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特点,提高识别与诊断能力.方法 对我院11例冠脉造影检查证实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进行症状询问,心电图、心肌酶学、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例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7例心绞痛,2例非典型胸痛.造影显示11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直径达6~10 mm,其中右冠状动脉(RA)7例,左前降支(LAD)4例,左回旋支(LCX)3例;2例扩张血管内血栓形成.结论 冠脉以单支血管瘤样扩张为主,右冠多见,其临床表现与冠心病高度相似,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可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钠肽(BNP)及和肽素(Copepti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4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MI组、SAP组、UAP组)及10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BNP及Copeptin水平测定,并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UAP组、SAP组的BNP、Copeptin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MI组、UAP组、SAP组之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主干病变者的BNP及Copeptin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变支数者(P0.05),而3支病变者显著高于1支与2支病变者(P0.05),1支病变者与2支病变者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及和肽素Copepti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同时也能反映出心肌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及Gem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 204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为冠状动脉狭窄<50%组(Ⅰ组,n=78)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组(Ⅱ组,n=126),并选择冠状动脉正常的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Ⅲ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试者血清APN和hsCRP水平,并计算Gemini积分,比较3组患者血清APN、hsCRP水平及Gemini积分的差异,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Ⅱ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Gemini积分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APN水平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Gemini积分显著高于Ⅲ组,APN水平显著低于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水平与hsCRP水平和Gemini积分均呈负相关(r1=-0.512 7,r2=-0.432 6,P<0.05);Gemini积分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4.138 2,P<0.05)。结论血清APN和hsCRP水平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并与Gemini积分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2.5 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加服80 mg缬沙坦,两组患者中若治疗1周后,患者血压未恢复不理想,可使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剂量增至5 mg,缬沙坦剂量增至160 mg,连续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能有效地对血压情况进行改善,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比较,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冠脉移植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SCs移植组,经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MSCs.采用心导管介入球囊封堵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经OTW球囊于梗死相关冠脉注入4,6-二咪基-4-联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过的MSCs和DMEM培养液.于制模前、细胞移植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不同时间点留取血标本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移植后4周处死动物,TTC染色测量梗死面积,通过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组微血管密度的差异.结果 移植后4周,与对照组相比,MSCs移植组LVEF显著提高[(40.96±0.78)%vs.(34.54±1.55)%,P<0.05],TTC染色梗死面积明显减小 [(18.0±5.8)%vs.(23.0±7.2)%,P<0.05],毛细血管计数明显增多 [(103.6±4.4)/mm2vs.(50.5±3.8)/mm2,P<0.05];MSCs移植组从术后第5天起VEGF表达较对照组增加,术后第7~10天达高峰,术后4周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导管移植自体MSCs可以使血清VEGF含量增加,诱导血管新生,增加缺血区和梗死区血流灌注,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行椎弓根钉固定治疗,B组30例行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JOA评分、VAS评分情况。结果 B组术后的JOA评分及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X线片侧位、过伸位以及过屈位的椎间孔与椎间隙测量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临床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A组82.35%(P<0.05)。结论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狭窄症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手术(PVP)医治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60例,对患者采用PVP手术治疗.分析病人经过手术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实行椎体成形术后1 d~3d内有48例患者压缩病椎处疼痛全部消失,有1 1例患者疼痛情况得到显著缓解.另外有1例发生腹壁皮肤辣痛,并且双下肢出现麻木情况.最后给予椎管后路减压处理,患者病症消失.结论 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医治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疾病,具有起效时间短、创伤少、操作简便等特点,并且获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在心梗区存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情况,探讨MSCs经冠脉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n=7)和DMEM培养液对照组(n=6).经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MSCs.通过心导管介入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第2对角支以远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即刻,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经梗死相关冠脉注入4,6-二咪基-4-联苯基吲哚(DAPI)标记过的MSCs和DMEM培养液.于心梗前、细胞移植后4周对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移植后4周处死动物,观察心脏大体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显微结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细胞的肌钙蛋白T (Cardiac Troponin T,c-TnT)、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Cx-43)的表达.结果 移植后4周,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比较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减小(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对照组病变区心肌变性、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限清楚,移植组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限不清,且在梗死区中可见部分排列相对整齐的肌纤维结构.Masson染色显示移植组梗死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融合较少,排列较为有序,而对照组梗死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斑块状融合明显,排列紊乱.MSCs移植组DAPI阳性细胞c-TnT、Cx-43表达阳性.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造模后即刻进行经冠状动脉MSCs自体移植,MSCs可以在梗死局部存活并向心肌细胞分化,从而抑制左室重构,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将71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OSAS分为:EH组(无合并OSAS)37例及EH+OSAS组(合并OSAS)34例.比较EH组及EH+OSAS两组之间呼吸紊乱指数(AHI)、夜间血氧水平、HRV频域指标(SDNN、SDANN、PNN50)与时域指标(低频谱、高频谱、LF/HF)的差异.结果 与EH组相比,EH+OSAS组的夜间平均血氧及最低血氧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AHI则明显升高(P<0.05).SDNN、SDANN及PNN50三个时域指标EH+OSAS组均高于EH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EH组相比,EH+OSAS组LF明显增加(1823.3±265.4比1278.5±239.7,P<0.05)、HF降低(503.2±163.7比783.6±101.5,P<0.05)、LF/HF显著增加(4.1±2.2比2.3±2.5,P<0.01).结论 OSAS使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中频域指标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2.5 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加服80 mg缬沙坦,两组患者中若治疗1周后,患者血压未恢复不理想,可使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剂量增至5 mg,缬沙坦剂量增至160 mg,连续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能有效地对血压情况进行改善,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比较,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