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酶谱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MP-2,-9活性和mRNA表达。待细胞融合成单层后,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静息期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及白细胞介素-1β(IL-β),共同培养60min后,洗去血小板,内皮细胞继续培养6h。上清液及细胞分别用于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以及RT-PCR分析mRNA表达。结果:内皮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酶谱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活化的血小板轻微诱导MMP-2和MMP-9分泌(P〈0.05),而活化状态的血小板能显著诱导这二者的分泌(P〈0.01),与IL-1β的作用相当;而且还可以见到62kDaMMP-2活化形式。加入阻断剂GRGDSP以及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7E3)后检测发现,MMP-2和MMP-9分泌减少。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的内皮细胞表面表达uPAR和MT1-MMP以及上清液中MMP-2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静息状态的血小板作用不显著。加入GRGDSP或7E3后,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1)活化状态的血小板与IL-8的作用相当,能显著诱导MMP-2和MMP-9分泌;能明显增高内皮细胞uPAR和MT1-MMP及上清液中MMP-2mRNA的表达;(2)GPⅡb/Ⅲa阻断剂可能抑制血小板在不稳定斑块部位聚集、粘附等一系列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葡糖胺聚糖(GAGs)对糖尿病肾病(DN)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作用。方法60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AGs组。所检测指标包括UAER、ET、NO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T;采用酶法高密度测定(ELASAI)NO。结果对照组UAER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GAGs组治疗前后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UAER下降26、31%。对照组ET和NO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GAGs组治疗后较治疗前ET下降5.91%,NO升高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ER与ET呈正相关(r=0.8391,P〈0.01);与NO呈负相关(r=-0.8725,P〈0.01)。结论GAGs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DN患者的UAER,升高血清NO,降低ET。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醛固酮拮抗剂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86例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降糖等治疗;醛固酮拮抗剂组(46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20mg,2次/d,逐渐减至1次/d。治疗6个月。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OMA-IR、CRP、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和血压、心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IR及CRP、HDL-C、LDL-C、TG水平、血压、心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可能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CRP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娟  麦明琴  熊盈  李玲  吴菁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5889-5892
目的探讨胎儿巨膀胱的超声影像学特征、产前诊断、宫内评估及治疗方法,为胎儿巨膀胱的病因诊断、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在该院经产前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发现的巨膀胱胎儿36例,通过分析巨膀胱胎儿产前超声数据、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评估,对继续妊娠者每3~4周复查超声直至分娩。若膀胱持续增大,必要时可进行膀胱羊膜腔引流术进行宫内减压。胎儿出生后需进行超声检查,每3~6个月进行随访,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结果产前超声诊断时期:16例在孕15周前诊断,11例在孕15~27周诊断,9例在孕28周后诊断。36例巨膀胱胎儿中,33例为单胎妊娠,2例为单绒双羊双胎巨膀胱,1例为双绒双胎之一巨膀胱。共有25例(69.44%)胎儿引产,其中7例染色体异常,包括18三体3例、21三体2例、13三体2例;9例胎儿巨膀胱合并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10例羊水过少,11例合并单脐动脉、骶尾畸胎瘤、淋巴水囊瘤、全身水肿、脑积水、膈疝;11例(30.55%)胎儿继续妊娠至出生,5例胎儿为一过性膀胱增大,3例行膀胱羊膜腔引流术后(VASP)顺产。出生后随访11例新生儿,有2例诊断为神经源性巨膀胱,3例胎儿出生后进行手术治疗。结论胎儿巨膀胱预后较差,其主要病因与后尿道瓣、神经源性、遗传或染色体异常及先天性发育不良等有关,但少数情况可能是膀胱一个短暂的正常变异。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对巨膀胱胎儿产前诊断、宫内干预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气滞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questionnaire,SF-36)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分,以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HAMD-24评分、SCL-90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F-36中情感职能、精神健康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GF水平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能改善肝郁气滞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肾组织细胞凋亡的诱导以及雷帕霉素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20只,均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雷帕霉素治疗组(DMR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给予雷帕霉素治疗);另选择10只Wistar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4周、8周后检测各组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NF-κB,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血脂、血糖水平。结果:模型制作后4周、8周,与正常对照组和DMR组比较,DM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数[RCA,4周(0.217±0.031)、(0.272±0.031)比(0.545±0.031)、8周(0.358±0.031)、(0.350±0.031)比(0.811±0.031)]均明显增多,NF-κBp65[OD:4周(0.160±0.027)、(0.131±0.027)比(0.411±0.027)、8周(0.232±0.027)、(0.275±0.027)比(0.634±0.027)]、TNF-α[OD:4周(0.242±0.027)、(0.275±0.027)比(0.617±0.027)、8周(0.385±0.027)、(0.342±0.027)比(0.912±0.027)]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肾组织NF-κBp65与TNF-α,RCA与TNF-α,NF-κBp65均呈正相关关系(r=0.956,0.953,0.886,P均〈0.01)。