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3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凝血因子V(简称V因子)在重型肝炎(简称重肝)预后因素中的作用及临床诊断标准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比浊法对58例重肝患者进行129例次V因子活性检测,并与同期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发生重肝时V因子和PTA水平分别为15.3%±9.7%及23.5%±10.0%;②在病情最重时随着V因子水平逐渐降低,病死率逐渐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01);③在病情加重时,PTA较V因子先下降,而在病情恢复时PTA较V因子先上升;④14例(24.14%)出现肝性脑病,其中10例(92.86%)是在病程终末期出现,远晚于V因子下降的时间;⑤V因子与PTA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812),临床测定值基本一致。结论①V因子是重型肝炎预后的一个重要预后因素,较PTA更为特异;②若能同时测定PTA及V因子水平,可以更早地、更准确地诊断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解放军302医院收治的161例不明原因肝损害经临床及病理检查确诊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161例患者平均年龄(40.18±8.99)岁,男性158例(98.14%),病理诊断轻度肝炎128例(79.50%),中-重度肝炎33例(20.50%)。经过统计学分析,轻度酒精性肝病患者饮酒时间和累积饮酒量低于中-重度患者(U=2.571,P=0.006;U=2.818,P=0.005)。轻度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水平低于中-重度患者(U=3.616,P=0.000;U=3.618,P=0.000;U=4.198,P=0.000;U=6.129,P=0.000),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U=1.843,P=0.065)。结论饮酒持续时间和累积饮酒量与酒精性肝损害密切相关,AST、TBIL、ALP、GGT增高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推测上述指标是酒精性肝病轻重程度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自行构建的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探讨其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转染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Hep G2细胞为生物材料构建生物反应器,利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组进行混合生物人工肝治疗及普通血浆置换治疗.结果 治疗组6例患者中,4例经住院治疗1个月后临床好转出院,1例在治疗结束20 d后因肝性脑病死亡,1例出院后1个月因肝肾综合征死亡,1例在恢复后1年因消化道出血死亡.对照组6例患者中存活2例,1例肝移植,3例因肝衰竭死亡.结论 自行构建的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功能良好,初步论证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阿维A胶囊可能存在的肝脏损害作用。方法对1例服用阿维A胶囊后出现严重肝脏损害的57岁女性银屑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访,并进行相关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在服用阿维A胶囊12天后出现肝功能异常,16天后出现皮肤黄、眼黄等症状,入院化验为总胆红素364.0μmol/L、直接胆红素292.5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7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73 U/L、碱性磷酸酶203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142 U/L、总胆汁酸170μmol/L,诊断为阿维A胶囊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经停用阿维A胶囊及对症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阿维A胶囊有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的可能,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成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试验方法,入选1930例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片10mg/d。随访观察采用标准操作规程(SOP),观察12周、24周、36周、52周的生化、病毒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1930例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52周,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6.42%、28.55%、37.25%、43.32%,ALT复常率分别为29.69%、49.02%、56.42%、62.95%。治疗24周、52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12.59%、19.38%。随着疗程延长,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越高。治疗52周时耐药率为0.17%。不良反应率0.72%,极少数病例出现尿常规轻微异常,未发现肾功或生殖系统受损。结论国产阿德福韦酯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1994年Chang等[1]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从1例AIDS患者的Kaposi's肉瘤(KS)组织中分离到2段独立的核酸片段,经进一步研究确认为一种新的人类疱疹病毒,研究者称之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也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herpesvirus 8,HHV-8).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09年1月—2015年6月住院患者中符合ACLF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临床特征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565例ACLF中发生感染757例,占48.37%。其中508例合并2个以上部位感染,占感染总例数的67.10%;164例(21.66%)发生感染性休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清蛋白、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ACLF分期和并发症(腹水、胸腔积液、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低钠血症)是诱发ACLF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率(58.78%)明显高于非感染组(32.18%)(P0.05)。感染组院内病死与肝移植率为13.08%,高于非感染组(5.07%)(P0.01)。随着感染部位的增多,ACLF患者近期预后越差(P0.01)。结论感染是ACLF常见并发症,年龄、清蛋白、分期和并发症等是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感染对ACLF患者AKI的发生及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一株适合用于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细胞材料.方法:用已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BudCE4.1-CYP3A4-GSTA1转染肝脏肿瘤细胞系C3A,用Zeocin筛选,所得细胞系命名为C3A-未优势化;通过q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对转染重组质粒的肝脏肿瘤细胞系C3A的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及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成功构建了转染重组质粒pBudCE4.1-CYP3A4-GSTA1的细胞系;构建好的C3A-未优势化细胞系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其目的基因CYP3A4和GSTA1的表达量较正常C3A细胞系高;通过色谱法证明CYP3A4活性较正常C3A细胞系高;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证实目的基因GSTA1的表达较正常C3A细胞系多;另外,对利多卡因的代谢能力亦高于正常C3A细胞.结论:构建的C3A-未优势化细胞系功能有所改善,有望成为生物人工肝系统的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9.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1例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65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4周。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ALT、AST、TBIL复常率分别为92.6%、88.9%和87.7%,对照组则分别为90.8%、86.2%和83.1%,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ALT的恢复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复常时间为17.0±10.5天,而对照组为24.7±13.7天。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1994年 Sato等[1] 首次克隆鉴定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 membrane-type matrixmetalloproteinase,MT-MMP)家族的第一个成员 ( MT1-MM) ,随着分子基因学的进展 ,现已知的 MTS-MMP有六种[2 ] ,目前认为它们参与了细胞外基质 ( ECM)的降解 ,故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肿瘤的侵袭转移、凋亡、纤维化等领域里的研究中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就已知的 MTS-MMP及其与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MT-MMP类型及结构基质金属蛋白酶 ( metalloproteinase,MMP)根据结构及降解底物的不同分四类 ,胶原酶类、明胶酶类、基质溶解素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