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7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4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为中间入路组,37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侧方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为侧方入路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中转开腹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评价分析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优越性。结果:中间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腹率与侧方入路组相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间入路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与侧方入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中转开腹率、增加清扫淋巴结个数,近期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
3.
李彦  张先祥  罗涌  王邦琼  王怡 《中国医药》2013,8(9):1244-1245
目的 探讨灵活设置胰岛素泵基础率控制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40例择期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泵,试验组采用固定短时间高剂量基础率代替餐前大剂量输注,对照组采用常规大剂量注射方式.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血糖监测次数、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3.5±2.2)d]短于对照组[(6.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5.3±1.5)mmol/L]、非空腹血糖[(7.5±2.2) mmol/L]、血糖监测次数[(31±4)次]、低血糖发生率[(5.1±2.4)%]与对照组[(5.6±1.2) mmol/L、(8.1±1.5) mmol/L、(29±6)次、(5.1±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灵活设置胰岛素泵,采用固定短时间高剂量基础率代替餐前大剂量输注控制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科学评估医院工作质量,提高医院各项工作宏观调控水平。方法本文运用秩和比(RSR)法分析1998/2007年医院年终考核结果。结果得到了各年年终综合考核结果的RSR值的分布,并对RSR值进行排序和分档。结论运用秩和比法可以精确、直观地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优于直接评分法。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涌  梁希彬 《现代康复》2000,4(3):329-337
基因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研究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靶基因的导入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合成,降低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靶基因编码多巴胺合成途径中重要的酶如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 L-Aminoacid Decarboxylase,AADC)以及神经元保护分子如神经营养因子和抗凋亡蛋白。  相似文献   
6.
郭莲  刘维娟  徐伟  栾建芳  罗涌 《中国药房》2011,(18):1696-1698
目的:研究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调脂作用。方法:80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洛伐他汀片,治疗组加用匹伐他汀钙片,疗程12周。考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心率(HR)及体重指数(BMI)、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的升高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bA1c、收缩压(SBP)、HR、BMI及AST、ALT均下降,但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GGT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状态,对血糖、血压、HR、BMI及肝酶谱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不同葡萄糖耐量的非肥胖人群血浆网膜素-1 (Omentin-1)水平,研究吡格列酮和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又称胰岛素泵(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omentin-1水平的影响.方法:59例非肥胖的初发2型糖尿病(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13例AIT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左甲状腺素钠等);治疗组10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两组疗程均为10周.定期随访共4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甲状腺大小、症状缓解时间、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7%与76%,P<0.01),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缩短[(21.2±4.1)d与(32.7±7.3)d,P<0.01],1个疗程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率显著升高(P<0.01);1年、4年复发率(10.4%和16.0%)显著低于对照组(22.4%和38.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较治疗前显著缩小,且治疗组患者的甲状腺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月经紊乱发生率为34.9%(37/1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AITD疗效肯定,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月经紊乱,对于月经量明显增多者应适当调整治疗间期和注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的降糖作用及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瑞格列奈治疗16周,治疗前及停药后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并于次日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IVG-IRT),测定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计算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第一时相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0~10 min)、急性胰岛素反应(AIR)等.结果 3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治疗16周后,FPG、2 h PG、HbA1c均较基线显著降低(P<0.01),HOMA-β、AUCINS0~10 min及 AIR 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 瑞格列奈能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急性胰岛素反应也可得到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艾塞那肽与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 1年1月到2012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艾塞那肽组37例(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55.6±8.2)岁;沙格列汀组37例(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57.6±8.6)岁.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6周.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的变化,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受试者达到HbA1c< 7.0%的人数百分比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的降幅.结果 治疗后艾塞那肽组T2DM患者HbA1c下降(0.75±0.69)%,沙格列汀组患者HbA1c下降(0.59±0.89)%;艾塞那肽组FPG下降幅度高于沙格列汀组[(1.79±1.29) mmol/L vs(1.54±1.75) mmol/L,P<0.05].两组HbA1c的达标率(38.2% vs 37.0%)无显著性差异(P>0.05);艾塞那肽对控制体质量及收缩压的效果优于沙格列汀(P<0.05).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报告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艾塞那肽与沙格列汀均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好;艾塞那肽较沙格列汀有利于降低体质量和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