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用一种新型聚胺基糖表面处理氧化纤维口服吸附剂(CgitisanDAC)对正常和慢性肾衰模型鼠进行了尿素、氨的体外吸附实验研究,ChitosanDAC在用大鼠胃肠内容物的上清液进行的体外研究中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而活性炭Kremczin对这些物质的吸附能力则较差。用含5%的ChitosanDAC饲料喂养正常大鼠3周后,其于粪重量、粪内水分含量及粪中含氮量明显增加,而蛋白质表面吸收率则下降。部分结扎肾动脉制成慢性肾衰大鼠模型,用含或不含5%ChitosanDAC的饲料喂养2个月。前者血中尿素氮浓度明显降低,但和后者相比,它们尿中的尿素氮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ChitosanDAC在胃肠道内对尿素和氨的吸附而促进了这些物质在粪中的排泄.ChitosanDAC可降低血浆肌酐浓度,增加肌酐清除率和血红蛋白浓度。而且组织学检查表明服用ChitosanDAC的大鼠其肾小球硬化程度有所减轻。这些观察提示服用ChitosanDAC引起的蛋白质表面吸收率下降,干粪重量、粪内水分含量及其尿毒素排泄的增加,可能在改善慢性肾衰大鼠肾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性肝癌(CCC)血管生成和侵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33例手术切除的CCC标本进行CD34、VEGF、 ANG-1、 ANG-2 和TSP-1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VEGF、ANG-1、ANG-2、TSP-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性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门静脉侵犯、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 本组CCC的微血管密度(MVD)为(87.2±52.6)/mm2,VEGF、ANG-1、ANG-2 和TSP-1的阳性率分别为75.6%、36.0%、57.6%和45.5%。VEGF和ANG-2的阳性表达与高MVD相关,TSP-1则与MVD负相关(P<0.01,P<0.05,P<0.01)。阳性TSP-1与肝内转移正相关(46.7% vs 5.6%,P<0.05)。结论: CCC瘤内的血管新生活跃,VEGF和ANG-2的阳性表达与CCC血管生成正相关,TSP-1则与其负相关,TSP-1的阳性表达还与肝内转移相关,VEGF、ANG-1、ANG-2的表达与肿瘤的侵润转移未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目前关于胆管细胞性肝癌(CCC)的血管新生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CCC的血管新生的特点,其与血管新生调控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调查33例手术切除的CCC标本.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使用抗CD34抗体进行标记,并进行了VEGF Ang-1 Ang-2 and TSP-1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本组CCC的MVD为(87.2±52.6),范围为10-229.VEGF Ang-1 Ang-2和TSP-1的阳性率分别为75.6%,36%,57.6%和45.5%.VEGF和Ang-2的阳性表达与高MVD相关,TSP-1则负相关(P值分别为0.004,0.015和0.005).阳性TSP-1与肝内转移正相关(46.7%vs.5.6%,P=0.012).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VEGF Ang-1Ang-2和TSP-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包膜形成,包膜浸润,门脉侵犯,肝内转移,细胞分化之间的相关性.MVD的高低以及VEGF,Ang-1,Ang-2和TSP-1的阳性表达与根治性切除的23例的术后生存率之间没有发现相关性.结论CCC瘤内的血管新生活跃,其瘤内血管新生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VEGF和Ang2的阳性表达与CCC血管新生正相关,TSP-1则与其负相关.TSP-1的阳性表达还与肝内转移正相关,除此此外,并没有发现MVD和VEGF,ANG1,or ANG2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或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