结论 ERCP对于有适应证的胆胰疾病患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和TIPS联合食管胃曲张静脉组织胶栓塞术(SEV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GOVB)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或TIPS+SEVE治疗的肝硬化GOVB患者共142例,分为TIPS组(n=31)和TIPS+SEVE组(n=111)。观察2组术中情况、随访结果并分析影响肝硬化GOVB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绘制再出血率、分流道失功率和生存率曲线,采用log-rank比较累积再出血率、分流道失功率和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4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TIPS组和TIPS+SEVE组患者随访时间[(34±23)个月vs(32±21)个月,t=0.501,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12.9%vs 18.9%,χ2=0.641,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IPS组和TIPS+SEVE组患者随访期间1、2、3、5年累积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1,P0.05)。TIPS组和TIPS+SEVE组患者随访期间1、2、3、5年累积分流道失功发生率分别为13%、21%、34%、34%和7%、12%、1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TIPS组和TIPS+SEVE组随访期间患者1、2、3、5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1,P0.05)。患者的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风险比(HR)=0.385,95%可信区间(95%CI):0.165~0.898]、支架类型(HR=0.429,95%CI:0.240~0.766)和术后分流道失功(HR=5.840,95%CI:2.566~13.294)是影响肝硬化GOVB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支架类型为裸支架(相对危险度为0.527,95%CI:0.290~0.954)和术后发生分流道失功(相对危险度为4.436,95%CI:1.899~10.360)是影响肝硬化GOVB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TIPS+SEVE与TIPS比较可降低肝硬化GOVB的术后分流道失功发生率,但并不能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及提高生存率;而术中采用裸支架、分流道失功是影响肝硬化GOVB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3岁,因“消瘦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约16kg,伴食欲下降、口渴、多饮,门诊查餐后2h血糖14.50mmol/L,C肽值偏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欠佳。B超示脾门处一低回声不均匀肿块,形态不规则,境界欠清;CT示胰尾部一4.0cm×4.5cm低密度肿块影,边界不清,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肿块与脾门不能分界。病程中患者双下肢反复出现红色斑疹,部分红斑中心有水泡,不久水泡破溃坏死,然后结痂、遗留色素沉着斑。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