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估后外上方入路单侧穿刺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本科收治的109例(14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平均年龄(76.7±9.9)岁(55~96岁),采用后外上方单侧穿刺入路行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注入的骨水泥体积、并发症发生率、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穿刺针尖端的最终位置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在椎体中的扩散。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随访(9.1±2.9)个月。每个骨折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4.0±3.5) min。注入骨水泥的平均体积为(4.8±0.6) m L。术前平均VAS评分为(8.4±0.7)分,术后1 d为(1.6±0.6)分,末次随访为(1.2±0.6)分。术前ODI平均得分为(70.97±7.73)分,术后1 d为(27.99±4.12)分,末次随访为(19.65±3.49)分。穿刺针尖端的最终位置:119根穿刺针到达中线,15根接近中线,10根超过中线。骨水泥在椎体中的分布类型:81例为类型1(56.3%),37例为类型2(25.7%),18例为类型3(12.5%),8例为类型5(5.5%),无病例为类型4。1例术后出现气胸,无其他并发症(如血肿、骨水泥栓塞、脊髓及神经损伤)。结论 椎体后外上方入路单侧穿刺的椎体成形术,可较为方便地穿刺至椎体中线,获得良好的骨水泥弥散,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但是部分患者术后短期内仍残留轻度至中度疼痛。而这种残留的腰背痛可能与腰背筋膜损伤相关。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缓解和腰背筋膜损伤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33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通过MR检查确定责任椎,并观察腰背筋膜损伤情况。术前术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VAS、ODI术前为9.11±0.76、73.93%±1.46%,术后为2.70±0.83、29.34%±2.69%;无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VAS、ODI术前为9.26±0.82、73.96%±1.38%,术后为1.23±0.87、22.27%±1.25%。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术后残留的疼痛较无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更为严重;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与腰背筋膜损伤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124例胫骨骨折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 所有患者经8~12个月随访,术中出现骨折端劈裂5例(4.03%),胫骨结节劈裂骨折1例(0.81%),大隐静脉损伤8例(6.45%);术后出现膝部切口处皮肤坏死1例(0.81%),膝部疼痛7例(5.65%),远端锁钉松动退出9例(7.25%),骨折延期愈合6例(4.84%)(其中成角畸形1例),伤口感染2例 (1.61%),远端锁钉断裂3例(2.42%).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时,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42例椎管内髓外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椎管内肿瘤的部位、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6个月-3年),无1例复发,手术优良为97%。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MRI结合病理检查能够确诊,早期外科治疗是最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按Evans-Jensen分类,其中IB型3例,ⅡA型2例,ⅡB型5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21分钟,术中出血127±134ml,除1例患者死亡外,10例患者均获随访。10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7±1.3个月。80%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术后3个月以上摄片未见股骨头切割,股骨颈短缩,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主钉的近端梯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组合成卵圆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轴向加压等独特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有效缓解OVCFs引起的疼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外针对其术后死亡率的相关文献报道鲜见。目的:总结OVCFs手术治疗的术后死亡率,探讨患者术后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0年6月因OVCFs行PVP或PKP并获得随访的203例患者资料。根据总体死亡率和术后1年内死亡率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构成特点。结果:PVP或PKP治疗OVCFs的术后死亡率为14.7%%(30/203),术后1年内死亡率为5.4%(11/203),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血管事件(9例)、呼吸功能衰竭(7例)、慢性疾病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恶性肿瘤(5例)、脑血管疾病(3例)、原因不明(1例)。统计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是否有基础疾病是影响死亡率的主要因素。PVP与PKP治疗OVCFs的患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行PVP或PKP治疗OVCFs的创伤小,能显著缓解疼痛,适用于高龄患者,可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观察股骨颈骨折早期股骨头血供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选择性旋股动脉及支持带动脉造影(DSA),对26例5天内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颈血供变化观察,并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外侧支持带动脉完整显影17例,内侧支持带动脉完整显影13例,其中9例内、外支持带动脉同时显影,4例无内、外支持带动脉显影或显影中断.3例早期出现股骨头坏死.内外支持带动脉显影与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呈负相关;与早期股骨头坏死呈正相关.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可以评价股骨颈骨折早期股骨头的血供,早期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研究42例椎管内髓外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椎管内肿瘤的部位、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方法进行叙述。结果 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3年,平均为16个月,无一例复发,手术优良率为97%。结论根据临床表现,MRI结合病理检查能够确诊,早期外科治疗是最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常见病,在青壮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而在少年儿童中罕见,因为儿童的腰椎与成年人相比往往更健康[1]。在临床上确诊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较少,所以医师对其的认识相对不足,在症状不明显时轻易诊断会造成漏诊。因儿童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含水量多,胶原纤维多,弹性大,故大多数患者经卧床休息、服用止痛及营养神经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后症状能够有所缓解[2],需给予针对性手术治疗的是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加重而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患者[3]。  相似文献   
10.
严重粉碎性肱骨近段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严重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技术的疗效,并证实钢板固定在其中的地位。方法 对29例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分别采用钢板及克氏针螺钉固定,并采用Neer分型及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三部分骨折小于50岁年龄组中,钢板固定5例,其中2例优,2例良;而克氏针螺钉固定4例,仅有1例为良。三部分骨折大于50岁年龄组中,两者相似。四部分骨折二种方法的优良率均较低。结论 三部分骨折,小于50岁,骨质较好者,根据术者的经验可选用钢板固定;四部分骨折两种方法的疗效均较差,可以选择肱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