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腺病、92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和2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EZH2和p53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EZH2在ILC与ID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乳腺腺病组织中的表达低于ILC与IDC组织(P<0.016 7)。EZH2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等均无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生存状态及p53表达有关(P<0.05)。p53蛋白在乳腺腺病和IL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ID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ILC与乳腺腺病组织(P<0.0167)。p53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无关,与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分子亚型及生存状态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乳腺腺病、ILC及IDC组织中,EZH2及p5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二者表达呈正相关。EZH2及p53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胃癌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蛋白的表达,总结其在癌组织及癌间质中肿瘤浸润单核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mononuclear cells, TIMCs)中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探讨影响胃癌PD-L1蛋白表达的病理学因素,以提高其判读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5~2019年期间110例行胃癌根治切除术标本,运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PD-L1蛋白表达,观察其在癌组织及TIMCs中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计算并比较不同判读方法下PD-L1蛋白表达及其检测阳性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运用CPS、TPS及MIDS三种不同的判读方法,胃癌中PD-L1蛋白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6.4%、24.5%、42.7%,三者一致性较好(P0.05)。其中运用CPS检测的阳性率最高,且呈高表达者最多。CPS、TPS及MIDS三者检测阳性率与胃癌肿瘤实质性坏死、TIMCs数量、肿块大小呈正相关(P0.05),其中CPS检测PD-L1表达还与癌组织浸润深度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变部位、组织学类型等均无关。PD-L1蛋白高表达者在胃癌组织的分布以弥漫性分布特征为主,低表达者以斑驳样分布特征为主,且无论表达高低均存在癌巢与间质接触面区域PD-L1着色强度较高的苔藓样分布特征。TIMCs中PD-L1阳性表达亦以苔藓样分布特征为主,着色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且接触面并列分布的癌细胞也更易见PD-L1阳性表达。结论胃癌中PD-L1蛋白检测以CPS判读指标为优。进展期胃癌中,当肿块直径5.0 cm、TIMCs数目较多、肿瘤实质性坏死明显时,PD-L1均易呈阳性,且癌巢与间质接触面区域易出现PD-L1表达或表达较高的情况,判读时要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和第二站淋巴结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分布和细胞数量.结果显示Foxp3+ Treg细胞弥散地分布于胃癌引流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和髓质区.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reg细胞数明显多于第二站淋巴结(P<0.01),进展期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reg细胞数多于早期胃癌(P<0.01).Treg细胞聚集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可能通过形成免疫耐受环境而促进肿瘤淋巴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潜能未定性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r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STUMP)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98例初诊为STUMP(16例)和留有备注的子宫平滑肌肿瘤,以确诊的2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及40例富于细胞平滑肌瘤(cellular leiomyoma,CLM)作为对照,结合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对98例的细胞密度、核分裂象、细胞异型性、坏死等重新观察、分类诊断。分析LMS、CLM及STUMP组肿瘤p53、p16、Ki-67表达特点及差异性、间质血管特征,探讨良恶性鉴别诊断综合指标。结果经重新诊断,98例分别归为LMS 2例、STUMP 7例、CLM 62例、平滑肌瘤(leiomyoma,LM)21例,非典型平滑肌瘤(atypical leiomyoma,ALM)3例和核分裂活跃的平滑肌瘤(mitotically active leiomyoma,MAL)3例。除外CLM与LM之间,p53表达在LMS、CLM、STUMP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16表达在LMS、CLM、STUMP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Ki-67增殖指数在LMS、STUMP、CLM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在CLM、STUMP、LM内无统计学意义。肿瘤间质内有厚壁血管丛状(≥3个)生长在LMS、CLMS、TUMP、LM组分别占0(0/30)、74.5%(76/102)、42.86%(3/7))和80.95%(17/21)。