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影像科医师培养中,基于病案(CBL)的教学查房结合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对医师影像诊断能力培养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轮转CT的41名培训医师,应用PACS对其进行CBL教学查房,对照组为2017年轮转CT的39名培训医师(未进行CBL教学)。从PACS随机抽取每名医师书写的10份报告(报告时间为培训最后1个月),对开展CBL教学前后培训医师的报告书写质量评分并计算优良率。评分标准包括病灶征象描述全面准确、报告内容条理清晰规范、诊断结论逻辑清晰合理、能回答临床提出的问题、提出的下一步诊疗建议合理准确以及无漏诊。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培训医师对CBL教学查房的主观感受,包括全面系统的认识疾病、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读片能力和学习兴趣、PACS对学习的帮助5方面,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1)进行CBL教学查房后,培训医师报告质量评分提高(P<0.01)。2)培训医师对调查问卷5方面满意率分别为90.2%、68.3%、80.5%、75.6%和80.5%。结论应用PACS进行CBL教学查房是培养影像科医师诊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49岁,查体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余,近期患者自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无腹痛、腹胀、下坠感等不适,妇科检查于子宫前方可触及一实性包块,边界清,活动可。2009年6月4日MRI检查发现盆腔内子宫前方、偏右侧见一实性软组织团块影,呈等T1稍长T2信号,边界清楚,周围可见低信号包膜,大小约7.3cm×5.6cm×6.2cm,其内信号不均匀,未见囊性成分,增强扫描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病变与子宫前壁分界尚清,膀胱受压。子宫大小约5cm×8cm,子宫内膜未见增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线栓法兔MCAo模型缺血区水分子扩散变化的规律,探讨该模型在急性脑缺血磁共振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48只,其中6只用来做空白对照,42只用来行线栓法MCAo,对于插线成功的动物,在插线后30 min、1 h、2 h、3 h、6 h、10 h、24 h及7天分别行T2WI和DWI检查,观察MCAo后缺血区扩散异常在各时段扩散异常容积及ADC值的变化规律,比较枕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情况下,扩散异常容积及ADC值的变化规律的异同.结果在MCAo 30 min后,DWI上即出现异常高信号,高信号范围逐渐增大,约在24 h后范围增大不再明显.在T2WI上出现异常的平均时间是(2.34±0.97)h,约在MCAo 10 h后T2WI上病变范围与DWI上的扩散异常区一致.MCAo后缺血区ADC值的变化表现为早期的逐渐下降以及随后的回升,基底节区ADC值的下降早于额顶叶皮质区.在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组与枕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组之间,扩散异常的容积及ADC演变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线栓法兔MCAo模型缺血区水分子的扩散变化规律符合以往描述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缺血区的演变规律,适合于进行急性脑缺血的磁共振研究.  相似文献   
4.
SPACE序列MRI的脊柱和脊髓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SPACE序列MRI在脊柱和脊髓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脊柱侧弯患者行3D SPACE序列扫描,并利用3D后处理软件对其原始图像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和横轴位重建;对28例脊柱侧弯患者行常规2D T2 TSE矢状位和横轴位扫描;对5例血管畸形患者同时行上述两种检查.分别比较矢状位和横轴位两种序列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质量.结果 SPACE序列横轴位图像的SNR和CNR优于常规T2 TSE序列(P<0.01),矢状位图像的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结论 利用3D重建软件对SPACE序列进行各个方向和层面的重建,可简化图像采集过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两侧内囊前肢神经纤维束的微观结构改变。方法:对13例治疗前(病程〈5年)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11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DTI检查,在12个方向施加扩散梯度磁场,采用小兴趣区(ROI)法测量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内囊前肢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左、右侧内囊前肢的FA值分别为0.587±0.034和0.620±0.042,ADC值分别为(7.349±0.414)和(7.359±0.340)×10-4mm2/s,对照组左、右侧内囊前肢的FA值分别为0.627±0.032和0.639±0.045,ADC值分别为(7.186±0.302)和(7.243±0.389)×10-4mm2/s。病例组左侧内囊前肢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97,P〈0.05),两组右侧内囊前肢FA值和双侧内囊前肢ADC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微观结构发生改变,提示左侧丘脑与前额叶、扣带回前部相互联系的白质功能障碍,可以解释男性精神分裂症的一些临床症状和认知缺陷。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1岁,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弯曲时疼痛,伴屈曲受限.MRI检查:腰椎平扫T1、T2加权像上均可见L2水平椎管内高低混杂信号,大小约2.4 cm×2.0 cm×3.0 cm,边缘可见条状低信号,其上下方均有条状低信号相连,脊髓明显受压移位(图1).CE-MRA检查可见椎管内异常血管团,其上方和下方均可见引流动脉,远端引流动脉通过L5S1双侧椎间孔与双侧髂内动脉交通(图2,3).DSA证实为椎管内动脉瘤,瘤体位于L2水平椎管内,载瘤动脉上,胸肋间动脉单独供血,上方可见引流静脉(图4).