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癌癌前状态,研究表明正常胃黏膜、癌前病变和胃癌细胞的DNA含量随病变的进展而逐渐增高。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胃炎胃黏膜细胞的DNA含量和增殖活性,探讨两者在慢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制备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DNA含量和增殖活性检测。结果所有慢性胃炎胃黏膜细胞的DNA倍体类型均为二倍体,但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黏膜细胞的增殖指数(PI)较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显著增高(P<0.05)。除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外,其余慢性胃炎组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患者胃黏膜细胞的PI值均较阴性患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胃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增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黏膜细胞的DNA含量和增殖活性,也许能成为胃癌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病理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和不同p5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应用丫啶橙染色、Annexin-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凋亡细胞计数。结幂NSAIDs药物吲哚美辛(lndo)和阿斯匹林(Asp)对胃癌细胞株AGS(p53 / )、MKN28(p53-/-)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增强:一定浓度的NSAIDs作用一定时间后,AGS、MKN28细胞均发生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在相同作用条件下。AGS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MKN28细胞。处理组MKN28细胞凋亡数量虽有所增多。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SAIDs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AGS细胞对NSAIDs更为敏感.lndo的凋亡诱导作用更为强烈。p53基因突变可能阻断了NSAIDs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健康成年金黄仓鼠腹腔内接种PVH-1(5×106pfu),FCM动态检测肝细胞DNA周期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PVH-1接种后处于G0+G1期的肝细胞与对照组动物相比无显著差异。S期肝细胞在第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动物(P<0.05),且在第7天时仍呈上升趋势,第14天到30天趋于正常水平。G2+M期肝细胞在PVH-1接种后第30天升高(P<0.05)。结果提示,动物在PVH-1接种后第3到第7天是病毒在肝细胞中的复制高峰,并阻滞仓鼠处于S期肝细胞分裂进入G2+M期,但是这种阻滞作用较短暂、并可逆,在PVH-1接种后14~30天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4.
初步探讨了口服酪酸菌对肝硬化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16例肝硬化患者服酪酸菌活菌制剂1g每日3次.3个月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A较服药前有明显下降(P<0.05),提示通过口服酪酸菌制剂,调整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可能减少有害抗原进入体循环,从而改善患者免疫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5.
非甾体消炎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能否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明确不同的p5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明确NSAIDs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表达的调控。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应用丫啶橙(AO)染色、Annexin-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2、bax基因及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NSAIDs药物吲哚美辛(Indo)和阿司匹林(Asp)对胃癌细胞株AGS(p53 / )、MKN28(p53-/-)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增强;在相同作用条件下,AGS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MKN28细胞,处理组MKN28细胞凋亡数量虽有所增多,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Bcl-2基因mRNA表达逐渐减弱,Bax基因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药物作用6~24小时改变最为明显。结论:一定浓度的NSAIDs作用一定时间后,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这为NSAIDs的抗肿瘤应用增加了理论依据;NSAIDs不能诱导p53基因突变的MKN28胃癌细胞株发生显著的凋亡,p53基因突变可能阻断了NSAIDs的凋亡诱导效应;NSAIDs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的基因及蛋白水平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DNA含量,并与同源的正常肌细胞相比较。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组织和正常肌组织进行DNA含量及细胞周期时相的测定。结果子宫肌瘤组织的DNA指数(DI)和正常肌组织的DI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肌瘤组织的S期细胞的百分比(SPF)和细胞分裂增殖指数(PI)显著高于正常肌组织(P<0.05),肌瘤组织的SPF和PI与肌瘤的大小和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结论肌瘤组织的增殖活性高于正常肌组织。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对胃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从体外研究的角度探讨幽门螺杆菌 (Hp)和非甾体抗炎药 (NSAID)对胃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胃癌细胞株AGS与Hp和 (或 )吲哚美辛、阿司匹林体外共培养 ,通过MTT比色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观察Hp和NSAID对胃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MTT比色法显示CagA阳性的标准Hp菌株NCTC116 37能明显促进胃上皮细胞增殖 ,吸光度 (A)值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CagA阴性的标准Hp菌株NCTC12 90 8则未发现有促增殖作用 ,且Hp对上皮细胞生长的效应取决于Hp作用的密度 ,在低密度 (3.2× 10 4~ 4 .0× 10 6CFU/ml)时NCTC116 37促进胃上皮细胞生长 ,在高密度 (>2× 10 7CFU/ml)时则抑制其生长 (P <0 .0 5 )。吲哚美辛和阿司匹林均能抑制胃上皮细胞生长 (P <0 .0 5 ) ,并呈浓度依赖性。当Hp和NSAID共同作用于AGS细胞时 ,Hp的促生长作用被逆转 ,呈现出抑制细胞生长的效应 ,A值明显降低 (P <0 .0 5 )。PCNA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发现 ,Hp菌株NCTC116 37可明显促进细胞PCNA的表达 ,而吲哚美辛和阿司匹林则抑制其表达 ,当两者共同作用于AGS细胞时 ,PCNA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Hp对胃上皮细胞的增殖效应与Hp的密度及菌株差异有关 ,CagA阳性的Hp易促进胃上皮细胞生长 ,NSAID可抑制其  相似文献   
8.
背景:内毒素受体在内毒素、细胞因子等介导的炎性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内毒素受体的表达变化与慢性炎症反应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Toll样受体(TLR)4/抗人CD14单抗,以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肝硬化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PBMC内毒素受体TLR4和CD14蛋白的表达;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毒素受体TLR4 mRNA、CD14 mRNA和信号转导分子MyD88 mRNA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PBMC内毒素受体TLR4和CD14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Child-Pugh分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PBMC内毒素受体TLR4 mRNA、CD14 mRNA和信号转导分子MyD88 mRNA的表达水平也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10和TNF-α水平,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高内毒素水平患者内毒素受体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内毒素水平患者(P<0.05),细胞因子水平也较低内毒素水平者增高。结论:肝硬化患者PBMC内毒素受体的表达明显上调,与患者的慢性炎症反应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非甾体抗炎药(NSAID)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NSAID对胃癌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色、Annexin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吲哚美辛(Indo)和阿司匹林(Asp)对胃癌细胞株AGS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在药物作用6~24h生长抑制率改变最为明显;NSAID使AGS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Indo800μmol/L作用24h凋亡率为9.34%±1.99%,48h为38.97%±3.36%;Asp8mmol/L48h凋亡率为17.60%±3.30%,Indo的凋亡诱导作用更为明显;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bcl2mRNA表达逐渐减弱,bax基因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药物作用6~24h改变最为明显,Bcl2蛋白未检测到。结论NSAID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为NSAID的抗肿瘤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NSAID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的基因及蛋白水平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在SLE稳定期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可溶性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4例SLE稳定期(仅服用小剂量激素)的患者妊娠时(SLE+NP组)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进行检测,同时用固相酶联反应法(ELISA)检测其SIL-2R。并以18例稳定期SLE未孕妇女(SLE组)、20例正常未孕妇女(NNP组)和20例正常孕妇(NP组)作对照。结果:SLE+NP组的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CD4+)细胞数量较其他3组有明显下降(P<0.01);CD4+/细胞毒性-抑制性T细胞(CD8+)值,SLE+NP组较SLE组和NNP组有显著下降(P<0.01),NP组也有下降,SLE+NP组和N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NK细胞数在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NP组SIL-2R有明显增高(P<0.01),其他3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SIL-2R和CD4+细胞数量变化可能对判断稳定期SLE孕妇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