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创伤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复制符合临床特征且简便易行的创伤感染双相打击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6月龄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3.5±11.4)g.随机分为单纯创伤组(T组)和创伤感染序贯致MODS组(M组).钳夹大鼠肢体造成多发性闭合型骨折和广泛性软组织挫伤,M组12 h后致背部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并创面涂布绿脓杆菌.分别于创伤前以及创伤后24、48、96和120 h观察动物活动和创面情况,测定体重、体温、心率,并检测各时间点大鼠血浆及肝脏内毒素水平以及心、肝、肾、脑、小肠的功能变化,全身炎症反应发生率、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对重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M组大鼠创伤48 h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的最高值均显著高于伤前自身对照值(P均<0.05),且与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8 h后病理变化明显,大鼠处于若干脏器功能衰竭早期伴若干脏器功能受损期;内毒素水平在伤后96 h增至峰值,达到基础值的8.36倍;伤后96 h内毒素水平与脏器功能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27 2),MODS发生率为86%,死亡率30%;伤后120 h,MODS发生率为100%,死亡率50%.结论 本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创伤继发感染后发展为MODS的过程,感染过程符合临床经过,内毒素释放稳定,机体反应充分,是用于创伤导致MODS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创伤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过程中肝脏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MODS大鼠肝组织,采用大鼠基因表达谱cDNA芯片检测单纯创伤组和创伤感染序贯致MODS组间基因表达差异。结果通过对比MODS组和单纯创伤组的芯片杂交结果,差异表达的基因包括组织损伤与修复基因表达同时上调,在组织损伤基因表达上调的同时,修复相关基因也有上调;炎症介质活化有差异,表现为促炎和抗炎因子相关基因同时存在高表达,且部分有低表达,差异显著;同时一些细胞凋亡和纤维化相关的基因也出现高表达。结论肝脏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两类炎症介质,基因同时存在表达上调和下调,程度存在差异,并且有内源性保护因子表达,说明MODS状态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同时存在,机体处于炎症失平衡状态,器官受损同时有修复过程存在。  相似文献   
3.
班雨医生: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by301@263.net)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37岁。交通事故后30分钟送来急诊,主诉胸部疼痛。救治中发现意识清醒,无体表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15分。X线:颈椎、骨盆像正常,胸部纵隔轻度增宽。超声检查:无腹腔游离液体,未发现心包积液。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为2.45kPa(1kPa=10.20cmH2O)。30分钟后心电监护突然出现心脏电机械分离(BMD),继而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随后出现心室颤动(室颤),给予直流电击,静注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4.
班雨医生: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by301@263.net)所谓创伤评分就是应用量化和权重的处理方法,将检测的生理指标或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经数学计算来显示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建立创伤评分标准的程序:从回顾分析大量创伤病例资料中挑选那些与伤员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的项目作为参数;将每个参数分为轻重不等的若干等级;依照每个等级对伤情和预后的影响用数学方法加以量化,给予不同分值;计算伤员各参数等级所得分值的总和即其创伤评分。近年来,根据各个参数决定伤情的作用不同,应用统计学方法将所有参数加以权重处理,使之更加准确。最…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AD)预后极差,24小时内死亡率为21%,3个月死亡率达90%,及时正确诊断极为关键。诊断目的在于证实主动脉夹层的存在及准确的分型。明确夹层的范围、内膜破口位置、内膜瓣走行、血栓、主要分支血管的血流灌注、有无主动脉周围血肿,评价假腔的通畅性及真腔受压的程度等。  相似文献   
6.
第40例——灾害中意外创伤的急救(Internet网上专题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班雨医生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by30 1@2 6 3.net)2 0 0 0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公布 ,全球每年有 6 0多万人死于车祸 ,相当于毁灭一座中型城市。2 0 0 0年 9月 11日 ,美国遭受恐怖袭击 ,世界贸易中心顷刻化为废墟 ,成千上万人在滚滚浓烟中丧生。恐怖袭击发生后 ,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 (HHS)火速成立了全国医疗紧急系统 ,组织了 80个医疗救援小组 ,有 70 0 0多名医生、护士、医药专家及其他医疗人员赶赴纽约和华盛顿受灾现场 ,进行抢救工作。1981年 6月 6日 ,印度比哈尔邦一列火车在途经巴格马德河大桥时发生颠覆 ,有 7节车厢掉…  相似文献   
7.
8.
B超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闭合伤的特点是多个脏器损伤伴内出血和休克,病死率高,因损伤部位多,伤势重,易误诊和漏诊。分析1993~1998年我科34例腹部闭合伤手术患者的CT和B超资料,对二者在腹部闭合伤中的诊断作用对比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4例患者中男26例,女8例;年龄4~68岁,平均29.8岁。车祸19例,坠落伤6例,挤压及砸伤4例,打伤4例,其他1例。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腰痛、恶心呕吐、冷汗、乏力、血尿、血压下降,腹腔穿刺(腹穿)阳性24例。并发症:骨盆骨折10例,肋骨骨折、血气胸7例,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和巨噬细胞抗体表达的变化的影响作用,探讨其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150只,分成脓毒症组、血必净干预组和假手术组.采用肓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模型标准是发热、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加快和白细胞总数改变.血必净组大鼠术前12 h、术后腹腔内注射4 mL/kg血必净,1次/12 h,共3 d;其余两组大鼠同时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三组大鼠肠黏膜病理变化和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并运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小肠黏膜多为基本正常黏膜,12 h,24 h,48 h,72 h脓毒症组、血必净组大鼠肠道黏膜出现病变;脓毒症组病变较血必净组更为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9.732,P<0.01).在0 h三组小肠黏膜巨噬细胞抗体的表达数基本一致,12 h,24 h,48 h,72 h脓毒症组和血必净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较C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0.13,P<0.05).结论 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血必净注射液可部分保护肠道黏膜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0.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脓毒症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及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对其的影响. 方法 将15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脓毒症组、血必净组及假手术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显微镜下实时观测脓毒症组、血必净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血管管径和多核中性粒细胞(PMN)附壁数量在制模后即刻、12 h、24 h、48 h、72 h的动态变化.结果 制模即刻和制模后12 h、72 h 3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的微循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制模后24 h、48 h,3组大鼠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模即刻3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的微循环毛细血管静脉管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模后12 h、24 h、48 h、72 h 3组大鼠微循环毛细血管静脉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模即刻3组大鼠肠系膜微静脉PMN附壁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模后12 h、24 h、48 h、72 h 3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的PMN附壁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大鼠肠系膜血流速度减缓,微血栓形成,肠系膜微循环障碍;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时肠系膜微循环功能,减少微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