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采用培养袋生物反应器进行大面积支架材料细胞接种技术的研究。方法 以人体成纤维细胞和PET无纺布支架材料为模型,考察水平摇床的转速和起始细胞悬液密度对细胞接种动力学、细胞接种率、支架中细胞密度以及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 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成纤维细胞接种大面积PET支架材料的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低细胞悬液密度接种时,接种率和支架中细胞密度随转速的增加而下降,高细胞悬液密度接种时则反之;细胞分布均匀度都随着转速的增加而下降,起始细胞悬液密度对细胞分布影响较小。结论 采用培养袋生物反应器进行大面积支架材料的细胞接种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适合大面积支架材料接种的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不损害体内重建能力的前提下体外培养和扩增造血干祖细胞是造血干细胞临床移植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研究结果证明,内皮细胞基质层在为造血干祖细胞扩增与分化提供调控微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由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和富集的CD34+细胞起始扩增所得的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内植入及造血重建的能力.方法 从人脐血中分离出MNC和CD34+细胞,在体外扩增7 d.将非肥胖糖尿病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型(NOD/SCID)小鼠分为四组,在接受亚致死剂量铯源照射后,进行细胞移植,实验A组接受由MNC培养得到的CD34+细胞和CD34-细胞;实验B组接受由富集的CD34+细胞培养得到的CD34+细胞和CD34-细胞;阳性对照组接受从脐血新鲜分离的CD34+细胞和CD34-细胞;阴性对照组不接受细胞移植,仅输注相同体积的IMDM培养基.6周后处死存活的小鼠,取其骨髓、脾脏和外周血细胞,分别进行细胞表型分析、集落和人特异性基因的检测.结果 经过体外扩增,以富集的CD34+细胞起始培养者的细胞总扩增倍数为39.8倍,远高于以MNC为起始细胞者的1.88倍.移植6周后,所有接受细胞移植的小鼠均存活,存活小鼠的骨髓和脾脏细胞中均能检测到人源细胞(CD45+细胞)及人源的各系血细胞,实验A组各类细胞的含量稍高于实验B组,且接受细胞移植小鼠的骨髓和脾脏细胞中可检测出人特异的Alu序列.结论 与从脐血中新鲜分离的细胞相比,扩增后的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内植入能力有所下降,以MNC起始扩增的造血干/祖细胞体内植入能力优于以富集的CD34+细胞起始扩增者,但二者体内造血重建能力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血清对rCHO(C28)细胞生长与产物(HBsAg)表达的影响,发现φ血清<0.01时细胞出现明显的代谢转换;考察了微量元素、氢化可的松、混合脂类与短多肽混合物(TL混合物)对细胞的影响,建立了适于rCHO(C28株)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MT-SFM;在将细胞从有血清转到无血清状态时,阶段性降血清比直接降血清更有利于rCHO(C28)细胞的无血清适应;当细胞适应了MT-SFM无血清培养基后,批培养中细胞的最大平均比生长速率可达0.65d-1,产物HBsAg的滴度在32~64之间。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静态球转球接种Vero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胞生长特性,提出了细胞球转球的机理,通过与消化接种的比较,证明在静态球转球接种的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在新球与老球表面的生长和细胞的生理状态很不平衡,因而认为不适合于大规模细胞培养过程,并对消化接种在大规模操作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体外大量扩增CIK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CIK细胞体外增殖的因素(如共刺激、培养时间和血清等),以及其进行无血清培养。方法:用乳酸脱氢酶分析细胞毒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结果:培养至第14d,在胎牛血清、自身血浆或无血清3种培养条件下,CIK细胞的纯度分别为:21.68%、28.28%和29.50%;增殖倍数分别为:31.7、33.3和27.1倍。培养21d后,CIK细胞的纯度分别为:36.73%、37.29%和29.7%,增殖倍数分别为:58.2、67.4和52.7倍。3种培养条件来源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3.4%、72.3%和53.6%;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47.6%、56.2%和43.4%。效应细胞:靶细胞为10:1时,培养14d和21d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8.13%和56.4%;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49.9%和39.2%。