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首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别何首乌真伪的方法。方法通过何首乌及其混伪品的psb A-trn H基因序列,寻找SNP位点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来自于不同产地的何首乌及其3个同属混伪品进行PCR扩增,优化反应体系条件,并对此方法进行考察。结果建立了何首乌特异性PCR的方法,在退火温度48℃、循环次数30时仅有何首乌能扩增得到191 bp的特异性条带,伪品则无。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鉴别何首乌真伪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
山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自古以来均来源于薯蓣科植物薯蓣.唐朝以前,山药主要来源于薯蓣的野生品,宋代开始有栽培,但医家认为野生者质量优良,明清以后主要来源于栽培品.随种质的变化,山药在明清以后以河南怀庆的栽培薯蓣为道地.在河南怀庆地区,山药长期的栽培出现品种分化.历代中医药学家均认为山药应以“色白、根细、坚实”为佳.这与现今怀山药的农家栽培品种之一的铁棍山药品质相一致.因此,道地药材“怀山药”不是泛指古怀庆地区(今河南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等地)种植的所有山药农家品种.怀山药的道地药材种质应该是符合中医药学家长期认可的特定农家品种——铁棍山药.  相似文献   
3.
附子为回阳救逆之要药,也是著名的有毒中药。为了确保附子的疗效和安全用药,多以加工品的形式入药。历代医家对附子加工方式的记载多不相同,且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记载的附子加工方式与古代本草所记载的也存在差异。该文回溯核查汉代至民国时期的本草著作,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附子加工方法内容加以归纳整理。结果表明,历史上附子的加工方法和入药方式随着朝代的变迁发生改变,且古今加工方法存在差异。唐代之前附子加工多为炮和浸法,唐代至明代期间多为炮、浸、煮和炒法,清代主要为浸和煮法,现代加工方法为煮和浸结合。附子在唐代之前多以整枚和劈破的方式入药,而现代入药方式多采用切片。不同的加工方法对附子的毒性影响很大,建议对古今附子加工方法开展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徐睿  程铭恩  彭华胜 《中成药》2023,(4):1241-1245
黄精是常用补益类药食两用品种,历代中医药学家对其品质评价给予高度关注,本文对历代本草中黄精的品质评价与“辨状论质”观的沿革与变迁进行了梳理。关于黄精品质评价因素主要有种质来源、道地产区、采收年限及时间、加工方法,古代本草将黄精分为轮生叶类群和互生叶类群,并认为轮生叶类群品质优良;本草中记载黄精道地产区为茅山、嵩山,而20世纪30年代以来记载湖南、贵州等地所产多花黄精质量优良;清代以前以2、3月采收为佳,自清代以后多以秋季采收,经九蒸九晒;以块大肥润、断面透明、有“冰糖渣”、味甘者为佳。本文研究黄精的品质评价要素与辨状论质观,以期为其质量评价研究提供本草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安徽省“粉性葛”与“柴性葛”中6种异黄酮化合物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3.5 μm),流动相为甲醇(A)-0.2%醋酸水(B),0.8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 ℃。结果 26批葛根样品中6种异黄酮化合物在48 min内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r>0.999),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3.4%、98.5%、102.1%、105.9%、100.7%(n=6)。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粉性葛”与“柴性葛”分别聚为两类。结论 “粉性葛”与“柴性葛”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异,其中,“粉性葛”中葛根素含量较“柴性葛”偏低。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测量腹股沟温度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2003—05-2003—08及2004—03-2004—05分别对40例随机抽取的已康复老年人进行了口温、腋温、腹股沟温的自身对照测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测量体温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生理学已对正常人的体温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通常描述的测温是口腔、直肠、腋窝等处。近年来,为使测量体温的方法更加便捷,准确,对腹股沟温、肘温等的测量及观察均有报道,对老年人是否能采用腹股沟温度监测生命体征,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2003-05/2003-08及2004-03/2004-05,分别对40例随机抽取的已康复老年人进行了口温、腋温、腹股沟温的自身对照测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2月23日,安徽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培训会召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组成员和试点调查工作的20个县市队长、技术骨干近150人参加了培训。安徽中医学院副院长、项目主持人彭代银就"安徽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作了汇报,对项目的背景、组织机构的建立模式、技术方案的实施过程、工作开展的前期准备、项目过程中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药用黄精种质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始载于《名医别录》的黄精,包含有多种黄精属植物。南北朝时期黄精来源于黄精属植物中根状茎结节状类群。到了唐宋时期,黄精属植物中轮叶类群被推崇,其中又以黄精Polygonati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为胜,并形成了嵩山、茅山的道地产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清朝,互生叶类群开始逐渐与轮生叶类群并列,并成为黄精类药材的主流品种。到了民国时期,互生叶类群的多花黄精演变为药用黄精的主流,最终形成了现在两种类群兼有的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采集药用植物标本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标本的质量优劣是影响药用植物类群准确鉴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本文阐述了标本采集对象的选择,并就生态、物候对药用植物标本采集的影响和腊叶标本采集的数量进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