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全责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16名护士分为A、B两组,A组实行全责护理模式,B组实行责任制和功能制相结合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由A组护士负责康复训练4周,对照组由B组护士负责康复训练4周。比较两组患者人院时和出院时的射血分数(EF)、6rain步行试验的距离(6MWT)和出院时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入院时两组EF、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98,1.523;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EF(54.13±9.12)、6MWF(402.63±74.81),均高于对照组EF(43.26±8.57)、6MWT(336.16±75.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93,2.145;P均〈0.05);各组EF、6MWT出院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81,2.010,2.791,2.185;P均.〈0.01)。出院时两组患者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5)。结论全责护理模式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申梅芳  郭庆平  栗云雁 《全科护理》2011,9(25):2331-2332
[目的]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在心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36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建构主义学习式带教方法。实习结束时,对护生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建构主义学习式带教方法可提高心内科护生的实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之宏  申梅芳 《全科护理》2011,9(18):1609-1610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9月58例外伤性截瘫病人病例,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外伤性截瘫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和责任感,认真积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进入临床路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要求进行治疗,采用自制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开始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及患者满意度得分。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溶栓开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降低住院日,降低住院总费用并缩短溶栓开始时间,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胆红素(TBIL)、尿酸(UA)、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我院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BIL、UA、NT—proBNP等水平,运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TBIL、UA、NT—proBN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逐渐升高。观察组治疗后TBIL、UA、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TBIL、UA、NT—proBNP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相应升高,并与LVEF及LVEDD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而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病情、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法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探讨合理的干预模式.方法:抽取住院治疗4周的心衰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教育,干预组除常规治疗之外还要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措施.干预4周以后,比较2组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得分、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值,分析干预效果.结果:比较干预前2组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阶段、自我效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NT-proBNP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干预组的行为变化、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NT-proBNP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法能促进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自我效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法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的效果。 方法:抽取住院治疗4周的心衰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教育。运动康复训练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生存质量得分、6MWT、慢性心力衰竭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干预前两组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阶段、生存质量得分、6MW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康复训练4周后干预组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趋势(P<0.001)、生存质量得分(25.82±9.82)、6MWT(450.93±74.27m),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1.94,t=5.059,-4.626,P<0.01);与各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康复训练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法能促进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患者康复训练的6MWT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9月58例外伤性截瘫病人病例,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外伤性截瘫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和责任感,认真积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