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疗效。方法将9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格列吡嗪或格列齐特缓释片,A组30例,后脱落1例)、胰岛素(B组30例,后脱落2例)及胰岛素加消渴平合剂(C组30例,后脱落2例)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0.5,1,2,3 h 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FBG、P2hPG、HbA1c、空腹C肽、HOMA-IS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组治疗后较A、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C肽分泌峰值仍然较低而且后延,而B、C组患者餐后1 h C肽有明显升高,表明两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和恢复,但C组患者的效果最好。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消渴平合剂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与胰岛素联用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消渴平合剂,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FBG、P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HOMA-IR、HOMA—IS及CRP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和FBG、P2 hPG、HbA1c明显下降(P<0.05),HOMA-IR明显下降(P<0.01),IAI及HOMA—IS明显上升(P<0.01);CRP明显降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消渴平合剂能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β细胞功能,并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减少症是老年患者常见的血液系统疾患,合并感染发生率较高。笔者采用生脉胶囊治疗老年白细胞减少症4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10-4~2011-05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  相似文献   
4.
<正>心力衰竭是心脏各种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当发生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时,通常以静脉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治疗,以恢复患者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并缓解症状。传统的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是通过升高细胞内钙离子及环磷酸腺苷水平发挥强心作用,长期应用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影响心肌舒张,诱发心律失常,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重构的关系。方法入选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按动态脉压分为动态脉压(MPP)≥60 mm Hg组(n=65)和动态脉压(MPP)<60 mm Hg组(n=63)。对超声心动图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MPP≥60 mm Hg组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内径数值明显高于MPP<60 mm Hg组(n=63),左室射血分数则降低(P<0.05)。结论动态脉压增高是导致高龄高血压患者心脏重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Hcy、BNP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93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心肾阳虚证三组,测定各组患者血Hcy、BNP水平,并对中医证型与Hcy、BNP水平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病人心肾阳虚证型血Hcy、BNP水平高于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型 (均P<0.01).结论:提示Hcy、BNP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中医病因病机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可是高血压控制现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血压评估方法尚有一定误区。动态血压监测应该成为评估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指导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杭州市居家养老的医养护结合现状,发现存在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问题,从而提出开展针对性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方法  于2019年对杭州市西湖区和江干区共5个社区的居家养老人群,共调查942人,按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分为自理组(707人)和失能组(235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调查,以了解医养护结合需求和供给现状。  结果  居家养老人群中失能组的年龄比自理组的年龄大(P < 0.05);2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均为女性较多;2组的生活照料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人的主要生活照顾者是伴侣,失能老人独居比例下降,依靠子女和保姆比例增加;除了慢病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和健康知识教育外,老年人接受其他项目的公共卫生服务比例均 < 50%;失能老年人接受上门服务、家庭病床、助医服务的比例 < 50%,提示基本医疗的可及性差;接受管道护理、压疮护理服务比例 < 50%,提示老年专科特色医疗护理欠缺;除了急慢性颈肩腰腿疼痛,接受其余康复项目服务的比例均 < 50%,提示专业的康复缺乏。  结论  通过对杭州市居家养老的医养护结合现状调查,发现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问题,建议有条件的单身人士尽可能结婚,以应对将来老年期的生活照料问题,建议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增加上门服务和短期照料服务以增强家庭养老能力;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针对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提高基本医疗的可及性,培训老年专科护士,建设专业康复科室。   相似文献   
9.
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是一类新的降糖药。通常认为DPP-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是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从而使内源性GLP-1水平增高。但是实际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DPP-Ⅳ抑制剂治疗后血浆GLP-1水平升高不明显,从而使人们对DPP-Ⅳ抑制剂纯粹的内分泌降糖机制产生疑问。本文主要综述近年DPP-Ⅳ抑制剂降糖机制研究进展:包括DPP-Ⅳ抑制剂抑制肠道局部的DPP-Ⅳ,使门静脉血GLP-1水平升高,通过神经反射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机制;另外使GLP-1的分解产物减少,减少其他生物活性肽的降解也可能是DPP-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脉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80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口服生脉胶囊2片,tid)和对照组(n=40,口服多奈哌齐片5mg,qd)。疗程均为60d。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和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进行评分。结果治疗60d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BBS、SDSV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的MMSE升高率及BBS降低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的SDSVD评分下降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作用。结论生脉胶囊治疗VD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