结论 STUMP临床较罕见,把握好三个主要诊断标准,结合是否浸润、间质血管特点及p53、p16和Ki-67的表达等,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甲酸诱导蛋白14(retinoic acid induced protein 14, RAI14)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8例胃浸润性腺癌,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RAI14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与TCGA数据库样本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浸润性腺癌中RAI14高表达率为58.6%,与周围正常胃黏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所得结果与TCGA数据库样本分析结果一致;RAI14在肿瘤5 cm、低分化、有脉管侵犯、有淋巴结转移以及高分期病例中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2.6%、81.2%、72.5%、72.2%、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神经侵犯并无相关性。结论 RAI14蛋白在胃腺癌中高表达,RAI14的高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有相关性,RAI14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乳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分析该类乳腺癌易误诊的原因并探讨其诊断思路及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乳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该类乳腺癌误诊的原因。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1例乳腺皮肤活检组织,镜下真皮及皮下组织内见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增生明显,穿插于纤维脂肪组织中,并伴有较多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另1例在硬化性腺病背景下有大量的梭形细胞增生,并伴有低级别导管原位癌成分。免疫表型:例1梭形细胞CK、CK8、p120及β-catenin胞质阳性;后者CK、CK5/6、p63及CD10阳性。例1因乳腺肿块误诊致多次复发最终累及皮肤;后者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良性,术后行免疫组化标记后才得以明确诊断。结论乳腺梭形细胞癌是一类较为少见的乳腺癌,易漏、误诊,其诊断的准确性有赖于正确的诊断思路基础上广泛取材及全面的免疫组化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水平和基因扩增情况,定量分析HER-2表达和分布特征的异质性,探讨其在判读中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并观察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运用欧式距离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73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HER-2蛋白阳性率(3+)为12.33%,与基因扩增情况显著相关(P0.001)。98例有HER-2蛋白表达的标本总异质性、组内异质性及组间异质性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1、0.040);组内异质性大小明显低于组间异质性。根据标准判读为HER-2蛋白为2+及3+的病例异质性最大,1+病例最小。HER-2蛋白表达分布较均一的病例近乎为零,而同时具有阴阳脸及花斑样特征的病例最多。根据标准判读HER-2蛋白为0的病例中,有7例具有明显异质性。结论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的异质性较大且类型多样,判读时首先要增加观察视野,选择至少2个组织块进行HER-2蛋白检测;其次无论HER-2蛋白表达水平高低,均需同时检测基因扩增情况,以确保判读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浸润性生长范围的主要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确定肿瘤手术切除范围的定量方法。方法将11例确诊DFSP病例按肿瘤生长部位分为躯干部和头颈部,运用体视学原理分别建立两组肿瘤浸润性生长范围(D)与瘤体半径(R)、年龄(age)和性别(sex)等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不同部位关于肿瘤浸润性生长范围的回归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D1=0.1746+0.1404 R-1.9351sex+3.0754age1,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65,调整决定系数为0.54,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其肿瘤半径的回归系数为0.14(P=0.001),有统计学意义;躯干部回归方程中肿瘤半径的回归系数为-0.01(P=0.784),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不同部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分析研究,建立关于头颈部DFSP生长范围相对于该肿瘤大小,年龄及性别的数学模型,并对小于40岁男性发生于头颈部的DFSP的生长范围进行预测,当肿瘤最大径为1 cm、2 cm、3 cm时,肿瘤的切除范围分别不能小于0.8 cm、1.5 cm、3.1 cm。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ILC和530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I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因素。结果 ILC和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68.5、67个月。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相比,ILC患者就诊时年龄较大,肿瘤较大,组织学分级多为2级,ER、PR阳性率高,HER-2多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分子分型多为管腔A型(P<0.001)。 ILC中,经典型ILC肿瘤较小,组织学分级较低,Ki-67增殖指数较低,分子分型中管腔A型较多;非经典型ILC中管腔B型、三阴型和HER-2过表达型较多(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经典型与非经典型ILC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48);ILC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P=0.397);多因素分析显示,ILC中管腔A型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三阴型和HER-2过表达型(P=0.016,P=0.015)。结论 ILC的预后和组织学分型与分子分型有关,应为预后较差的患者探寻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