超声Doppler证实瘤内可见明显的旋流信号,其头侧可见载瘤动脉,血流方向是由头侧向尾侧流入瘤体内,载瘤动脉血流速度Vmax=117.7 cm/s.经后路手术进入椎管,可见瘤体搏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线栓法在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方法 67只雄性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12只,用于进行颈动脉系统血管铸型,以观察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分支情况;B组7只,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36只,用于探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兔脑缺血模型时最合适的线栓头端直径;D组12只,用于对C组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对于B组以及C、D组插线成功的动物分别于插线后30 min、1 h、2 h、3 h、和6 h行T2WI和DWI检查,C组线栓插入颈内动脉小于4.0 cm的动物改行颈动脉系统血管铸型.结果颈动脉系统血管铸型可以清楚地显示兔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分支情况;最适合造成局灶性脑缺血的线栓头端直径是0.51~0.55 mm;当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时线栓很容易进入枕动脉而导致手术失败.通过选择合适的线栓和正确控制插线的方向,该模型的成功率由开始的25%提高至83.33%.结论选择合适的线栓以及熟悉兔颈内动脉系统的解剖及变异情况能够明显提高线栓法在制作局灶性兔脑缺血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扩散敏感梯度相关图像变形规律与矫正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坐标变换描述不同方向扩散敏感梯度(Gb)情况下图像的变形规律,探讨不同方向Gb时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变形机制矫正方法.方法采用自制25点空间定位模具,在三个垂直方向施加b为1000 mm2/s的Gb后采集DWIR,S,P,并同时获得b为0 mm2/s的DWI0.应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成像平面的坐标变换方程.利用坐标变换将DWIR,S,P对DWI0进行矫正,再将DWI0对标准SE-T1WI进行矫正,定量研究其变形程度与规律.结果相对于标准SE-T1WI成像平面,DWI(0,R,S,P)成像平面的变形为平面弹性变形.相对于DWI0,DWIR,S,P的变形均为刚体的平行移动.DWIS与DWIR的变形主要表现在Y方向上的正向移动,以DWIS为重; DWIP表现为X与Y方向均有位移存在.各个坐标变换公式的方差分析P<0.001,决定系数均大于0.99.结论 EPI的梯度回波采集方式产生的电涡流对空间定位梯度产生的影响导致图像变形为平面弹性变形.而DWI中,不同Gb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变形规律.各坐标变换公式准确定量地描述了平面成像的变形规律,可以用于矫正成像变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基于象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精神分裂症大脑白质结构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①分组:精神分裂症组为10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北京回龙观医院2005-04/2006-03收治,符合ICD-10、DSM-Ⅳ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准的患者;健康对照组是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精神分裂症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0名。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检测方法和参数:采用西门子1.5TSonataMRI成像系统,对所有受试者行全脑扫描,解剖图像采用T1加权序列矢状成像(MPRAGE),共采集96层。TR=1900ms,TE=3.93ms,flip15°,FOV=220mm×220mm,图像分辨率0.43mm×0.43mm×1.70mm。③数据处理:在SPM5平台上,使用VBM5工具箱进行技术进行处理。采用MNI的标准脑图谱配准,配准后图像分辨率2mm×2mm×2mm;采用HMRF算法进行组织分割,目标是测量白质密度,故未经体积调制;用12mm半高全宽高斯核对脑白质密度图进行平滑;然后采用SPM的组分析方法,对两组进行成组t检验,t>3.61,P<0.001(未校正)、相连象素大于20个的信号变化脑区视为有差异脑区。结果:20名受试者均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精神分裂症组密度低于对照组的区域有双侧颞下回、双侧额下回、双侧梭状回、左侧海马旁回、左侧胼胝体、左侧丘脑、左侧顶下叶、左侧楔前叶、右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没有发现精神分裂症组白质密度高于对照组的区域。结论:①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缺陷部位广泛。结合同一研究对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结果提示左侧丘脑和双侧梭状回与精神分裂症有密切关系。②基于象素的形态测量学的方法有快速和全自动的特点,具有不受分析人员主观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fMRI)对比未用药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在进行面孔识别工作记忆时(中性面孔作为记忆内容)脑激活区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对10名符合ICD-10、DSM-Ⅳ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未用药患者(病例组)和10名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面孔识别功能成像,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右利手,经常规MR检查除外脑部外伤等器质性疾患,应用磁共振BOLD成像技术比较两组在进行面孔识别任务时各脑区激活程度的差异。结果在面孔识别任务时病例组较对照组脑部激活降低的区域:两侧梭状回、两侧枕中回、两侧扣带回、两侧额中回和额下回、两侧小脑、左额上回、左顶上叶、右顶下叶和左侧丘脑。结论梭状回是分裂症患者面孔识别认知功能受损的主要部位,同时,两侧额叶(VLFPC、DLFPC)、扣带回、小脑和左丘脑等激活程度降低也说明分裂症患者这些脑区信息加工过程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