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l2)的变化,探讨JII芎嗪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川芎嗪注射液组(川芎嗪组),同时予再灌注组和川芎嗪组复制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并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5 h时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TXA2和PGl2降解后的代谢产物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计算其比值;实验结束时检测肾组织TXB2和6-keto-PGF1α含量与比值,并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 再灌注组缺血后各时点的血浆TXB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川芎嗪组缺血后各时点的血浆TXB2含量均较再灌注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川芎嗪组血浆和肾组织TXB2/6-keto-PGF1α水平均较再灌注组明显降低(均P〈0.01);再灌注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及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均严重受损,而川芎嗪组虽大部分肾组织上述部位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性改变,但均较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释放TXA2,调控TXA2/PGl2的平衡,遏制无复流现象,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番茄红素对血液透析患者静脉铁剂诱导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由静脉铁剂诱导的细胞因子,探讨番茄红素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在患者透析时给予蔗糖铁注射液100mg,2次/周,共10次,观察时间8周。试验组:除蔗糖铁注射液使用外,同时口服番茄红素胶囊,2粒/次,2次/d,用药8周,观察时间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1β、IL-6、IL-8、TNF-α、IL-18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或〈0.05);但是试验组升高幅度显著性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IL-10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升高(P〈0.01);并且试验组升高幅度显著性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6、IL-8、TNF-α、IL-18水平均与铁蛋白(SF)呈正相关(P〈0.01)。结论:静脉铁剂治疗加剧了MHD患者免疫细胞因子的调节;番茄红素可减少细胞因子过度调节而起到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3.
尿微量蛋白测定对肝硬化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尿微量蛋白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尿常规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肾损害诊断的价值.方法:41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体检正常者,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值,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尿NAG的活性.结果:肝硬化组各种尿微量蛋白值及NAG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随肝功能Child分级逐步升高,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均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值及NAG活性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的存在,并且能反映这种随肝功能下降而加重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磷对体外培养的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及其分泌护骨素(OPG)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磷浓度(1.4~2.0 mmol/L)的培养基体外培养牛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细胞钙沉积及骨桥素的表达.用甲σ-酚肽络合酮法测定钙化量,BCA法测蛋白含量,并以细胞蛋白含量标化钙化量.Western blot法测定OPG蛋白表达.结果:(1)培养基磷浓度1.4 mmol/L组细胞仅有少量钙沉积,培养基磷浓度增高及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钙沉积增加,第9天时,培养基磷浓度2.0 mmol/L组与培养基磷浓度1.4 mmol/L组钙沉积差异有显著性[(138.00±12.53)μg/mg protein vs(22.67±2.52)μg/mg protein,P<0.05].(2)随着培养基磷浓度增加,OPG蛋白表达量亦相应增加.结论:高磷培养基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钙化和OPG表达,且与磷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5.
重度毒鼠强中毒血液净化治疗方式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重度毒鼠强中毒的治疗价值及净化方式的选择。方法: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25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急者,对治疗前后毒鼠强浓度(TEM)的变化进行临床总结。结果:血液灌流组、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组、血浆置换组治疗后即刻毒鼠强浓度较治疗前下降显著,血液透析组无明显变化;血液净化后与净化前比较,血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亦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及预后明显改善。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救治毒鼠强中毒有显著效果;净化方式首选血液灌流(HPa)或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HPa HD),其次选择血浆置换(PE),单纯血液透析(HD)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的治疗作用。选择慢性肾衰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钙、血磷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治疗后BUN、S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和P<0.01),与对照组比较BUN也有显著下降(P<0.05),显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肾衰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液灌流治疗婴幼儿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比较16例血液灌流和10例保守治疗毒鼠强中毒婴幼儿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与保守治疗相比,血液灌流治疗可显著缩短患儿抽搐、昏迷和住院时间,改善昏迷评分.血液灌流后患儿毒鼠强浓度下降,改良Glasgow昏迷评分提高.结论:血液灌流是治疗婴幼儿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血清中6-酮-前列腺素F1α(6-κ-PGF1α)和血栓素B2(TXB2)水平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天宝片)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8例为正常对照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16例随机分为2组,即非治疗组和治疗组各8例。其中治疗组予银杏天宝片2片,每日3次,共服4周。其余治疗相同。4周后测定血清中6-κ-PGF1α、TXB2浓度。结果: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血清6-κ-PGF1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TXB2较对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非治疗组4周后6-κ-PGF1α较治疗前下降(P〈0.01),而TXB2升高(P〈0.05);在治疗组中,4周后6-κ-PGF1α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TXB2下降(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血清中6-κ-PGF1α,/TXB2值,进而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对延缓肾功能损害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前列环素体系的动态变化,探讨中药川芎嗪注射液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再灌注组、川芎嗪组。复制在体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 h、再灌注1、3、5 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计算其比值;实验结束时取肾组织检测TXB2和6-keto-PGF1α含量与比值。结果:再灌注组血浆TXB2含量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阶梯性升高,与假手术组各时点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1);川芎嗪组血浆TXB2含量与再灌注组及假手术组同时相点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1)。川芎嗪组血浆TXB2/6-keto-PGF1α在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显著低于再灌注组(均P〈0.01)。川芎嗪组与再灌注组比较肾组织TXB2、TXB2/6-keto-PGF1α下降非常明显(均P〈0.01),6-keto-PGF1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抑制血小板释放TXA2,调控TXA2/PGI2的平衡,遏制无复流现象,故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121例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类型、损害程度,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IgA肾病的12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中男55例,女66例,平均年龄(33.33±10.59)岁;临床表现以尿检异常型最常见,为50例(占41.3%),其次是高血压型25例(占20.7%)及大量蛋白尿型21例(占17.3%);肾脏病理类型多样,Hass分级以Ⅲ级为主(占47.9%);伴新月体形成39例(占32.2%),伴肾小管损害91例(占75.2%),伴有血管病变23例(占19%),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IgA+IgM+C3型比例最高为48例(占39.67%),IgM沉积总计达77例(占63.63%)。结论: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多样,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要综合临床表现并早期行肾活检以明确肾脏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