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4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800篇
内科学   400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14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775篇
综合类   1990篇
预防医学   685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783篇
  2篇
中国医学   732篇
肿瘤学   19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117篇
  1981年   6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9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头针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小儿孤独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孤独症患儿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为组(予以行为疗法干预)、头针组(给予头针治疗)和联合组(应用头针+行为疗法治疗),每组45例,3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比较3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孤独行为评分(ABC评分,包括交往、语言和感觉评分)和心理发育水平(PEP-3评分,包括沟通、体能和行为评分)。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为组和头针组(93.33%比77.78%、82.22%,均P<0.05);行为组与头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EP-3评分(包括沟通、体能和行为评分)均高于、ABC评分(包括交往、语言和感觉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行为组和头针组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 孤独症患儿采用头针+行为疗法治疗,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心理发育水平及孤独行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中医手法推拿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234例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7例。观察组进行电刺激联合中医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进行电刺激治疗。观察2组的腹直肌分离修复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0次后,两组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距离均减小,且观察组距离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2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电刺激联合中医手法推拿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效果显著,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电刺激疗法,明显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抑制剂PHPS1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作用及其机理,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方法 16只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HPS 1组,给予西方膳食饲料16周,构建易损AS模型。取主动脉根部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制成切片,行Movat、天狼星红等染色法评估斑块内胶原、巨噬细胞含量等;降主动脉做Western blot检测ERK活性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量。结果 PHPS1组和对照组相比主动脉根部动脉斑块面积大小(0.52±0.05)、(0.31±0.03)、斑块内胶原含量(0.062±0.013)、(0.136±0.022)及巨噬细胞细胞比例(0.799±0.031)、(0.621±0.043)有差异(P<0.01),同时斑块内MMP-9含量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HPS1抑制了斑块内ERK活性,降低了MMP-9的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 SHP-2抑制剂PHPS1通过抑制ERK活性,降低MMP-9的表达量,从而减少了纤维帽胶原成分的降解,进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4.3)分,对照组为(81.2±4.3)分,检验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肾上激素、去甲肾上激素、皮质醇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且各项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未生育妇女人流术后于B超监视下即时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实施人流术的100例未生育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元宫型宫内节育器,观察组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观察两组术后月经周期、经期时长、月经量、节育器异常、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月经周期、经期时长、月经量、节育器异常、不良反应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未生育妇女人流术后于B超监视下即时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可获得满意效果,术后月经更加协调,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究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表达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PNA2在265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46例癌旁正常上尿路上皮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G分级、肿瘤大小、肿瘤边侧和术后膀胱复发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KPNA2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KPNA2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74.34%)明显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24.66%)(P0.05)。KPNA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分期(P=0.000)、G分级(P=0.033)和术后有无膀胱复发(P=0.004)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P=0.265)、性别(P=0.312)、肿瘤大小(P=0.582)和肿瘤边侧(P=0.386)无关。术后随访12~108个月(平均36个月),共有56例出现膀胱复发,总复发率为21.1%。高表达KPNA2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无或低表达KPNA2的患者(P=0.007 6)。结论 KPNA2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5例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23)、观察组(n=22),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HAMA评分、CG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及CGI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1周、2周、4周及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及CG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73.91%)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95.45%)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26.08%)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在提升患者临床效果的同时降低HAMA评分、CGI评分,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借鉴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微流控芯片上构建模拟人体血管的三维血管管道,实现管道间的物质交换,并形成有自主出芽功能的血管,为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等提供良好的平台工具。方法利用微流控技术,采用被动进样方式,使人体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在微流控芯片上自主贴壁生长形成三维血管管腔,构建体外仿生三维单管道血管和双管道血管芯片。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血管响应刺激因子出芽的功能的验证实验。结果体外仿生的双管道芯片的构建成功率达80%以上。在血管管道,内皮细胞无需借助外力支撑,在芯片上自主形成直径300μm±50μm,细胞分布均匀的、类似体内血管的三维血管管腔;物质通过模拟体内的扩散过程达到血管管道,使血管管腔响应物质刺激而出现功能性的血管出芽。结论体外仿生三维血管微流控芯片在体外实现了体内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模拟了体内物质扩散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可以用于生理过程中血管生成的体外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用于研究上呼吸道气流状态。方法基于网上公开CT医学图像,重建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模型。基于3D打印技术,建立上呼吸道实验模型,进行呼吸的流量过程测量实验;通过对上呼吸道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湍流Realizable k-ε数值模型进行计算。结果首先进行与实验工况对应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得到与实验吻合的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呼吸过程中的气流的流动轨迹呈抛物线形状,呼气和吸气阶段的流场、壁面压力和涡结构分布很大区别,呼吸交换过程中上下鼻道有空气残留。另外,通过脉线、压力分布和涡结构分布情况,初步分析气流对上呼吸道生理环境的影响。结论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物理实验可靠和数值模拟精细的优点,适用于不同个案上呼吸道不同问题的研究,对临床个性化诊疗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