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血液感染病原菌的方法.方法 选取7种常见血液感染病原菌,在其16S rRNA末端和23S rRNA始端的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对16S-23S rRNA基因间区进行扩增,然后将PCR产物的电泳图谱进行机器码识别,以鉴定病原菌.结果 通用引物能扩增出7种病原菌,且每种菌具有不同片段长度(bp):大肠埃希菌(716、808),金黄色葡萄球菌(732、827),铜绿假单胞菌(833),表皮葡萄球菌(630、722、817),肺炎链球菌(606),肺炎克雷伯菌(550、705、797),粪肠球菌(591、693);此图谱可经机器码识别,对各种病原菌进行快速鉴定.结论 采用通用引物PCR和机器码识别技术可简便、快速、特异地鉴定常见血液感染病原菌.  相似文献   
2.
感染仍然是创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引起创伤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为主,而细菌中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发挥令人满意的作用。生物芯片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在众多的生物芯片技术领域里,PQCDNA传感器因在细菌基因诊断方面具有其他检测手段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而倍受人们青睐。现就该方法在创伤感染细菌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国产泛影葡胺线性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Q热立克次体,所得制备物具有产量高、纯度高、抗原性完整及保持原有感染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位素掺入法,以同位素标记物掺入速率为指标,观察了鳖血清对艾氏腹水癌细胞和正常小鼠骨髓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鳖血清可强烈地抑制~3H-TdR、~3H-UR和~3H-Leu掺入癌细胞,其抑制率分别为96.8%、94.8%和91.9%,而对~3H-TdR和~3H-UR掺入骨髓细胞的抑制率为39.4%和37.3%。将鳖血清在50℃加热十分钟,其抑制同位素标记物掺入靶细胞的活性几乎全部丢失。但鳖血清在生理盐水中透析不影响它的抑制活性。这些结果提示,鳖血清中存在某种不耐热的组份,可强烈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对正常骨髓细胞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在紫癜性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纳入实验组,其中合并紫癜性肾炎的45例细胞,按照尿微量白蛋白(UMALB)测定分为正常尿白蛋白组(第1组)?微量尿白蛋白组(第2组)及大量尿白蛋白组(第3组);12例无尿常规异常者为单纯性紫癜组(第4组);同期选取1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尿MCP-1及血浆IL-8水平,并比较各组间尿MCP-1及血浆IL-8水平的差异;计算紫癜性肾炎病例尿MCP-1?血浆IL-8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其在紫癜性肾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尿MCP-1水平在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8.52,P < 0.01),且随着尿白蛋白的增加,尿MCP-1水平随之上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血浆IL-8水平在1~4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89.55,P < 0.01),两两比较显示:血浆IL-8水平在不同水平尿白蛋白组(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正常尿白蛋白组(第1组)与单纯性紫癜组(第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4组血浆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尿MCP-1?血浆IL-8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83,其诊断界值分别为111.50?349.54 ng/L,灵敏度分别达到82.22%?68.89%?结论:尿MCP-1对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优于血浆IL-8,且两者都有助于判断紫癜性肾炎肾脏损害的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双诊制"的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晋  杜亚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72-1475
为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与“双诊制”的关系,本文综述了双诊制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国外实施情况、我国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双诊制”与国外“守门人”制概念上的差别,同时提出就诊制度、医疗保障体系、全科医生准入制度是“双诊制”实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 ury,ALI)患者使用神经肌肉阻断剂(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 NMB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 EMBASE (ovid )、MEDLINE (Pubmed )、Cochrane Library、CENTRAL、CNKI、万方数据库、CBM和中国维普数据库(均为建库至2016年9月),纳入使用 NMBA治疗机械通气的ARDS/ALI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 Revman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RCT,其中NMBAs组223病例,对照组208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MBA组的ICU病死率(31.41% vs 44.72%,P=0.005)、入院28 d病死率(25.63% vs 38.92%,P=0.004)及90 d内医院病死率(34.11% vs 47.12%,P=0.007)、气压伤发生率(4.53% vs 10.16%,P=0.030)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NMBA组患者PaO2/FiO2在48 h的改变量(MD=49.58,95%CI 15.33,83.83,P=0.005)及72 h的改变量(MD=35.36,95%CI 2.69,68.03,P=0.030)均较对照组更佳;NMBA 组患者在 ICU 获得性疾病(37.43% vs 34.56%,P=0.570)、重型神经性疾病(31.52% vs 27.10%,P =0.540)、所有患者(MD=-1.21,95%CI -4.23,1.81,P=0.430)或所有罹患 ARDS 存活者(MD=-0.82,95%CI -4.10,2.46,P=0.620)的机械通气时长、PaO2/FiO2在24 h的改变量(MD=15.59,95%CI -8.17,39.35,P=0.200)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ALI患者如若给予NMB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减少呼吸机导致的气压伤发生率和显著改善氧和状态,但不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长和机械通气导致的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蔡晋  徐美玉 《江苏医药》2012,38(14):1646-1648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65例(HSP组);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51例,无肾损害者14例(HSP单纯型)。51例HSPN患儿分为: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18例(HSPN 1型),血尿和蛋白尿14例(HSPN 2型),急性肾炎型11例(HSPN 3型),肾病综合征型8例(HSPN 4型)。对照组为我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9例。分别测定血浆TM、vWF、IL-8水平,分析血浆TM、vWF、IL-8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HSP组血浆TM、vWF、IL-8高于对照组(P<0.05),HSPN 2、3、4型患儿血浆TM、vWF、IL-8明显高于单纯型(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TM、vWF、IL-8水平随着临床分型不同而变化。联合测定有助于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Solitaire支架取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解放军第一○一医院及南京金陵医院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222例,均经DSA证实,并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根据患者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120例)和预后不良组(3~6分,10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闭塞部位(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侧支代偿、发病至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再通状态、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症状性脑出血等,并进一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预后良好率为54.1%(120/222)。两组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入院ASPECTS以及性别、高血压病、闭塞部位、侧支良好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预后良好组患者发病至穿刺(中位数)时间、发病至成功再通(中位数)时间低于预后不良组[182(138,230)min比236(170,305)min,237(175,269)min比288(223,367)min],成功再通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98.3%(118/120)比78.4%(80/102)],术后症状性脑出血比例低于预后不良组[2.5%(3/120)比21.6%(22/10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参数为自变量,以预后情况为因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高(OR=1.096,95%CI:1.050~1.144)、伴高血压病史(OR=8.401,95%CI:2.960~23.845)、基线NIHSS评分增高(OR=1.071,95%CI:1.007~1.138)、发病至成功再通时间延长(OR=1.019,95%CI:1.003~1.035)、术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OR=18.110,95%CI:4.656~70.434)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入院ASPECTS分值较高(OR=0.641,95%CI:0.451~0.911)及成功再通(OR=0.127,95%CI:0.024~0.664)均为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入院ASPECTS较高、成功再通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Solitaire支架取栓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年龄增高、伴高血压病史、基线NIHSS评分增高、发病至成功再通时间延长、术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均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Solitaire支架取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新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囊泡 (extracellular vesicle,EV),通过水平转移母体细胞的蛋白质和核酸,参与细胞间通讯并调节受体细 胞的生物学功能。EV介导的细胞间通讯与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逐步成为卒中防治研究的 热点。本文就EV内含物的分子组成与生物学功能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