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网络监测在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信息资源在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发生中的应用,通过网络监测作好疫情控制。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手足口病进行每日监测,并筛查得出聚集性病例。结果截止5月31日,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750例,发病高峰在4月25日至5月5日,每日报告发病数在5月2日之前逐渐上升,5月2日达高峰,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在聚集性病例分析中,6岁以上学生病例暂未发现聚集性发病,其他有7组可怀疑为家庭聚集性发病,6组怀疑为自然村内聚集性发病。结论依托直报网络,使手足口病能在较短的时限内报告,通过对报告数据的综合分析,对本起疫情完成发病趋势监测分析,并可在手足口病刚出现聚集性趋势之初采取控制措施干预处置,减少病例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阜阳市2006~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0年HFRS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对标本进行HFRS抗原、抗体检测。结果 2006~2010年全市共报告HFRS病例170例,年平均发病率0.40/10万。各月均有报病,发病高峰为11月份,占发病总数的27.65%。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11岁,发病主要分布在30~60岁年龄段,占总数的74.71%。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3.36: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9.41%。室内鼠密度平均为4.96%,鼠种构成以小家鼠为主;野外鼠密度平均为6.83%,鼠种构成以黑线姬鼠为主。室内鼠肺带毒率为2.36%;野外为6.58%。结论阜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稳定在低发水平;传染源以姬鼠型为主;以秋末冬初为主;做好防鼠灭鼠及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是降低发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阜阳市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8年以来的人间及1984年以来的鼠间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圆形分布,计算发病高峰日期;同时对发病率与带毒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958—2007年全市共报告HFRS病例40002例,死亡23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99/10万,病死率为5.95%。各县市区均有病例,颍上县最多(占40.30%),病死率以界首市最高(33.24%)。50年来共呈现4次发病高峰,20世纪80、90年代维持在较高的流行强度。各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1月份,发病高峰日为12月13日。室内和野外鼠密度分别为9.84%和7.91%,带毒率分别为9.21%和6.99%。1984—2007年的鼠带毒指数和人群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r=0.58。室内的优势鼠种在2000年前为褐家鼠,2000年后为小家鼠;野外的优势鼠种一直为黑线姬鼠。结论阜阳市HFRS疫源地普遍存在,鼠密度及带毒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群发病,应加强鼠间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阜阳市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8年以来的人间及1984年以来的鼠间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圆形分布,计算发病高峰日期;同时对发病率与带毒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958-2007年全市共报告HFRS病例40002例,死亡23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99/10万,病死率为5.95%。各县市区均有病例,颍上县最多(占40.30%),病死率以界首市最高(33.24%)。50年来共呈现4次发病高峰,20世纪80、90年代维持在较高的流行强度。各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1月份,发病高峰日为12月13日。室内和野外鼠密度分别为9.84%和7.91%,带毒率分别为9.21%和6.99%。1984-2007年的鼠带毒指数和人群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r=0.58。室内的优势鼠种在2000年前为褐家鼠,2000年后为小家鼠;野外的优势鼠种一直为黑线姬鼠。结论阜阳市HFRS疫源地普遍存在,鼠密度及带毒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群发病,应加强鼠间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5.
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EV71感染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早期发现病例,降低病死率。方法重症病例由定点医院临床专家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由具有流行病学调查经验的疾控人员使用统一调查表格进行个案调查;患者标本采用巢式PCR法快速检测;疫情资料来源于回顾性搜索及疫情监测13报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果截止5月31日,全市共发病7470例,发病率为89.35/10万,其中重症病例111例,重症病例占发病总数的(以下简称病重率)为1.49%。太和县病重率最高。重症病例最早发病时间为3月23日,4月30日为高峰,主要集中在4月17日~5月11日。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4月15日以前(18例)。重症病例男女之比为1.85:1;发病年龄最小为3月龄,最大为6岁零6个月,以3岁及以下为主,多为散居儿童;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其次是皮疹、发热伴皮疹;病程中症状以发热为主,发病至入院天数疫情公布前后有明显差异。检测EV71核酸(15份)阳性率为86.67%。结论完善疫情报告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是降低病重、病死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