结论:糖尿病病大鼠的肾细胞凋亡显著增加,雷帕霉素干预组肾细胞凋亡显著减少,NF-κB、TNF-α表达显著增加,其保护作用可能是NF-κB、TNF-α阻滞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核转录因子-κB活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DM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组(NAC组)、对照组(C组)。分别于4周、8周、12周、16周检测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于相应时间分别处死大鼠并分离和摘取主动脉,采用SP免疫组化或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测定主动脉内皮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1)DM组、NAC组的血糖及HbA,C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2)DM及NAC两组的TC、TG在4周、8周无显著变化,TC、TG、在12周、16周时显著高于C组(P〈0.01);(3)在12周、16周时NF-κB结合活性,ICAM-1表达在DM大鼠主动脉校对照组明显增强(++),NAC组较DM组减弱(+);(4)HE染色在DM组于12周、16周时出现AS的早期病理改变,而在NAC和C组未发现AS的病理改变。结论:(1)DM大鼠主动脉存在NF-κB的激活,并启动下游靶基因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进而导致大鼠AS的发生、发展,因此,NF-κB的激活可能是导致DM大鼠AS的始动因子之一;(2)高血糖是NF-κB不适当激活的又一因素,因此,早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是防治DM鼠AS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行介入性诊断的乙肝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科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符合纳入标准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穿刺类型、不同穿刺指征、是否合并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等情况下的母婴垂直传播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1例(含双胎5例)乙肝孕妇和136例所生婴儿,共3例(2.21%)在乙肝联合免疫后依然被检出感染乙肝;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发生感染的几率分别为1.09%(1/92)和5.71%(2/35);乙肝病毒DNA定量超过106IU/ml和107IU/ml的垂直传播率分别为4.35%(1/23)和5.00%(1/20);行羊膜腔穿刺术、脐静脉穿刺术和绒毛吸取术的乙肝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几率分别为1.11%(1/90)、2.56%(1/39)和14.29%(1/7);因超声异常表现和其他非超声异常指征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分别为2.82%(2/71)和1.54%(1/65);10例孕妇孕期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该10例所生婴儿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乙肝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有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思娇  祁虹  魏敏  高阳  胡怡  熊盈  李廷富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8):1502-1504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抵抗(IR)、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性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IR、ED患者按匹配原则分成两组,常规组30例患者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硝酸酯类制剂、降糖药物等治疗;缬沙坦组30例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评估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患者的性功能、心率、血压(BP)、腰臀围比(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水平(TG)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并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降压疗效、ED改善程度和HOMA-IR改善程度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IEF、HOMA-IR、BP、FINS值及CRP、HDL-C、LDL-C、TG、FPG水平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IEF、HOMA-IR、BP值及CRP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FINS值及HDL-C、LDL-C、TG、FPG水平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缬沙坦组用药后CRP与HOMA-IR、WHR、LDL-C、FIN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46、0.51、0.61,P〈0.01);IIEF-5与HOMA-IR、WHR、LDL-C、FINS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49、-0.53、-0.58,P〈0.01);CRP与HDL-C呈负相关(r值为-0.56,P〈0.01);IIEF-5与HDL-C呈正相关(r值为0.48,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合并IR、E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不仅能降压,同时能改善性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降低CRP,升高HDL-C,降低TG及LDL-C水平;对ED患者性功能康复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miR-200a靶向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间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方法]①不同浓度TGF-β1处理后miR-200a的表达差异.②miR-200a过表达后,经或不经TGF-β1处理的HAEC中内皮间质转化标记因子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血管内皮钙粘素(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fibroblast-specific protein-1,FS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差异.③miR-200a过表达和TGF-20处理对hMGB1的表达差异.④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200a与hMGB13'UTR的靶向结合关系.⑤miR-200a mimics和HMGB1单独或联合转染的hAEC中CD31、VE-cadherin、FSP-1及α-SMA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①TGF-β1可抑制miR-200a表达(P<0.01).②miR-200a抑制TGF-β1诱导的EndMT过程,上调CD31(P<0.01)、VE-cadherin(P<0.001),下调FSP-1(P<0.001)、α-SMA(P<0.01).③miR-200a抑制HMGB1的表达(P<0.001),TGF-00促进hMGB1的表达(P<0.001).④miR-200a与hMGB1的3'UTR区域存在靶向结合.⑤hMGB1减弱miR-200a的抑制EndMT过程,下调CD31(P<0.01)、VE-cad-herin(P<0.01),上调α-SMA(P<0.01)、FSP-1(P<0.005).[结论]HMGB1促进人主动脉EndMT,miR-200a抑制HMGB1调控TGF-β1诱导的人主动脉End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