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患者汉字任务下脑激活区改变。方法对40例慢性失眠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汉字工作记忆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慢性失眠组与正常组脑激活区存在差异:慢性失眠组编码期枕叶、右前额和右边缘叶激活增强;保持期左前额激活下降;提取期激活增强区为右枕叶,激活下降区为左尾状核和右侧丘脑。结论慢性失眠患者在文字记忆任务编码期及提取期均出现了右脑皮层的代偿激活,保持期出现了左前额激活下降,提取期出现了皮层下区域激活的下降,提示慢性失眠在文字记忆处理过程出现了相关脑区的损害和异常激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功能连接分析方法观察慢性失眠(CI)患者静息状态下岛叶功能整合的改变。方法 对22例CI患者(CI组)及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以基于中国人脑建立的模板(Chinese2020)进行空间标准化,以双侧岛叶为ROI,与全脑其他体素进行功能连接分析,获得2组间功能连接有差异脑区,并分析异常功能连接脑区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I组患者与右侧岛叶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海马、双侧海马旁回、双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及左侧小脑后叶(P均<0.05,体素簇个数 ≥ 10个,AlphaSim校正),与左侧岛叶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海马、双侧海马旁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小脑后叶及右侧小脑前叶(P均<0.05,体素簇个数 ≥ 10个,AlphaSim校正)。CI组瞬时记忆评分与右侧岛叶-右侧海马、右侧岛叶-左侧海马、左侧岛叶-右侧海马及左侧岛叶-左侧海马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正相关(r=0.580、0.668、0.454、0.562,P均<0.05)。结论 CI患者双侧岛叶与多个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异常,为理解CI患者存在情绪调节、认知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记忆功能受损的机制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带指神经背侧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手指末节指腹缺损较为常见 ,由于需要恢复指腹的感觉功能 ,故应选择可携带神经的皮瓣进行修复。 1996年以来 ,我们应用带指神经背侧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 6 2例 ,术后指腹的感觉恢复比较满意。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6 2例 71指 ,男 42例 ,女 2 0例 ;年龄为18~ 6 1岁。单指指腹缺损 5 9例 ;多指指腹缺损 5例 ,其中双指指腹缺损 3例 ,3指指腹缺损 2 1例。示指指腹缺损 2 3指 ,中指 30指 ,环指 13指 ,小指 5指。急诊修复 33例 ,延迟修复 2 3例 ,感染创面择期修复 6例。2 .手术方法 :受区彻底清创后 ,在创面…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临床确诊为PE的患者进行双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DSCTPA),三维重建技术采用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VE)等技术作图像后处理。结果 中央型PE15例,周围型PE 8例,混合型PE 5例。对中央型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对周围型PE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87%。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准确及时地检查出中央型PE,准确性为100%,对周围型PE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且影像可靠。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84天 ,因生后不久头迅速增大前来就诊。临床检查 :头大呈方状 ,前囟门明显分离增宽 ;双眼球运动失调 ,嗜睡 ,吃奶正常 ;两肺听诊正常 ,心音有力 ,心率 1 0 0次 /分 ,律齐 ;腹部检查正常 ;四肢活动灵活。CT检查 :幕上大脑半球颞叶、顶叶、额叶、枕叶几乎完全消失 ,仅存留极少量脑质 ,各叶脑质消失区为囊状低密度区 ,CT值为脑脊液密度 ,大脑镰结构正常 ;小脑及脑干形态、密度正常 ,第 4脑室正常 ;颅骨骨质变薄 ,前囟门分离增宽。讨论 :积水型无脑畸形是一种极少见的先天性脑畸形 ,国内报道一组CT诊断的 5例患者 ,年龄最小 7个…  相似文献   
6.
我们分析了经手术或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癌38例,均拍有胸部正侧位片和CT片。结果常规X线片均未见肿瘤内钙化,而CT扫描则发现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MSCT)对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A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资料完整CAE患者的MSCT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CAE的MSCT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其颅脑损害CT主要表现为胼胝体变性5例、脑萎缩13例;脑梗死6例;脑白质变性11例;韦尼克脑病2例。结论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AE)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尤以胼胝体变性、韦尼克脑病为特征性表现,MSCT检查对了解脑损害的性质、范围及程度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提高SHCC的诊断准确率。方法使用多排螺旋CT对23例小肝癌患者行动态增强灌注成像,测量肝癌病灶及肝实质的CT灌注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A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对比剂到达时间,并获得相应的灌注伪彩图。并分析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小肝癌血流量、血容量及肝动脉分数值均明显高于肝实质(P<0.05),其它的灌注值在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T-DC为速升型,峰值明显早于肝实质。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肝动脉分数的测定,ROC临界值设为0.31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可分别达到100%和90%。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对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的诊断价值,提高SHCC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使用多排螺旋CT对23例小肝癌患者行动态增强灌注成像,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测量肝癌病灶及肝实质的CT灌注值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n,HA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face,PS)和对比剂到达时间,并获得相应的灌注伪彩图.分析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ic curves,ROC).结果 小肝癌血流量、血容量及肝动脉分数值均明显高于肝实质(P<0.05),其它的灌注值在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T-DC为速升型,峰值明显早于肝实质.肝动脉分数的测定,ROC临界值设为0.31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可分别达到100%和90%.结论 肝脏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MSCT多时相薄层扫描诊断微小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小肝癌(MHCC)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27例微小肝癌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MSCT)多时相薄层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0-25s、门脉期50-55s、平衡期2-3min、延迟期5-7min,多时相薄层3-5mm,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为3ml/s,剂量为1.5-2.0ml/kg。结果共发现36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和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91.7%、72.2%、77.8%、83.3%,综合多时相薄层扫描检出率为94.4%;DSA检出MHCC的敏感性为33.3%。结论多层螺旋CT(MSCT)多时相薄层扫描,检出MHCC以动脉期和延迟期为最佳,综合多时相薄层扫描可以提高MHCC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