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鉴Boyce-Smith的经验,提出对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的改进和创新,试图在治疗肾铸型多发性结石这一方面探讨一种更具安全性和实用性且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结果表明,改良无萎缩性肾切开术,具备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和成功率较高的特点。本文提出选择性行段间线切开,可减少不必要的肾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外置输尿管导管作内引流不但免除术后经膀胱镜取管的麻烦,而且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分析该术式对患者碎石成功率及 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12 月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96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 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FURS)治疗,观察组应用 MPCNL 治疗,观察 并分析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95.83 %)较对照组(83.33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TNF–α 及 CRP 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 PCT 水平较术前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7 %)较对照组(16.67 %)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针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 MPCNL 治疗,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CT检查在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进行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以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术前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利用CT阅片系统设计肾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帮助术中B超下肾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定位,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对46例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微创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结果 46例结石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性手术,成功率100%。30例肾结石取净率达80%,肾盂梗阻解除率达100%。1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结石24例)均一次取净结石。结论术前CT检查和术中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可提高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成功,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斜卧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9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常规俯卧体位实施手术,观察采用斜卧位联合截石位的手术体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以及一期碎石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9.9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15.8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期碎石成功率达到93.3%(84/90)对照组患者一期碎石成功率为80.0%(7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结石及上段输尿管结石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的碎石取石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斜卧位联合截石位具有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特性,明显降低手术时长,同时提升其一期碎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借鉴Boyce-Smith的经验,提出对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的改进和创新,试图在治疗肾铸型多发性结石这一方面探讨一种更具安全性和实用性且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无萎缩性肾切开术治疗肾铸型多发性结石8例。常温下不阻断肾蒂血流,应用手法阻滞肾后动脉显示段间线,尔后根据每一例肾结石实际情况决定选择性行前后段问线、后基段间线、后尖段间线单独或联合的肾切开取石。术后一般留置输尿管导管内引流外置固定,肾旁留置思华龙硅胶管引流。结果 本组35例均一次取净结石。手术入路采用前后段间线切开5例、后基段间线切开22例、后基段间线加前后段间线9例,其中6例再加后尖段间线切开。术中输血17例,平均输血350ml。腰部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尿瘘发生。外置输尿管导管内引流术后7至9天拔除,平均住院14日。本组未见术后继发感染或者出血。术后半年21例KUB、IVU复查,术侧肾脏显影良好,未见残存结石。结论 改良无萎缩性肾切开术,具备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和成功率较高的特点。本文提出选择性行段间线切开,可减少不必要的肾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外置输尿管导管作内引流不但免除术后经膀胱镜取管的麻烦,而且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例,年龄60 ~ 65岁,男3例,女2例.采用OLYMPUS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膀胱后通过腹壁小切口形成回肠新膀胱,然后在腹腔镜下将新膀胱与尿道吻合.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8 h,出血量平均280 ml.术后2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术后随访时间5 ~ 19个月,除1例女性患者外均能控制排尿,肾功能电解质大致在正常范围,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使传统的膀胱癌根治手术实现微创化,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在基层医院开展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96年6月至1999年2月经尿道激光切除前列腺(TULP)3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病人年龄51~75岁,平均63.5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28.5分,生活质量评估平均5.67分。据B超测定计算前列腺重量20~39g5例,40~59g22例,60g以上3例。合并急性尿潴留15例,膀胱结石2例,糖尿病2例,不同程度的肺疾病者5例,氮质血症3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等离子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前列腺电切术(PKRP)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门急诊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BPH患者245例,PKEP术治疗108例,PKRP术治疗137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Qmax、IPSS、QOL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KEP与PKRP相比,近期疗效相近,但术中出血更少、切除腺体更彻底,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外震波碎石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在1989年4月~1996年4月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2100例,疗效较好。现对体外震波碎石的适应证及并发症讨论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使用中科院NEⅡ型干式液电碎石机和Ⅴ型电磁波源碎石机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2100例(2535次),1次性粉碎2022例,粉碎率为96.4%。1、3、6个月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1520例(75.2%),1826例(90.3%),1971例(97.5%)(包括再震、三震,以下同)。其中肾结石总排净率96.5%,输尿管结石总排净率为98.5%。中转手术25例占1.2%。其中肾结石直径小于1cm占60%,1~2cm占29%,2~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手术矫治先天性尿道下裂目前仍是外科临床难题之一,其手术方法繁多,术后并发症亦多。本文探讨利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瓣对尿道下裂一期矫治手术方法的改进,旨在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利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瓣对23例尿道下裂患者施行一期矫治手术作出改良,提出先原位利用阴囊纵隔皮瓣作尿道成形,尔后再作皮瓣游离,不必刻意保留阴囊纵隔血管丛。手术全部使用可吸收性合成线缝合,成形尿道内同时留置支架管和导尿管而不作膀胱造瘘尿流改道。结果本组23例当中除1例因感染发生尿瘘之外,其余均达到一期修复目的。结论资料表明这种术式只要落实防治感染等措施则极少出现尿瘘、尿道狭窄等常见术后并发症,同时还可达到儿童一期矫治、阴茎伸直、阴茎外观满意和良好的排尿功能以及成年后有性生活能力等现代尿道下裂矫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