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显微外科技术辅助下腮腺良性病变手术优化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收治的腮腺良性病变患者48例。研究组24例,通过术前检查结合病史及查体,设计美学切口,在显微外科技术支持下完成手术。对照组24例,通过传统方法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引流量,引流天数,术后住院日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48例患者均为良性病变,随访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腮腺手术,尤其可以满足患者对面容美观的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天然的下颌下腺脱细胞基质材料,观察脱细胞后下颌下腺的组织结构,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化学除垢剂法对SD大鼠的下颌下腺进行脱细胞处理,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对脱细胞基质材料进行观察及检测。结果:光镜下见下颌下腺细胞消失,基质成分呈筛网状。免疫组织化学证实,在SD大鼠下颌下腺脱细胞前后的组织中,Ⅰ、Ⅱ、Ⅲ型胶原均呈强阳性表达,而Ⅳ、Ⅴ型胶原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结论:TritonX-100脱细胞处理的大鼠下颌下腺基质中,主要成分为Ⅰ、Ⅱ、Ⅲ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应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silk fibroin-chitosan blend,SFCS)导管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兔21只,切断双侧面神经颊支,制成8mm的兔面神经颊支缺损模型。使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神经导以修复兔右侧面神经缺损,作为实验组;左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组。术后4、6、8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2、4、6、8周显微镜下观察大体形态,取材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SFCS导管修复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达到(27.50±3.00)m/s,单位面积(5μm2)的轴突计数为(741.80±49.92),髓鞘厚度达到(12.71±0.42)pm,与自体神经修复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CS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的医学教学方式是培养医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科学的医学教学过程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减少冗余课程内容;尽可能多的安排实习实践课;培养学生创造创新思维能力[1]。医学教学往往需要结合语言和图形来讲授,语言包括文字(教科书、幻灯片演示)或所说的话(如现场讲授或播放多媒体课程),图形包括静态图形(如插图,图表、照片)或动态图形(如动画、视频)。多媒体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建立预构血管化骨游离移植的动物模型,探讨血管束植入预构血管化骨的过程及预构血管化骨游离移植后的骨生长及代谢变化。方法:通过将兔腹壁浅动静脉束植入股骨干中,预构血管化骨,然后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测,酶组织化学技术及组织学观察等技术对预构血管化骨与非血管化骨游离移植术后骨组织生长,代谢及血供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结果:SPECT检测后,预构血管化骨可以在移植后继续保持移植骨的血供,维持骨的正常代谢。骨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研究显示:早期观察骨细胞的SDH的变化可了解移植骨组织的成活与生长情况。而移植骨组织学观察表明:血管化骨移植术后骨组织连续保持正常结构和活性,而非血管化骨组织移植后则出现吸收,坏死等改变。结论:预构血管化骨可以作为血管化骨游离移植,在游离移植后,提供血的血供,保持骨的正常结构和继续生长,可用作骨缺损的功能性修复。  相似文献   
8.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牙周病和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14名伴有糖尿病的牙周病患者,根据血糖的高低分成3组并测定它们的CPITN和牙齿缺失数.再将他们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为实验组,同时进行牙周病和糖尿病的系统治疗,B,C两组为对照组,分别只进行牙周治疗或糖尿病治疗,1个月后对3组的牙用治疗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血糖<7.0 mmoI/L组的牙周指数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和P<0.01.血糖>12.1mmol/L组的缺失牙数则明显多于对应的两组,P<0.05.A组的牙周病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糖尿病和牙周病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体外培养颌下腺细胞分泌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获取成活率高且保持分化及分泌功能的颌下腺细胞。方法:以改良合成培养基DMEM进行颌下腺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观察颌下腺培养细胞生长状况。透射电镜观察颌下腺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来源及检测颌下腺培养细胞淀粉酶分泌功能。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培养的颌下腺细胞特异性抗体:细胞角蛋白及角蛋白染色( ),胞浆内可见棕黄色点状分布的颗粒。透射电镜下腺泡上皮细胞表面可见到微碱毛、胞浆皱褶和细胞顶部的酶原颗粒,胞核大卵圆形,胞质内见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颌下腺细胞培养上清淀粉酶含量测定显示不同代次颌下腺细胞淀粉酶含量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第2代的培养上清淀粉酶含量较高并且可维持一定水平。传代培养第4代淀粉酶含量下降。结论:DMEM体外培养颌下腺细胞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第l代、第2代细胞分泌功能较强,保持了体内颌下腺细胞分泌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神经节苷脂GM1促进兔面神经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观察神经节苷脂GM1 对兔面神经挤压伤的疗效。方法 将 30只兔子按随机原则设计分组 :实验组 (神经节苷脂GM1 组 )和对照组 (生理盐水组 )。术后分别按 2周、4周、8周再分成 3组 ,每组 5只 ,双侧共 10条面神经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结果 术后 2周、4周神经传导速度、髓鞘厚度及轴突直径 ,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8周神经传导速度、髓鞘厚度及轴突直径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兔面神经挤压伤后立即应用神经节苷脂GM1 对面神经损伤后早期 (2周、4周 )再生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