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二乙基亚硝胺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30mg/kg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第14周开始每周轮流抽取5只大鼠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肝脏结节的大鼠,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检查后处死取标本进行病理诊断。结果大鼠超声检查前死亡率45%(9/20),肝癌造模成功率80%(16/20)。肝细胞癌(HCC)病灶超声检出率72.5%(29/40)。55.2%(16/29)HCC病灶呈“高回声增强-无廓清”为主要CEUS增强模式。结论此动物肝癌模型成瘤率较高,CEUS可用于此模型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对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异型增生结节(DN)的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期行超声造影和增强MRI检查并获病理学证实的39例患者的39个高分化肝细胞癌病灶和7例患者的8个DN病灶,分析其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表现特征。采用χ2检验,计算Kappa值,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一致性;绘制不同检查方法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 结果2种诊断方法中,69.2%(27/39)的高分化肝细胞癌的动脉期表现一致(Kappa=0.482),53.8%(21/39)的高分化肝细胞癌的延迟期表现一致(Kappa=0.168)。DN病灶在超声造影的主要表现呈“等增强-等增强”模式(87.5%,7/8),增强MR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模式(62.5%,5/8),所有DN病灶在超声造影延迟期均未出现廓清。超声造影、增强MRI、超声造影联合增强MRI(同时满足或只满足一种)4种检查方法中,超声造影联合增强MRI(只满足一种)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的敏感度(66.7%)和准确性(61.7%)最高,而超声造影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的特异度(100%)和ROC曲线下面积(0.658,95%CI:0.482~0.834)最高。 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增强MRI有助于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DN的鉴别诊断,而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造影和增强CT显示肾盂癌血流灌注特点的异同点,探讨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盂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块的增强时相和增强方式,包括肿块的增强、消退时间和灌注表现.结果 超声造影显示皮质期40个肿块全部增强;同步增强14个,缓慢增强26个;达峰值呈低回声31个,高回声4个,等回声5个;实质期快速消退35个,同步消退2个,缓慢消退3个;显示最小病灶为1.5 cm.增强CT显示38个肿块增强,多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增强程度低于周围肾实质.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77.5%(31/40),增强CT诊断准确率为82.5%(33/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肾盂癌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强度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8例,分为有临床症状及无症状2组.常规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回声类型,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内增强强度并进行分级.分析斑块回声、斑块内增强情况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有症状组69.4%的斑块超声造影出现增强且2级以上增强者达63.3%,而在无症状组58.3%的斑块超声造影表现为不增强,2级以上增强者仅为29.2%,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敏感显示斑块内的动态增强过程,反应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形成,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在选择不同感兴趣区域(ROI)的条件下,健康实验兔肾超声造影增强图像血流灌注参数定量分析结果有无差异。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价肾血流灌注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低机械指数下实时谐频超声造影观察28例健康实验兔肾,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Philips),选择6种不同的ROI,分别进行肾血流灌注定量分析,测量肾皮质的超声造影灌注参数值,包括上升支斜率(A)、下降支斜率(α)、曲线下面积(AUC)、曲线达峰强度绝对值(DPI)、达峰时间(TTP),并比较同一定量参数在设置不同形状、位置的ROI分析结果中有无差异。结果对于不同形状的ROI而言,肾血流灌注曲线T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α、DPI及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形状、大小的ROI置于皮质内与髓质内,其各项定量参数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部位、深度的肾皮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DPI及TTP(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适合临床运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结果受ROI的形状、位置及大小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移植肾穿刺活检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0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70例患者共行340次肾穿,取材成功率99.7%(339/340)。穿刺取材质量好为86.1%(292/339)。病理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78例,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9例,慢性排异反应(chronic rejection,CR)18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5%。结论超声引导的移植肾穿刺活检为高安全性和可行性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输尿管占位的可行性及声像表现.方法 对19例19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尿管占位性病变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观察输尿管占位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值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内部结构的增强表现.结果 本组19个肿块最大长径范围2.1~7.7 cm,常规超声显示低回声肿块7个,等回声肿块10个,高回声肿块1个,显示欠清1个;8个病灶内发现彩色血流信号,6个仅周边见彩色血流信号,5个未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19例病灶早期均见增强,同步增强8个,缓慢增强11个;达峰值时呈稍高回声11个,稍低回声3个,等回声5个;增强晚期快速消退16个,同步消退1个,稍慢消退1个,不能比较1个.常规超声的病灶血供检出率、边界清晰显示率和输尿管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4%(14/19)、16%(3/19)和50%(8/16),超声造影的病灶血供检出率、边界清晰显示率和输尿管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19/19)、58%(11/19)和94%(15/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可改善输尿管占位的血供和边界显示,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筛选相关的定量参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法对92例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肝纤维化雄性SD大鼠自第3周起分批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定量分析软件SW—UCS-1对造影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各项定量参数,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分级如下:S0 11例,S1 14例,S2 30例,S3 27例,S4 10例。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中与纤维化程度有相关性的参数有:强度增量(r=-0.508,P〈0.001)、峰值减半速率(r=0.448,P〈0.001)、峰值强度(r=-.663,P〈0.001)、曲线下面积(r=-0.773,P〈0.001)及肝动静脉渡越时间(r=-0.642,P〈0.001)。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间接反映大鼠模型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筛选与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的造影定量参数。方法 将79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理分级(Scheuer评分系统)分为轻度纤维化组(S0、S1期,26例)、中度纤维化组(S2、S3期,24例)和重度纤维化组(S4期和临床肝硬化,29例),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采集1 min的动态影像供脱机分析。于肝动脉、门静脉、肝实质和肝静脉等4个感兴趣区获得相应的时间-强度曲线及灌注时间参数[到达时间(arrival time,AT)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灌注强度参数[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强度增量(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计算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epatic artery to hepatic vein transit time,HA-HVTT)、门静脉-肝静脉渡越时间(portal vein to hepatic vein transit time,PV-HVTT)及肝实质-肝静脉渡越时间(parenchyma to hepatic vein transit time,PA-HVTT),比较各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肝静脉AT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缩短(P<0.05),其余部位的灌注时间参数与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肝内渡越时间HA-HVTT、PV-HVTT和PA-HVTT与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r=-0.510 7,r=-0.764 5,r=-0.403 2;P=0.000),其中PV-HVTT在3组间均有差异(P<0.05)。灌注强度参数中仅门静脉的PI、ISI和肝实质的ISI与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r=-0.431 0,r=-0.460 8,r=-0.280 3;P=0.013 6)。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获得肝内微循环灌注的多种参数,其中肝内渡越时间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尤其PV-HVTT可间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对92只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期分批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血清学指标检测,定量分析造影动态图像.筛选出与病理结果相关性较好的造影参数及血清学指标,按大鼠肝纤维化不同程度(S0~S4)分组,以纤维化程度≥S2、≥S3和≥S4为不同研究终点,绘制筛选所得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 血清学指标中的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氮酶、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中的强度增量(a1)、峰值减半速率(a2)、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REA)、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HVTT)与肝纤维化分级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出现PI降低,a2增大,AREA减小,HA-HVTT减短的趋势.根据ROC曲线,AREA对纤维化各期的鉴别能力较好(≥S2、≥S3和≥S4期时,AUC分别为0.899、0.902和0.951.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可间接反映大鼠模型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