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3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因慢性移植肾失功而行移植肾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进一步探讨这类手术的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以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72(36.6±13.5)岁,以上患者发生慢性移植肾失功的时间为术后11~91(35.8±24.6)个月,转入血液透析的时间为3~33(10.4±6.2)个月。76例患者均实施了移植肾切除手术,移植肾切除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35~1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0(200~2 600)ml,平均输血量300(400~2 400)ml,其中67例进行了自体血液回收后输血。术后平均引流量250(20~1 100)ml,平均住院时间11(5~23)d。术后主要并发症:切口血肿8例,切口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7例,心衰7例,肺部感染5例,肾上腺危象2例,下肢跛行2例。死亡4例。多数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慢性移植肾失功后的移植肾切除手术为高风险手术,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积极适时地切除已经完全失功了的移植肾,有助于改善患者身体素质,避免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同时有利于减轻患者本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日的分析腺性膀胱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介绍2006年12月∽2009年5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13例腺性膀胱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治疗经过并随访其预后。术前膀胱镜检均显示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和相邻的左右侧壁多发滤泡和乳头样病变}三角区单发实性块状隆起;病变活检病理为腺性膀胱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肿块)、腺性膀胱炎(滤泡及乳头状突起)。结杲1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术后盐酸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1次/周,连续8次;3、6、9、12个月复查时累计复发病例数分别为2、7、11、11例,此11例在膀胱灌注化疗1次/月后病变消失,随访至2010年2月无复发。1例患者拒绝肿物电切术而接受盐酸吡柔比星30mg长期膀胱灌注1次/周,肿物体积和性质无变化。砖论腺性膀胱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治疗宜首选病变切除;不能耐受或不愿行切除手术者可维持长期膀胱灌注化疗,但是必须严密随访并定期活检;首次治疗后未见复发者可继续观察,对于反复复发者可规律膀胱灌注,多数有效。  相似文献   
3.
移植肾动脉瘤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瘤(RAA)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 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1251例,发生RAA 5例(0.4%).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岁,移植肾血管吻合方式均为移植肾动脉一髂内动脉端端吻合.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突发少尿或无尿,顽固性高血压及肾区疼痛,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动脉瘤,动脉瘤大小1.8 cm×2.0 cm×2.0 cm~4.0 cm×4.0 cm×5.0 cm. 结果 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动脉瘤2例,1例发现动脉瘤后1个月内移植肾功能丧失,行移植肾切除术,术后规律透析治疗,随访1年后行二次肾移植;1例移植肾失功后1周内行对侧髂窝二次肾移植手术,保留原移植肾,术后随访2年肾功能正常.RAA合并近端移植肾动脉狭窄2例,1例行吻合口球囊扩张并放置支架后,以弹簧螺圈栓塞动脉瘤,术后随访1年肾功能稳定;1例行移植肾切除、二次.肾移植术,术后随访3年肾功能正常.吻合口髂内动脉侧粥样硬化斑块导致髂内动脉狭窄、移植肾动脉侧动脉瘤1例,行移植肾切除术,术后2 d因脑干栓塞死亡. 结论 移植肾动脉-髂内动脉端端吻合易诱发血管并发症,RAA治疗应谨慎采用开放手术切除,可选择近期行二次肾移植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修复重建受损或畸形供肾血管对肾脏移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1例供。肾有血管损伤或畸形的肾移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进行的20例正常供肾肾移植病例作为对照组。体外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动脉端端吻合(3例)、端侧吻合(3例)、侧侧共干吻合(2例)、利用供体或受体髂动脉及其分支合并及延长供。肾动脉(3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两组患者均存活;血管重建组2例而对照组3例患者术后新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加重(P=0.595),但未发现移植肾动脉狭窄;血管重建组和对照组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为27.3%和20%(P=0.484),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和10.0%(P=0.719);术后1年两组内有移植肾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10±21)和(107±23)9μmol/L(P=0.664),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选择合适方法进行体外修复重建供肾受损或畸形的血管,不会影响肾移植的效果,并可以大大提高供体器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手术中,移植肾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作为支架管已成为常规手术方式,但各家关于双J管留置的时间和如何拔除双J管却不尽相同,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输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减少患者痛苦。2005年1月~2006年12月,北京华信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实行肾移植手术98例,通过双J管远端与尿管缝线连接,并于术后12d拔除,随访至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解决当代血液透析三大难题之一(透析用血管通路)中,作者经过30多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设计了10余种动静脉内瘘,实施了多种建立血管通路的方法,血管通路已不再成为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障碍,为我国血液透析的蓬勃发展作出了贡献。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急诊透析血管通路  我们在进行紧急血液透析主要采用以下3种血路。1.1.1 动静脉切开直接插管 在我国早期的血液透析中,采用动静脉切开直接插管。1967年,在吴阶平教授亲自指导下,应用法国进口的滚筒式人工肾,在我国率先开…  相似文献   
7.
FTY720为中药冬虫夏草提取成分经化学修饰后的产物,是典型的新的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免疫功能,毒副作用较小。对于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肿瘤细胞的研究。我们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了FTY720对小鼠胸腺和淋巴结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外显子21(exon21)的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影响. 方法选择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16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DR1基因,限制性内切片段多态性(RFLP)方法对MDR1基因进行分型.根据分型将患者分为GG、GT和TT 3组,对肾移植术后第1、3、6、12个月中每月每2组患者间的CsA浓度与每天每公斤体重的CsA剂量比值进行比较. 结果168例患者中GG型46例(27.4%),GT型76例(45.2%),TT型46例(27.4%).GG型患者CsA浓度剂量比值明显低于GT型和TT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T型患者CsA浓度剂量比值又低于TT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MDR1exon21基因型和CsA血药浓度与每天每公斤体重CsA剂量的比值有明显关系.GG型患者的比值明显低于GT或TT型患者,GG型患者达到相似的血药浓度需服用更高剂量的Cs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钙黏附因子E-CD和黏附因子CD44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CD和CD44V6在71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E-CD和CD44V6均呈阳性表达。71例膀胱癌组织中,E-CD保留表达率Ⅰ级为88.2%、Ⅱ级为57.8%、Ⅲ级为28.6%(P〈0.01);T0~T1期为83.3%、T2~T4期为47.2%(P〈0.01);初发者68.3%、复发者40%(P〈0.05);CD44V6保留表达率Ⅰ级为70.6%、Ⅱ级为45.5%、Ⅲ级为28.6%(P〈0.05);Ta~T2期为66.7%、T2~T4期为37.7%(P〈0.05);初发者58.5%,复发者30%(P〈0.05)。结论E-CD和CD44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保留表达率和肿瘤的分级、分期呈负相关,和其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尸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7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393例,术后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78例,经正确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