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1,25(OH)2维生素D3诱导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形成破骨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 D3]诱导成年大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形成多核破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单核细胞诱导组和全骨髓诱导组,每组各10只大鼠.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中的单核细胞,α-MEM培养液中加入10-8 mol/L的1,25(OH)2 D3诱导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诱导不同时相TRAP阳性(TRAP )多核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特异性酶表达、以及骨吸收陷窝.进而计数诱导的破骨细胞数量,鉴定其功能活性,并与全骨髓诱导方法比较.结果 骨髓单核细胞诱导组在培养第7 d出现TRAP 多核细胞,第14 d TRAP 多核细胞数量达峰值,第21 d TRAP 多核细胞数量开始减少.从培养第14 d到第23 d,单核细胞诱导组TRAP 多核细胞数量多于全骨髓诱导组(P<0.05);培养第10 d到第23 d单核细胞诱导组骨吸收陷窝数量多于全骨髓诱导组 (P<0.05).单核细胞诱导组破骨细胞数量高峰期可持续7 d,全骨髓诱导法仅持续3 d.结论 1,25(OH)2 D3能够诱导成年大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形成破骨细胞;所诱导的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峰值持续时间、以及骨吸收活性均高于全骨髓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已成功制备的以脱细胞犬动脉为基质的血管支架进行体外再细胞化研究.方法 多聚环氧化合物家族的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thylene glycol diglycidyl ether,EX-810)、去离子水和超声共同作用于犬主动脉,制备血管支架,并在体外对其进行有效的再细胞化,包括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的种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的种植,以及两种细胞的复合种植.结果 本文提出的制备血管支架适合SMC和EC的生长,以合适的接种密度进行再细胞化即可获得致密的细胞层;提高细胞的种植密度可以加速支架的再细胞化进程.SMC和EC复合种植模型中,高密度接种的EC能够在不同密度的SMC上生长,形成较为致密的EC单层;但共培养的EC的形态和覆盖率受SMC接种密度的影响.结论 在脱细胞犬动脉上成功实现EC和SMC的单独种植和联合种植.  相似文献   
3.
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的特点。方法 选用3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大鼠髓间充质干细胞组(MSCs controlgroup )、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MSCs ovx group)、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组(OSI controlgroup)、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组(OSI ovx group)。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获取正常大鼠和骨质疏松大鼠MSCs,体外培养传至3、4代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SCs control group和MSCs ovx group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PI) ;加入含有地塞米松(10 - 8m ol/L) ,β-甘油磷酸钠(10 - 2 mol/L) ,抗坏血酸(5 0 μg/m l)的成骨诱导液进行成骨诱导,采用磷酸对硝基苯测定方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 P)表达量,同位素标记方法检测骨钙素(BGP)分泌量。结果 1PI:MSCs control group高于MSCs ovx group(P<0 .0 5 )。2 AL P的表达量:成骨诱导第7d和14 d时,OSI各组均明显高于相应的MSCs组(P<0 .0 5 ) ;OSI control组明显高于OSI ovx组(P<0 .0 5 )。随着时间延长,OSI各组AL P表达量呈升高趋势。3BGP的分泌量:成骨诱导14 d、2 1d、2 8d时,OSI各组均明显高于相应的MSCs组(P<0 .0 5 ) ;OSI control组明显高于OSI ovx组(P<0  相似文献   
4.
有报道,在胆盐诱发的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动脉收缩导致了胰腺微循环障碍。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验证上述发现是否正确。胆胰管内注射牛黄脱氧胆酸钠诱发大鼠和犬胰腺炎;使用活体显微镜观察大鼠胰腺微动脉管径的变化;记录犬胰腺小动脉压的变化;计数机能毛细血管并乘以胰腺湿重校正;用激光多普勒测量胰腺灌流量。我们发现,在诱发胰腺炎后20min内大鼠胰腺微动脉扩张;犬胰腺动脉压从104.5±4.8mmHg降到54.6±5.6mmHg;5min时下腔静脉血的血细胞压积显著低于门静脉血;校正了的胰腺机能毛细血管密度增加。胰腺微循环障碍与门静脉压升高(最多升高9.18±0.78mmHg)同时发生。将门静脉压降低至基础水平可使胰腺灌流量增加约2.4倍。实验显示,在胆盐诱发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胰腺动脉发生了扩张而不是收缩;这时门静脉压升高;门静脉压升高大大减小了胰腺血管压差,并导致血浆丢失和局部血液浓缩,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表现,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2例均为单发病灶。肿瘤体积较大,最大径为1.5~12 cm,平均5.2 cm。肿瘤位于胰头5例,胰颈3例,胰体2例,胰尾2例。术前CT检查6例可见完整包膜,3例可见不完整包膜,3例未见到包膜。12例患者中3例肿块边缘见点线状钙化,3例肿块中央见条片状钙化,1例肿块中央及边缘均见钙化,5例肿块内未见钙化。平扫主要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扫描呈渐进性强化,10例瘤体内出现乳头状或间隔状强化。7例伴有胰管轻度扩张。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围绕的血管轴心形成的假乳头状结构,外周伴纤维包膜。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