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PCNL联合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6例。结果:手术时间15~221 min,住院时间10~21 d,结石清除率97.8%,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mPCNL联合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的技巧.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采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60例,术前均经B超、CT、KUB平片或IVU确诊为输尿管末端结石伴肾积水以及输尿管扩张,结石位于左侧32例,右侧28例,结石大小0.6~1.2 cm,14例合并息肉.结果:本组60例患者,58例镜下碎石成功,成功率96.7% (58/60);2例进镜失败中转开放手术治疗.14例合并息肉者同时行息肉切除术,切除率达100% (14/14).本组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58例术后随访2~4周,未见肾、输尿管扩张积水及结石残留.结论:输尿管硬镜顺利进入输尿管口是减少损伤、提高输尿管末端结石碎石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缓释粒子局部植入对裸鼠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裸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然后将裸鼠进行如下分组,A、B、C为高、中、低剂量(14.8、7.4、3.7MBq)32P-CP-PLLA缓释粒子组,D、E、F为同等活度125I粒子组(14.8、7.4、3.7MBq),G为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植入粒子后观察:①32P缓释粒子和125I粒子对瘤体的病理形态学以及抑瘤率的影响;②外周血计数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变化,观察血液毒性反应。结果:治疗21d后处死裸鼠,病理形态学显示实体瘤组织呈出血、坏死性改变,抑瘤率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给药剂量为3.7、7.4、14.8MBq时,21d时各组抑瘤率[(65.72±6.95)%、(77.58±4.32)%、(82.64±4.03)%]、白细胞计数[(1.72±0.37)×109/L、(1.23±0.27)×109/L、(0.86±0.25)×109/L]、血小板计数[(1.18±0.11)×1011/L、(0.97±0.10)×1011/L、(0.72±0.11)×1011/L]、体重[(18.60±0.66)g、(17.60±0.39)g、(16.90±0.68)g]与相应各剂量的125I粒子组(3.7、7.4、14.8MBq)的抑瘤率[(35.61±5.61)%、(43.30±6.94)%、(69.01±4.98)%]、以及125I粒子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1.45±0.40)×109/L、(0.51±0.24)×109/L、(0.37±0.26)×109/L、(3.96±0.26)×109/L]、血小板计数[(0.97±0.15)×1011/L、(0.76±0.16)×1011/L、(0.64±0.12)×1011/L、(2.89±0.21)×1011/L]、体重[(17.86±0.60)g、(15.56±0.39)g、(14.61±0.65)g、(19.95±0.73)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32P-CP-PLLA缓释粒子瘤体植入治疗前列腺癌为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核素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临床枸橼酸爱地那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2例ED患者,其中24例予枸橼酸爱地那非60mg口服(观察组),8例仅予安慰剂(对照组)。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量表评价治疗效果,同时记录观察患者自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始至最后一次随访之间,所发生的任何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IEF-5量表总得分为(24.09±5.05)分,与治疗前的(14.75±3.61)分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19.86±4.56)分相比,P〈0.05。与药物相关的主要不良事件有头晕、头痛、面部潮红和恶心,严重程度为轻至中度,呈一过性,无需处理。结论口服枸橼酸爱地那非60mg治疗E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直肠指诊阳性、血清PSA〉4μg/L及超声检查前列腺声像图异常怀疑有占位性病变的161例患者进行经直肠的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活检的161例病理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02例占63.35%,前列腺癌(PCa)50例占31.06%,前列腺炎7例占4.25%,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在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内皮素在前列腺、膀胱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皮素 (Endothelin ,ET)是由 2 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细胞因子 ,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 ,并在细胞凋亡及增殖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膀胱和前列腺组织中含有丰富的ET -1及其受体 ,对膀胱和前列腺的病理生理可产生重要影响。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及转换酶抑制剂正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内皮素在前列腺、膀胱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1及其受体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露伟  贾瑞鹏  温传俊  刘军  王劲松 《江苏医药》2006,32(7):618-619,i0001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ETAR与ETB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移行区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与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T-1及其受体表达。结果 良性前列腺移行区组织中ET-1与ETA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结论 ET-1及其ETAR参与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初始内分泌治疗失效的晚期前列腺癌更换抗雄激素药物的二线内分泌治疗疗效。方法 48例晚期前列腺癌,采用药物或手术去势联合比卡鲁胺(50mg,qd)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初始治疗失效后更换抗雄药物为氟他胺(250mg,tid)进行二线内分泌治疗,以血清PSA值是否下降作为疗效评估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耐受氟他胺治疗。29例(60.4%)血清PSA值下降,其中17例(35.4%)下降50%,中位有效时间(10.2±3.5)个月;12例(25.0%)下降50%,中位有效时间(7.4±2.7)个月。19例(39.6%)治疗无效。统计分析显示一线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长者可获得良好的二线内分泌治疗反应(P0.05),而Gleason评分,一、二线内分泌治疗前PSA及治疗后PSA谷值均与二线内分泌治疗疗效无关。结论晚期前列腺癌初始内分泌治疗失效后,部分患者更换抗雄激素药物仍可取得一定疗效,可作为细胞毒化疗前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T1b期肾肿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T1b期肾肿瘤病人60例,均行后腹腔镜手术,按照手术方式分NSS组30例和RN组30例.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2年,比较2组病人术前及术后24 h、1年、2年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并比较2组术后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2组病人术后24 h的BUN和Scr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年,NSS组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RN组(P<0.01).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禁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1年、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S与RN疗效相近,NSS对T1b期肾肿瘤病人远期肾功能的影响更小,能更好地保护病人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对PC-3细胞内皮素-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RPC)PC-3细胞中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EGF作用不同时间(0、8、16、24、32、48h)后,RT-PCR法测定PC-3细胞中ET-1及其受体ETAR mRNA、ETBR mRNA表达;EGF干预24h后,RT-PCR法测定ET-1及其受体ETAR mRNA、ETBR mRNA表达变化。结果:在PC-3细胞中可检测到ET-1及ETAR mRNA表达,但无ETBR mRNA表达;EGF可上调ET-1及ETAR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ET-1及ETAR mRNA表达随EGF干预时间增加而增加,EGF作用不同时间对PC-3细胞ET-1、ETAR mRNA表达的影响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EGF可上调PC-3细胞中ET-1及ETAR mRNA表达,为HRPC的治疗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