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凝血因子是止血的重要成分[1],其中Ⅷ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2],而且是一种不稳定的凝血因子[3],在止血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文献[4]报道该因子在4℃保存24 h后,凝血因子Ⅷ活性会下降50%,而近年来国外有文献[5]报道认为,凝血因子Ⅷ在4℃保存1~3 d后活性并不是下降50%,而是由于4℃时凝血因子Ⅷ被沉淀在红细胞当中,所以离心后检测上清血浆,不能将部分凝血因子Ⅴ、Ⅷ检出,所以误认为活性降低50%[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血袋保存液中细菌内毒素(BET)的方法。方法用碱性调节剂来消除血袋保存液中枸椽酸盐类抗凝剂对鲎试剂检查的干扰,建立标准曲线,对处理后的血袋保存液用BET-32M细菌内毒素检测系统进行定量检测,同时用凝胶法作对照。结果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细菌内毒素检测数据符合药典规定的限值(5.56EU/mL),并与凝胶法结果一致,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结论建立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血袋保存液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红细胞保存液( MAP)悬浮洗涤红细胞的制备质量,确定MAP悬浮洗涤红细胞在制备、保存和临床使用的可操作性。方法:比较保存期末(第35d)的MAP悬浮洗涤红细胞与生理盐水悬浮洗涤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上清液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统计批量制备与按需制备洗涤红细胞工作时间。结果:保存期末(第35d)的MAP悬浮洗涤红细胞与生理盐水悬浮洗涤红细胞的溶血率、上清液蛋白质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MAP悬浮洗涤红细胞在制备、保存中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洗涤红细胞批量制备比按需制备的工作时间显著减少。结论:保存期末(第35d)的MAP悬浮洗涤红细胞与生理盐水悬浮洗涤红细胞质量无差异。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开展MAP悬浮洗涤红细胞批量制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产和进口HIV酶联免疫试剂盒精确性检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东莞市中心血站购进的进口及国产HIV抗体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精确性,以评价其质量及实用性。方法对所购进口、国产试剂盒每批次进行随机抽样,采用国家标准品的考核血清盘共47个样本进行检测,计算每批次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等指标,计算其批间变异系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口抗-HIV诊断试剂盒有3个批号的特异性为95%,7个为100%;国产抗-HIV诊断试剂盒,2个批号的特异性为95%,8个为100%;灵敏度全部为100%,两者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采用10批次的进口和国产试剂盒平行检测47个血清盘标准样本,比较其吸光度值的变异系数,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第四代进口抗-HIV诊断试剂盒与国产比较,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第四代进口试剂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并没有明显优势,但其总体稳定性优于国产试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国家标准品的考核血清盘对抗-HCV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质量评估.方法 按照抗-HCV试剂国家标准品考核血清盘的使用说明书,对被评估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各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并进行评估.结果 一家进口抗-HCV诊断试剂盒的6个不同批次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都符合质量标准.一家国产抗-HCV诊断试剂盒的6个不同批次,有一个批次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都不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试剂的保存及运输影响试剂质量.合格的试剂在用户使用之前仍需要用国家标准品的考核血清盘再质检,以确保血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卫生部《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对所列的血液制品都设定了一个容量标准,其中悬浮红细胞及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的容量标准是标示量±10%[1],而据了解现在几乎所有血站制备的悬浮红细胞或者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都是以单位(U)提供给临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对新鲜冰冻血浆(FFP)中Fg、FⅡ∶C、FⅤ∶C、FⅧ∶C、FⅩ∶C、FⅫ∶C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为制定病毒灭活血浆标准及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随机抽取88份FFP分成灭活组(n=40)及过滤组(n=48),分别对2组样本处理前后的FⅡ∶C、FⅤ∶C、FⅧ∶C、FⅩ∶C、FⅫ∶C、Fg及总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灭活组FⅤ∶C、FⅧ∶C处理后含量显著低于灭活前(分别为t=3.40,P<0.01;t=2.57,P<0.01),但Fg、FⅡ∶C、FⅩ∶C、FⅫ∶C及总蛋白灭活前后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过滤组处理前后FⅤ∶C、FⅧ∶C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B-P对FFP中不稳定的凝血因子FⅤ∶C和FⅧ∶C含量有明显影响,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其他凝血因子及总蛋白的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本中心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红细胞输注评估指标、合理输注红细胞剂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方法收集100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检测结果,分析其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储存期末溶血率。结果 50袋1.5 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容量为(198±22)ml/袋,与理论值相比合格率为78%;血红蛋白含量(35.04±6.24)g,合格率92%;红细胞压积0.52±0.06,合格率92%;白细胞残留量(2.15±0.80)×10~6个/袋,合格率96%;储存期末溶血率(0.13±0.12)%,合格率100%。50袋2 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容量(272±26)ml/袋,与理论值相比合格率为75%;血红蛋白含量(51.23±6.38)g,合格率96%;红细胞压积0.55±0.04,合格率100%;白细胞残留量(3.00±1.23)×10~6个/袋,合格率94%;储存期末溶血率(0.27±0.15)%,合格率100%。结论本中心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品无论是1.5 U还是2 U,其质量指标均符合2012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能满足临床输血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通道温度测定仪及铂热电阻传感器在血站冷链中的应用,应用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温度波动度三项指标来衡量冷链中贮血设备的状态,确保血液的安全贮存从而保证血站冷链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多通道温度测定仪及铂热电阻传感器对血站冷链设备进行温度测定,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40℃低温冰箱、4℃贮血冰箱、血小板保存箱、细菌培养仪的温度偏差分别为-0.4℃、-0.5℃、0.6℃、-0.5℃;温度均匀度分别为0.5℃、0.4℃、1.3℃、0.6℃;温度波动度分别为±0.1℃、±0.1℃、±0.4℃、±0.2℃。结论除血小板保存箱的温度均匀度(1.3℃)超过技术要求(1.0℃)以外,其他冷链设备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通过应用多通道温度测定仪及铂热电阻传感器能够准确测定血站冷链设备的实际温度,应用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温度波动度三项指标能更好地衡量血站冷链设备的状态,为血液贮存的安全及血站冷链的有效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小板在采集制备过程中细菌污染的风险,为减少血小板细菌污染,提高输血安全性并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120全自动细菌培养仪及需氧瓶(BPA Culture Bottle)、厌氧瓶(BPN Culture Bottle)对10949例血小板进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者转种,转种阳性者进行细菌鉴定。结果:2003年3月-2005年12月共培养血小板3073例,其中19例阳性,阳性率为0.62%(手工混合血小板0.72%,单采血小板0.47%);2006年1月-2009年5月采取预防措施后培养7876例,共发现17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0.22%(手工混合血小板0.24%,单采血小板0.21%)。采取预防措施后总体血小板阳性率、手工混合血小板阳性率显著低于采取预防措施前(分别为χ2=10.92,P〈0.05;χ2=4.98,P〈0.05),而单采血小板阳性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0.05)。结论: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血小板细菌污染的发生,尤其对手工混合血小板效果显著,对单采血小板效果不明显。由于血小板采集后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细菌容易生长繁殖,因此输注血小板仍存在极高的细菌污染风险,预防措施仍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