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4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ACH)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该疾病特征与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ACH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6例患者平均56.8岁(33~69岁).4例患者为查体发现,2例分别因高血压与腹部不适就诊.血压升高者4例,其中2例有阵发性血压波动史.术前仅1例行MRI增强扫描后诊断为血管瘤,其他术前诊断包括嗜铬细胞瘤2例、囊肿2例、腺瘤1例.肿瘤平均最大径4.2 cm(2.0~7.1 cm).全部患者均行腹腔镜患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4~130个月),肿瘤无复发,仅2例阵发性血压波动病史的患者术后高血压明显缓解.结论 ACH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临床症状隐匿,部分患者可有腹部不适和阵发性血压波动.影像学延迟不均匀向心性强化可视为其特征表现,平扫点状钙化、边缘结节状强化可辅助诊断.体积较大的ACH需要与嗜铬细胞瘤相鉴别,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充填速度可作为重要鉴别点.CT与MRI技术相结合,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腹腔镜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大肠癌切除术术中结肠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术前未能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大肠癌患者,术中行结肠镜检查的为观察组,同期术中不行结肠镜检查、按传统仅术中手法探查的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术中肠镜检查病变发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层医院大肠癌切除术术中肠镜检查安全,可作为大肠癌术前未能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补救措施,可提高肠道疾病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和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以玉屏风颗粒和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对照组以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IL-6、C_4及风团数量、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L-6、C_4及临床疗效较高(P 0.05),风团数量、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均降低(P 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并且安全性高,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下孤立肾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以及确定肿瘤切缘的作用。方法:回顾2004-2011年先天性或获得性孤立肾肾细胞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资料,共7例术中采用超声多普勒确认肾段动脉阻断效果,并对肿瘤包膜边缘行超声检测从而进一步确定肿瘤切缘。术后1个月、6个月以及1年随访对比术前肾功能变化,并规律随访患者预后至今。结果:7例手术均成功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超声引导检测下行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5例,另2例采用单纯肾动脉于阻断下手术,术中超声发现肿瘤可疑卫星灶2例并指导切缘。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肾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平均随访45.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术中超声辅助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孤立肾肾癌的理想方法,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切除和肾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及生长特性.方法 复制改良Hulth兔膝关节不稳模型;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联合组织块贴附法获得软骨下骨成骨细胞;应用倒置显微镜、Ⅰ型胶原免疫化学染色以及瑞氏-姬姆萨染色来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学鉴定;利用软骨细胞与滑膜细胞分别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共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检测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检测细胞的Ⅰ型胶原在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 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在组织块贴附第11天有细胞开始从组织块周围爬出;Ⅰ型胶原酶免疫化学染色后可见胞浆内出现黄褐色颗粒,为阳性反应.瑞氏-姬姆萨染色显示细胞染成蓝紫色,胞核饱满,核仁清晰;四甲基偶氮唑蓝检测显示在3d时,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对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增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第6、10、14天时这种促进作用变得不明显,而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超过2个共培养组.Ⅰ型胶原表达水平检测显示在第10天时,软骨细胞对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分泌Ⅰ型胶原的促进作用最强,而滑膜细胞对其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结论 酶消化联合组织块贴附法可获得理想的软骨下骨成骨细胞;利用Ⅰ型胶原酶免疫化学染色鉴别软骨下骨成骨细胞方法简便易行;利用软骨下骨成骨细胞与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共培养的体系适用于骨性关节炎(0A)微环境的研究,且该体系可以模拟类OA软骨下骨成骨细胞、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相互影响作用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沉默tpd52基因表达后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着shRNA-tpd52(抑制tpd52的核苷酸序列)、shRNA-NC(阴性对照的核苷酸序列)的慢病毒体外转染胶质瘤细胞系U87.在转染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达GFP细胞数量,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PD52 mRNA及蛋白表达量,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和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U87细胞转染率>90%,与shRNA-NC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较,shRNA-tpd52组细胞TPD52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而且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 沉默胶质瘤细胞中tpd52基因表达后,可以有效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对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保肛根治术,同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及时指导排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21例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顺利,均获成功,保肛率100%,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MRI平扫量化参数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2例经病理证实患者的MRI平扫数据,其中嗜酸细胞瘤18例,嫌色细胞癌24例。由两名医生采用盲法测量肿瘤实性成分的T1WI及T2WI标准化信号值(SSI)、表观弥散系数(ADC)。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测量的可靠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参数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来衡量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两名医师的测量具有极高的可靠性(ICC:0.805~0.911)。嫌色细胞癌的平均ADC值低于嗜酸细胞瘤[(1.07±0.20)×10-3 mm2/s vs.(1.48±0.17)×10-3 mm2/s;P<0.001],T2WI-SSI高于嗜酸细胞瘤[(1.72±0.22)vs.(1.32±0.26);P<0.001],T1WI-SSI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0.89±0.15)vs.(0.80±0.12);P=0.35]。ROC分析显示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T2WI-SSI(0.942 vs. 0.859)。结论:ADC值与T2WI标准化信号强度对于鉴别肾嗜酸细胞瘤和嫌色细胞癌均有帮助,但ADC值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直方图分析的负值像素百分比对平扫CT值>10 HU的肾上腺乏脂性腺瘤与非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随访一年以上的192个肾上腺肿瘤,其中97个平扫CT值≤10 HU富脂性腺瘤,47个平扫CT值>10 HU乏脂性腺瘤,48个非腺瘤。测量富脂性腺瘤、乏脂性腺瘤与非腺瘤平扫CT值和负值像素百分比并比较其间差异,利用受试者操作曲线选择鉴别乏脂性腺瘤与非腺瘤的最合适阈值。结果:乏脂性腺瘤平扫CT值(24.90±9.58)HU与非腺瘤平扫CT值(35.48±8.37)HU无显著差异(P>0.05),乏脂性腺瘤的负值像素百分比(19.49±10.31)%高于非腺瘤(1.89±2.23)%,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31个平扫CT值位于10~30 HU的乏脂性腺瘤的负值像素百分比全部大于10%,而15个平扫CT值>30 HU的乏脂性腺瘤只有8个(53.33%)的负值百分比大于10%。当肾上腺肿瘤的负值像素百分比取10%时,诊断乏脂性腺瘤的敏感性为80.9%,特异性为97.9%。结论:CT直方图分析可提高平扫CT对乏脂性腺瘤的诊断准确性,对平扫CT值为10~30 HU之间的乏脂性腺瘤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