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为了解肝癌(HCC)患者的免疫状况,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用红细胞酵母商花环试验测定了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显示,HCC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而CD8+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HCC患者RBC-C3bRR明显降低(P<0.01),而RBC-ICR明显升高(P<0.01)。结果表明:HCC患者存在,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此可作为判断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并提示对HCC患者可采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成人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临床较少见,病因不明,为了查明该病与慢性血吸虫病的关系,本文作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固相CD_3单克隆抗体(CD_3 McAb)和不同浓度的IL_2短期体外共同制备T杀伤细胞(T—activated killer,T-AK)。另以 PBMC与IL_2制备LAK细胞。经直接计数法MTT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比较此二种细胞的增殖、细胞毒活性及Tac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T-AK细胞优于LAK细胞在于增殖能力的增加而非细胞毒作用的增强,增殖的机理与IL_2/IL-2R途径有关,并提示T-AK较IL_2/LAK疗法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的非智力能力高低对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长江大学医学院1 511名医学生的非智力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医科大学生非智力能力总体表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其内部因素的发展却不平衡。具体表现为:①男女生非智力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②本科生与专科生非智力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③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非智力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养医科大学生非智力能力的若干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含呋喃唑酮三联方案不同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成左氧氟沙星组、阿莫西林组和对照组,按疗程再分成亚组,治疗组均包含呋喃唑酮和奥美拉唑,观察其疗效。结果:含呋喃唑酮三联方案与对照组在总根除率上无差异,且随疗程增加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随疗程增加而增加,左氧氟沙星组总发生率要略高于其他组;在临床症状缓解上,3组间无差异,各组缓解率随疗程增加而增加。结论:含呋喃唑酮三联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10,14日疗程均可获得好的疗效,10日疗程最佳。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医学生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实践,认为以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设计独立学习单元的方式,是可以借鉴的社区教育形式。加强全科医学教育要将社区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教育,并加强社区教学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开展医学生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学教育担负着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以培养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社区教育是加强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途径,且有利于引导医学生面向社区的就业选择。开展全科医学教育要明确社区教育的目的,选择适宜的内容,并不断创新社区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创造意识调查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医学生创造意识(非智力)状况,对长江大学医学院151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医科大学生创造意识水平总体看来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内部因素的发展却不平衡。①男女创造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②本科生与专科生创造意识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③高年级与低年级创造意识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入手培养医科大学生创造力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炎后肝硬化患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按Child-Pugh分为A、B、C三级,采用双酶偶联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结果:TBA值随Chad-Pugh分级加重呈递增现象,各组血清TBA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BA与白蛋白(ALB)呈负相关(rs=-0、417,P<0.001),与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s=0.482,P<0.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无明显相关性(rs=0.195,P>0.05)。结论:血清TBA是肝炎后肝硬化病情变化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和健康献血者CD3A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用21例PHC患者和19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固相抗CD3单克隆抗体和基因重组的人白介素2(rhIL-2)培养制备CD3AK细胞;以PBMC与rhIL-2培养制备LAK细胞.用MTT法检测了CD3AK细胞及LAK细胞的增殖及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细胞毒作用,并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表面IL-2Rα的表达.结果①CD3AK细胞的增殖显著高于LAK细胞的增殖(PHC患者OD值分别为0.537和0.470,P<0.01;健康献血者则分别为0.549和0.462,P<0.01);②CD3AK细胞表面IL-2Rα表达显著高于LAK细胞(PHC患者阳性比例分别为28.7%和4.5%,P<0.01;健康献血者则分别为31.9%和6.0%,P<0.01);③CD3AK细胞与LAK细胞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细胞毒活性无显著差异(PHC患者分别55.08%和49.79%,P>0.05;健康献血者则分别为71.46%和68.3%,P>0.05);④PHC患者与健康献血者间CD3AK细胞的增殖经配对t检验无明显差异(OD值分别为0.537和0.549,P>0.05);同样其IL-2Rα表达亦无明显差异(阳性比例为28.7%和31.9%,P>0.05);⑤PHC患者CD3AK细胞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细胞毒活性低于健康献血者(分别为55.08%和71.46%,P<0.05).结论CD3AK细胞的抗肿瘤能力优于LAK细胞在于细胞增殖能力的增强;IL-2Rα可作为细胞增殖的标志之一;来自正常人的CD3AK细胞可能有更有效的抗肿瘤能力较之PHC自身来源的CDAK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