在共刺激或无共刺激信号存在的条件下,效应细胞:靶细胞为10:1时,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9.7%和41.9%;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42.6%和37.8%。结论:共刺激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增强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无血清培养基可促进CIK细胞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y,LC/MS)和液相色谱-非数据依赖二级质谱数据采集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 mass spectromety,LC/MSE)对利妥昔单抗及其类似药进行结构表征和相似性研究.方法 用LC/MS对利妥昔单抗及其类似药的完整蛋白及轻链和重链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用基于LC/MSE的肽图分析确定利妥昔单抗及其类似药的氨基酸全序列;用LC/荧光检测法分析利妥昔单抗的糖基化修饰结构及相对含量.结果 LC/MS可准确测定利妥昔单抗的相对分子质量.基于LC/MSE的肽图分析显示,利妥昔单抗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99%.LC/荧光检测法对利妥昔单抗的糖谱分析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利妥昔单抗类似药与原研药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糖型信息相符、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糖谱相似.结论 LC/MS和LC/MSE可用于利妥昔单抗及其类似药的结构表征和相似性比较,这为今后其他单克隆抗体结构表征平台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悬浮培养中接种密度、换液和优化培养中所用细胞因子组合对造血细胞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接种密度(1.0×106cells/mL)比低接种密度(0.5×106cells/mL)更有利于总细胞、粒巨噬集落形成单位(CFU-GM)和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扩增。换液能及时补充葡萄糖和移出培养中产生的乳酸,从而不对细胞生长造成影响,而且可以成功地控制pH不超出造血细胞正常生长所需pH范围。在SCF、IL-3和IL-6组合基础上添加Flt-3配体(FL)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能比原来的SCF、IL-3和IL-6组合更能促进总细胞、CFU-GM和CFU-Mk的扩增。  相似文献   
9.
采用 SCF、TPO、IL- 3、IL- 6、IL- 1细胞因子 ,从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巨核细胞的形成。比较了 SCF+ TPO+ IL- 1、SCF+ TPO+ IL- 3、SCF+ TPO+ IL- 63种细胞因子组合对刺激巨核细胞生成的作用 ,经体外培养 8d后 ,CD41 + 细胞占培养物的比例分别达到 ( 5 .64± 0 .77) %、( 5 .73± 1 .2 4 ) %和 ( 2 0 .1± 2 .5 3) % ;每 1 0 4个细胞可形成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 CFU- MK)为( 1 3.7± 5 .7)个、( 1 5 .0± 3.6)个和 ( 93.7± 1 6.0 )个。在 SCF+ TPO+ IL- 6体系中增加 IL- 6的浓度 ,可提高培养液中 CD41 + 细胞的纯度。当 IL- 6的浓度从 1 0μg/L增加到 5 0μg/L时 ,CD41 + 细胞的比例可从 ( 2 0 .1± 2 .5 3) %提高到 ( 2 6.81± 3.2 0 ) % ,但每 1 0 4个细胞形成 CFU- MK数目却从( 93.7± 1 6.0 )个减少到 ( 4 5± 8.6)个 ;这说明 IL- 6对巨核细胞的刺激主要作用在其发育的后期。采用 SCF+ TPO+ IL- 3+ IL - 6细胞因子组合 ,由 1× 1 0 6个单个核细胞培养一周后可诱导出 ( 1 .61±0 .5 8)× 1 0 5个 CD41 + 细胞 ,占培养物的比例可达到 ( 1 8.8± 1 .64) % ,每 1 0 4个细胞形成 CFU- MK数目可达到 ( 1 2 1 .8± 1 0 .3)个。这一结果为进一步体外大量扩增巨核细胞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葡萄糖或谷氨酰胺限制的批培养中杂交瘤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单抗生成。葡萄糖或谷氨酰胺限制时最大活细胞密度基本相同,为(1.0±0.1)×106cells/mL。葡萄糖限制时,乳酸生成减少,YLac/Glc降低,YCell/Glc增加,提示葡萄糖更多地参与三羧酸循环。谷氨酰胺限制时,氨和丙氨酸生成减少,YAmm/Gln增加,YAla/Gln减小,提示谷氨酰胺的能量利用率提高。谷氨酰胺缺失时异亮氨酸、亮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等替代谷氨酰胺,维持细胞生长和单抗合成,产物是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单抗生成与细胞生长关联,并且细胞停止生长后单抗仍生成。细胞死亡阶段的qMAb约是生长阶段的一半。葡萄糖和谷氨酰胺共限制下细胞对单抗的生产能力比葡萄糖和谷氨酰胺单独限制时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