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是此症常常伴有循环和呼吸严重障碍,因而麻醉与手术的危险性较大。我院自1956年至今共施行心包剥脱术78例。现有资料者64例,其中2例分别由于针麻失败改为全麻及全麻后血压骤降改期手术仍在全麻下完成,故麻醉共66例。临床资料本组共64例,其中男47例,女17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49岁。病程最短2月余,最长6年余。术前临床检查: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症,颈静脉怒张,肝大,胸腹水,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0年元月至1985年4月共施行体外循环手术115例,现就麻醉有关问题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15例中男性55例,女性60例,年龄最小3(2/12)岁,最大52岁,5岁以下幼儿10例,37岁以上成人8例。病种有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瓣膜病、左房粘液瘤、法乐氏三联症(F_3)、法乐氏四联症(F_4)、法乐氏五联症(F_5)等8种,全组在院死亡率13%。二.麻醉:术前用药杜冷丁1毫克/公斤、东莨菪碱,部份瓣膜病人术前用安定和吗啡。麻醉诱导常规用2.5%硫喷妥钠、司可林(1—2毫克/公斤)静注后气管内插管。不  相似文献   
3.
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pyrexia简称MH)是全麻中罕见但死亡率甚高的严重并发症,其特征为使用麻醉药、麻醉辅助药后体温进行性上升,常伴以全身骨骼肌的强直。近年来,由于强力麻醉剂的广泛使用,本病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仅在日本,截自目前为止已报告100例以上,日益成为麻醉工作的威胁。病因及发病机制 MH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瞭,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和肌浆网的Ca~( )的代谢异常有关。一、遗传因素:1960年Denborough首次提出本病是由于遗传因素的异常引起,以后经许多人加以证实。在已报告的MH病例中,40%以上有家族史。遗传异常主要表现为普通染色体穿透力减弱,有多变现象,常常伴以显性或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31例在坐位下施行颅后凹手术的全麻经验。空气栓塞是坐位施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最严重并发症,另一并发症为体位性低血压.文中介绍了空气栓塞和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6.
虽然巴比土类作为控制颅内压的方法已在临床使用,但巴比土类对心血管、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作为降低颅压并不理想.近来,在静注利多卡因治疗术中室性心律不齐时,观察到颅压显著降低.作者于20例颅内肿瘤病人对比了利多卡因与硫贲妥钠降低颅压的效果.经CT扫描肿瘤直径均大于2公分,都用过激素治疗.术前用药肌注吗啡、安定及阿托平.于局麻下备妥测脑压装置并插入动脉测压管及CVP管.以硫贲妥钠、笑气诱导,辅以吗啡O.1~O.5毫克/公斤体重静注,再加潘侃罗宁插入气管导管.术中控制呼吸.尽管麻醉满意,在切开头皮或将头固定于头架时,颅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50例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血气及血清电解质变化。据测定结果认为:氧合正常,一般不会发生低氧血症;转流中的主要问题是呼吸性碱中毒;转流未使血清钠进一步下降;低钾血症的原因可能为pH升高、低温及多尿。为了提高心脏自发性复跳的百分率,在整个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必须补充氯化钾。  相似文献   
8.
总结60岁以上老年患者胸_(10)以上硬膜外麻醉与气管内全麻309例临床资料,比较这两种麻醉方法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麻醉方法血压、脉搏在全麻诱导和硬膜外麻醉注入首次总药量后5~15min 内变化最大。因此,力争此期麻醉平顺、循环功能稳定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的关键。硬膜外麻醉主要使血压下降或剧降;全麻主要使血压上升或剧升,但全麻较易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因此,对老年循环功能代偿良好者,可慎重选用硬膜外麻醉,若欠佳者,则以气管内全麻为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