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病人的院内感染现况,分析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控制神经介入治疗后院内感染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我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127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感染率,并对引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后院内感染率为2.47%,感染类型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72.5%),其次为血液系统感染(15.0%)、泌尿系统感染(7.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白蛋白血症、低钾血症、术后输血、留置静脉置管是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种因素与神经外科介入治疗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应进行针对性地预防,从而达到减少院内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急性颅高压患者,去骨瓣减压手术是一种可以挽救生命的治疗手段.反常性脑疝是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脊液过度引流后出现的罕见并发症,往往被医师漏诊、误诊,危及患者的生命.作者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提高对于反常性脑疝的认识,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而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观察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血液流变学参数及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BI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8%(24/2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1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血脂水平及FMD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造影术;规范;指南 3.3.1.4 SPECT在急性卒中中的应用:对于非溶栓患者,很多研究证实,HMPAO-99mTc SPECT可检查急性卒中症状相关的低灌注区[262-280].有两项双盲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显示,SPECT对急性卒中灌注异常的敏感性为61%~74%,特异性为88%~98%(证据级别:A级)[276].图像所示异常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未治疗患者的预后有关,也可作为血管自发性再通的依据(证据级别:A,B级)[263,267-272,279-282].  相似文献   
5.
2.3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2.3.1背景和方法:在头部MRI检查中常结合MRA,用于急性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以指导治疗决策的制定^[19]。日前,有几种不同的MRA技术用于脑血管成像,包括二维时间飞跃(timeof-flight,TOF)序列、三维TOF序列、  相似文献   
6.
缺血后适应是指在再灌注早期,重复给予几次短暂的血管闭塞与再通的过程,可明显减轻随后长时间再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缺血后适应具有脑保护作用,与缺血预适应不同,缺血后适应在再灌注开始之后进行,符合临床治疗特点,有望在临床中开展。  相似文献   
7.
卒中是一种常见、严重的疾病,仅美国每年的新发病例就高达795000例,并已成为全世界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10年前,重组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被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应用指南建议,应在卒中发病后3h内静脉给予rt—PA,给药前应行头部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8.
现对我科收治喘憋性肺炎合并Ⅱ型呼衰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儿童患者时的诱导和苏醒特征,评估其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所用患儿均不给术前药,入手术室后面罩直接吸纯氧(1 L/min)加七氟烷,逐步升高七氟烷的吸入浓度(最大浓度为7%),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维持浓度控制在4.0%以下.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可合用维库溴胺0.1 mg/kg保证肌松.结果:七氟烷吸入诱导成功率100%,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在60~132 s之间;呼吸道分泌物少,气道耐受性好,术中维持浓度为1.0%~4.0%,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者;全组患儿体温均正常.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诱导快速,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轻,苏醒迅速,麻醉满意,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aSAH患者24例,所有患者在aSAH后72 h内接受动脉瘤夹闭和栓塞治疗,术后7 d内进行RIC干预5次。在RIC干预前、后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评估脑血流,包括前循环: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同侧MCA/颈内动脉(ICA)终末段血流速度比值(ratio);后循环: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颅内段(VA)、基底动脉(BA)。RIC干预结束后复查头颅CT或MRI,判断有无新发梗死。结果:RIC干预后,患者前循环血流R-MCA、L-ACA及R-ratio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升高幅度均20%,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干预后,患者后循环血流L-VA及BA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升高幅度均20%,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干预结束后,CT或MRI均未发现新发脑梗死。结论:RIC干预在aSAH应用中对脑血流影响不明显,未导致新发脑梗死,其安全性得到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