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对3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腔内激光治疗联合高位结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胆囊穿刺双通道植管联合胆镜保胆取石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70例﹥80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双通道植管胆囊冲洗、减压、持续引流,6~8周后,行胆道镜经窦道保胆取石。所有患者超声引导穿刺植管均一次性成功,2例发生穿刺后出血,经对症处理止血成功;2例因植管窦道形成不佳改行胆囊切除术,余68例均成功保胆取石(68/70);随访4~24个月,结石复发2例(2/68)。结论双通道胆囊穿刺植管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高龄高危胆囊结石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和门静脉吻合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住肝移植术中影响肝动脉和门静脉吻合的因素和处理技巧。结果:5例行供、受者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2例供者肝总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吻合,2例供者肝总动脉与受者脾动脉吻合;8例采用门静脉端端吻合,1例因受者门静脉主干长段闭塞,取栓无法再通,将供肝门静脉与受省下腔静脉吻合。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显示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通畅,均未发现有血栓形成或狭窄,现存活6例。结论:合理选择吻合用血管是避免术后发生血栓形成和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能够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为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早期引起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病死率超过40%。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索3D打印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2017年—2019年期间收治的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所有的患者均采取了手术治疗,实验组术前采用了3D打印技术进行肝脏肿瘤的解剖分析和手术模拟,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术前准备,最终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术后恢复的差异性以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切除肝脏体积、术中的出血量等均显减少(P<0.05),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ALT峰值和TBil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D 打印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不仅有利于肿瘤的精准切除、保障手术质量、降低手术风险,同时也能提高年轻大夫的临床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窦癌时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No.6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提供胃窦癌D2根治术常规清扫No.14v组淋巴结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完成标准D2根治术的胃窦癌患者489例,分析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No.6组淋巴结转移,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特征等关系。结果在No.6组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情况下,No.14v淋巴结转移的相对危险度为8.70;而在No.14v组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情况下,No.6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对危险度仅为1.40。No.6淋巴结转移是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在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高分化和中分化患者(5.6%)No.14v淋巴结转移率低于低分化和未分化患者(18.9%)(P﹤0.05);T1+T2期(4.5%)患者No.14v淋巴结转移率低于T3+T4期患者(17.7%)(P﹤0.05)。结论肿瘤侵及黏膜下层、分化低、已发生No.6组淋巴结转移的我国进展期胃窦癌患者应行常规清扫No.14v的D2根治术。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近几十年来腹腔镜技术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腔镜技术已经在各医学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甲状腺外科由于腔镜技术的应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甲状腺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在颈部遗留手术瘢痕,不具备美容效果。腔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首先由国外学者Gagne于1996年应用于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国内从本世纪初期开始开展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美容效果显著。随着内镜设备的不断改进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某些病例甚至可以做到无瘢痕,备受医生及患者的青睐,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患者倾向于选择此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治疗效果及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本院143例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分析手术及术后疗效资料.结果 直肠前切除术126例,Mlies术17例.平均手术时间150分钟(100 ~240分钟),术中出血平均60m1(30~250ml).术中髂动脉损伤1例(0.3%),直肠管分离破裂2例(1.4%),无输尿管损伤,中转开腹5例(1例为髂动脉损伤,4例为盆腔广泛转移,腔镜下无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1例(0.7%),术后性功能障碍2例(1.4%),无死亡病例.平均术后4天(3~6天)进食流质,术后平均住院日9.5天(8~13天).术后1周左右拔除导尿管,9例(6.3%)病人出现尿潴留.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病人均能自主控制排便,约2/3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有大便次数增多表现.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TME切除术手术的关键是找准正确的解剖层面.在正确的平面中紧靠结直肠系膜解剖并保持其完整是直肠癌根治术中贯彻TME原则和避免盆腔自主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超声内镜(EUS)诊断与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7月至2010年11月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EUS结果高度怀疑直肠类癌且病变<1.0cm的患者进行内镜切除.术后明确病变切除是否完整,切除完整后于病变切除创面边缘取材4~6块同时送检.术后病理评价EUS诊断准确率,分析病变侵袭性状况,以及内镜完整切除率.随访观察每半年1次,复查肠镜及肝脏超声.结果 共纳入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13例,均为采用EUS筛查高度怀疑类癌且具有内镜切除指征的患者.内镜切除均取得成功,病理证实类癌符合率84.6% (11/13),1例考虑为颗粒细胞瘤,1例考虑为间质瘤.11例类癌患者随访观察(37.7±13.5)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 EUS在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在评价内镜切除指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镜治疗1.0cm以下直肠类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