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0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99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792篇
内科学   425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2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88篇
综合类   1502篇
预防医学   533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584篇
  6篇
中国医学   733篇
肿瘤学   1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氯吡格雷治疗对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6期间收治的214例行PCI术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采用PCR测定患者全血CYP2C19基因分布,比较患者CYP2C19基因型特征,分析其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狭窄的关系。结果:214例患者CYP2C19*1、*2、*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66.36%、29.21%及4.43%;快代谢型的频率为44.86%,中代谢型的频率为42.99%,慢代谢型的频率为12.15%。其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快代谢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为9.76%,中代谢型基因出现的频率为53.65%,慢代谢基因型出现频率为36.59%(P0.05);且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为36.59%,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而*2等位基因及*3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1.22%及12.19%,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再狭窄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率较高,主要以中代谢及慢代谢基因型为主,且患者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突变是导致预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为尿路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宁波市康宁医院2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对发生尿路感染患者危险因素病及原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有41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9.52%,分别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后分离出5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23%;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每日饮水量<2000ml、每日户外活动<1h、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长期卧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抑郁症状控制差是导致老年抑郁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每日饮水量<2000ml、抑郁症状控制差、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长期卧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与患者生活习惯、长期卧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抑郁症状控制差、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老年抑郁症尿路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做好相关防治工作,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张亚平  冯茜  干洪洲 《世界中医药》2020,15(8):1175-1178
目的:探讨养阴利咽饮与玉液散吹喉对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养阴利咽饮与玉液散吹喉治疗,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的76.27%(P<0.05)。治疗后2组咽痛、干咳、咽黏膜充血水肿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唾液中SIgA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养阴利咽饮与玉液散吹喉联用可降低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患者血清TNF-α、CRP水平,升高唾液中SIgA含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建立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复方扶芳藤合剂大鼠含药血清对大鼠B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BMSCs,对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将BMSCs进行成骨、成脂定向诱导分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分析其细胞周期,进行BMSCs鉴定;采用不同浓度(20%、10%和5%)的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连续7 d对大鼠BM SCs进行干预,以CCK-8法检测其吸光度值,对比各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BMSCs具有典型的成纤维样细胞形态,集落生长呈漩涡状。BMSCs成脂、成骨诱导后,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第3代BMSCs表型CD29、CD44、CD34、CD44表达分别为99.645%、99.677%、0.016%、0.133%;不同浓度的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连续干预7 d后,CCK-8法检测显示:20%浓度的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组,其1~7 d的吸光度均值均高于20%浓度的空白血清组(P<0.05);10%的含药血清组的吸光度均值在3~7 d,高于10%的空白血清组(P<0.05);5%的含药血清组与5%的空白血清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 SCs,操作简单,方法稳定,可大量扩增BMSCs。扩增后的BM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的BMSCs增殖能力增强,其中20%浓度的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在本实验中为最佳干预浓度。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是一组气管和支气管先天发育不良所致的疾病,其类型较多,常是复合的、多发的。较常见类型有气管性支气管(tracheal bronchus)、支气管桥(bridging bronchus)、先天性气管狭窄(congenital tracheal stenosis)、先天性支气管闭锁(congenital bronchial atresia)、先天性气管瘘(congenital tracheal fistula)、先  相似文献   
7.
急诊一般都是要求在尽量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一些实习的医生与护士来说,在实习的阶段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相应的急诊案例,这对于急诊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而本文提出了情境模拟这一教学方法,应用于急诊的教学中以此提高急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并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按照回顾性分析法将医院近2年来收诊的T2DM共8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后对这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叮嘱患者定期到院接受2~4次的Hb A1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T2DM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结果:当患者自觉睡眠效率≥85%者时Hb A1c低于85%者,而不服用安眠药的患者Hb A1c水平显著低于1次/周,且(P 0. 05),而不同客观睡眠质量Hb A1c水平之间有可比性,且(P 0. 05); Hb A1c水平与自觉睡眠效率为负相关,与安眠药使用、PAQI总分呈正相关,且(P 0. 05);与客观睡眠质量各变量无相关性(P 0. 05);变量安眠药使用、PSQI总分、年龄、自觉睡眠效率、病程以及BMI等均为Hb A1c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血糖控制与观察睡眠质量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与主客观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当患者的自觉睡眠效率在85%以下是血糖控制较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