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文题实现方法,介绍了该数据库的总体结构。CPPDB利用dBASE Ⅲ支持建库,数据独立性高,修改、扩充方便。CPPDB存储了468种物质的29种物性数据,具有较强的物性估算和图形输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颈动脉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26例(狭窄≥50%,NASCET法测定),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并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26例手术操作完全成功,术后残余狭窄〈20%,有一例出现术中癫痫发作,7例出现术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有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症。均经治疗后恢复,无一例出现脑梗塞、TIA,术后随访6~12个月。颈部血管超声显示无再狭窄发生。结论颈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王济良 《华西医学》2009,(2):272-273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79例为治疗组及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上差异均有显著。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脑梗死患者80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以上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行主动脉弓造影,观察颅内实质的灌注情况.更换造影管行全脑血管造影:颈总动脉造影、颈内动脉造影、锁骨下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如果患者颈内动脉出现闭塞或者由严重狭窄时,要行颈外动脉造影,显示颈外动脉的全程.结果:①发现脑供血动脉出现狭窄或者闭塞的有59例,占73.7%.造影结果为阴性的21例,占26.3%.②造影阴性患者偏瘫率与造影显示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偏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轻度狭窄占36.2%;中度狭窄占20.0%;重度狭窄占18.7%,闭塞25.1%.结论:脑梗死脑血管造影中,多数脑梗死患者存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或者闭塞,脑梗死脑血管造影有助于判断脑梗死的病变性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溶栓介入治疗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君  王济良  龙继发  游箭  邹辉 《西部医学》2009,21(11):1912-1913,1915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病(ICVD)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4例ICV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术后1年内再次发生中风的7例,动脉溶栓组2例;病情稳定的21例,其中静脉溶栓组5例,动脉溶栓占13例,其中2例动脉溶栓患者30 d后完全恢复正常生活,无神经缺陷;6例患者神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能自理,动脉溶栓占4例。与静脉溶栓药物治疗组对照,再次中风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复好。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较静脉溶栓药物治疗可以更有效发挥药物局部作用,减少药物副作用对各系统影响,减轻大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继发  杜鑫  王尚均  王济良  邹辉  彭红 《西部医学》2010,22(8):1486-148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的方法,尿激酶以1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100万U,平均73.5万U。并比较溶栓前、后1、7、14天的NIHSS评分。结果 39例患者颈内动脉闭塞4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14例,大脑中动脉分支1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6例。闭塞再通情况,颈内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主干10例,大脑中动脉分支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5例。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每次2 mg,每晚1次,服药时间为4周.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3 nag,每晚1次,服药时间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入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佐匹克隆片能够显著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应用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了磷矿制肥工艺路线选择专家系统。系统对矿样的测试结果与实验评价结果相符。它的建立,解决了全面评价矿样制肥的技术可行性问题,对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合理利用磷资源和发展磷肥工业,都是大有裨益的。系统在IBMPC XT/AT上用TURBO PROLOG实现。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对本刊发表文稿的集体评论,此种发挥集体力量,研究并讨论文稿的精神,我们认为是值得学习的.为了更慎重起见,我们将此文稿又送请司徒旺同志审查,经他又提出了许多意见.我们将这些意见的一部分作为按语分插入评文内,这样对读者、评者及被评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DSA与B超诊断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与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优势。方法对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SA检查以及B超观察及对比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的情况,分析影像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DSA检出颅外颈动脉病变者69例(检出率86.67%),受累动脉132支,颈动脉狭窄伴斑块75支,颅内动脉狭窄32支,其他颅外动脉狭窄25支,颈动脉狭窄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不同受累动脉的狭窄程度分布:狭窄1级52支,2级41支,3级26支,4级13支。B超检出颈动脉狭窄(斑块)61例(检出率76.7%),CCA16例,BIF35例,ICA20例,管腔确定为管腔狭窄23例,管腔明显狭窄30例,血管完全闭塞8例。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利用DSA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比B超具有检查广泛性、确切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