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宁地区从未进行过灭鼠,群众强烈要求灭鼠。为了查明鼠情,提出防制对策,我们于1985年1~12月,对西宁地区的鼠种、鼠密度等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1990年对城中区疾病监测点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调查分析,意外死亡位次由1987年调查所得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为进一步阐明意外死亡的发生原因以及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为有关方面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意外死亡发生率提供依据,特做此项调查。  相似文献   
3.
对3179份喜马拉雅旱獭血清用固定放射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在地区、年龄、性别等:方面给予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HBsAg在地区分布上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分布及污染情况,为今后的予防提供参考,我们对西宁、海东、同德等地医院医疗器械、饭店、火车餐具。理发工具、公共汽车、人民币及体虱等3962份样本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852份,阳性率为21.50%。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电镜、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青海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血清进行了检测,发现类人乙型肝病毒颗粒,见照片并与人乙型肝炎病毒有血清学交叉反应,从而在国内首次证实在喜马拉雅旱獭中存在类人乙型肝炎病毒,推测很可能是旱獭肝炎病毒(WHV) 一、病毒形态电镜可见成簇的直径为20~28nm球形颗粒,并有少量20×40-100丝状体,形态类似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颗粒,偶而可见个别不典型的Dane颗粒。  相似文献   
6.
青海喜马拉雅旱獭类人乙肝病毒的发现及系列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4年在青海喜马拉雅旱獭血清中发现一株类人乙肝病毒,该病毒有大量的20~28mm的球形颗粒及20×40~100mm的丝状体及不典型的Dane颗粒,继之对Q666及Q755毒株,经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电镜形态学及动物感染实验,证实中国土拔鼠肝炎病毒确实存在于青海喜马拉雅旱獭中。这个发现为国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正> 在西宁铁路医院对消毒或灭菌前后的物品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对压力蒸汽灭菌前的注射器,检测60份样品,HBsAg阳性者7份;灭菌后检测,其中仍在  相似文献   
8.
1979年全国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时,我省调查了5792人,检出HBsA g阳性者455例,阳性率为7.86%,分布特点是牧区高于农业区,农业区高于城市,少数民族高于汉族。经过四年的时间,这些阳性与阴性者发生了那些变化,有那些规律呢?我们于1983年10月至1984年1月,在西宁、乌兰、同德、贵南、互助、乐都、大通七县市对HBsAg阳性与阴性者进行了分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化隆县阿吾布具村自1985年元月中旬至7月先后60多人发生原因不明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发烧、寒战,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咳嗽、乏力、消瘦,病程多为1—2个月,经流行病学现场词查和检测结果。证实为普氏立克次氏体引起的流行性斑疹伤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