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疾病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除了医护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外,患者的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 ].就儿童患者而言,监护人在患儿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目前医疗机构对于患儿出院后居家服药的跟踪和疾病康复管理手段,基本沿用传统的家庭自我管理和有限的医护人工电话随访,在药物管理的精准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欠缺,服药依从性差或服药不正确往往会导致患儿疾病反复、病程延长,不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费用,疾病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还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有效时机[2 ].智能药盒是指一种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小程序信息关联,通过手机设置添加药物名称、服药频次、剂量,设定服药时间,关联亲人手机号码,记录服药信息,根据设定时间同步手机准时提醒患者服药的智能药物容器.为了科学精准地对慢病患儿的用药安全及依从性进行有效管理,笔者团队设计研发了一款智能药盒,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缓解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及焦虑、恐惧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测定患者血浆miRNA-155和miRNA-625表达水平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49例NSCLC患者及5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浆中miRNA-155和miRNA-625的表达水平。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这两个miRNAs的ROC曲线下面积判断其诊断NSCLC的效能,并与血清癌胚抗原比较,评价它们在NSCL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NSCLC患者血浆中miRNA-15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P=0.000),miRNA-625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肺良性疾病患者(P=0.000)。NSCLC患者血浆miRNA-155和miRNA-625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08,0.025),miRNA-625亦与患者性别相关(P=0.024),而与其他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根据ROC曲线取miRNA-155和miRNA-625用于诊断NSCLC的临界值分别为2.736和0.699,获得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5.5%和73.4%,特异性分别为74.5%和70.9%。血清癌胚抗原含量诊断NSCLC的敏感性低于血浆miRNA-155和miRNA-625(P=0.004,0.007),特异性相似。结论:血浆miRNA-155和miRNA-625可作为分子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NSCLC。  相似文献   
4.
费玲  张维维  唐敏 《国际呼吸杂志》2012,32(24):1856-1859
目的 评价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接受放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不可切除ⅢA或ⅢB期NSCLC.患者生存以Kaplan-Meier曲线进行描述,Log-rank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共有243例不可切除的ⅢA或ⅢB期NSCLC接受放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西妥昔单治疗,其中177例被纳入分析.西妥昔单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95% CI:21~25),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95% CI:19~23).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在卡铂加培美曲塞联合放疗的基础上增用西妥昔单抗,可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此结果还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另选除外冠心病的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术前1h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应用血管内超声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及测量参数,比较3组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34.08±10.57)mU/L vs(11.38±8.56)mU/L,(9.50±6.24)mU/L,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斑块纤维帽厚度、管腔面积明显小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偏心指数及重构指数明显大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偏心指数、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355,r=0.297,P<0.05),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367,P<0.01)。结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血管内超声的斑块易损性指标存在相关性,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一个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及心包腔置管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自发性气胸患者,使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或心包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并结合病因作相应药物治疗。结果 48例患者置管引流效果良好,联合药物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使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或心包腔置管引流,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技术在非特异性心包积液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颐分析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非特异性心包积液患者诊疗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并配合相关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的成功率100%,术后心脏压塞症状立即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例患者出现切口处轻微感染征象,均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随访12个月,5例出现局限性心包增厚及心包黏连现象,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出现心脏压塞表现。结论应用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技术治疗非特异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及在血管内超声(IVUS)下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8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2例,同时选取在门诊因胸痛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患者血清Lp(a)水平,应用IVUS评价ACS组和SAP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及易损性。并进一步评价血清Lp(a)与IVUS评价易损性斑块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Lp(a)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均P<0.01),ACS组狭窄病变处主要为软斑块、偏心性斑块,而SAP组则反之,ACS组IVUS斑块面积(P<0.01)、偏心指数及重构指数(P均<0.05)均大于SAP组,管腔面积小于SAP组(P<0.01),血浆Lp(a)水平与软斑块面积百分比、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r=0.365,P=0.011;r=0.448,P=0.008和r=0.432,P<0.001)呈正相关。结论 ACS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血清Lp(a)水平与IVUS评价斑块易损性指标相关,Lp(a)可作为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评估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93例住院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别给予胸腔内注射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与单用甘露聚糖肽、顺铂,每周1次,连续注射2~3周.结果 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组治疗有效率87.5%,单用甘露聚糖肽组有效率58.1%,单用顺铂组有效率56.7% (P <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联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用甘露聚糖肽及单用顺铂组.  相似文献   
10.
放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手段之一.NSCLC患者常因高龄或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而不能耐受有效的高剂量射线对大体积肿瘤的放射治疗.联合使用一种能增加肿瘤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药物或能在不增加放射剂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放疗的疗效.如果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较小,那么高龄、体能状态差的患者也将能耐受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几个小样本临床试验在Ⅲ期NSCLC中评价了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这些研究中,以下3种联合方案较为常见: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同步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诱导化疗后接受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放疗剂量一般为60~70 Gy.研究显示前两个方案可能优于最后一个方案.同步放化疗虽不良反应增加,但依然可行.目前,一个评价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疗效的大样本随机Ⅲ期临床研究已经开始入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