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母光妍  向倩  周颖  崔一民 《中国药房》2014,(12):1108-1112
目的:为提高华法林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3年1-6月我院住院患者服用华法林的情况,分析使用华法林的患者的疾病状态及合并用药对华法林作用的影响。结果:2013年1-6月,我院住院患者中共有179例服用华法林,分布于全院13个科室、24个病房;应用华法林的适应证共14项;本调查中涉及的可能与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的合并用药共56种。结论:华法林广泛应用于我院多个科室的住院病房,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多数病情复杂、合用多种药物。临床在应用华法林时需要综合患者疾病和用药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出、凝血情况,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华法林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
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发,夺去了多达5000万人的生命,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事件之一。今天,流感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在高危人群中造成严重疾病和死亡。平均每个冬季,全球因流感并发症死亡者约为10万人。而当有新型流感出现时,后果更是难以预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基因型检测的药学干预对住院患者应用华法林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并根据细胞色素P450(CYP)2C9*2、CYP2C9*3、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VKORC1)G-1639A基因型检测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患者(试验组)和2012年6至12月应用华法林但未进行基因型检测患者(对照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服用华法林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曾出现≥3.0者占比、华法林相关出血发生率、出院时INR和出院时华法林剂量,对试验组患者分析出院时华法林剂量与临床药师给予的华法林建议剂量的相关性,并分析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102例,男性62例,女性40例,年龄14-88岁,平均(63±16)岁。对照组140例,男性89例,女性51例,年龄21-85岁,平均(64±13)岁。原发疾病包括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肾静脉血栓等。2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服用华法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6.7±8.4)d比(12.6±6.0)d,(13.2±8.2)d比(9.9±6.1)d,均P<0.001]。2组中INR≥3.0者占比、华法林相关出血发生率、出院时I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携带CYP2C9*1/*3者(7例)出院时华法林剂量低于携带CYP2C9*1/*1者(95例)[(1.79±0.57)mg/d比(3.12±1.13)mg/d,P=0.003];携带VKORC1-1639 GG者(1例)和VKORC1-1639GA者(20例)出院时华法林剂量均高于携带VKORC1-1639AA者(81例)[6.00、(3.55±1.63)mg/d 比(2.87±0.92) mg/d,P=0.002]。试验组INR≥3.0者住院时间和服用华法林时间均多于INR<3.0者[(24.7±10.9)d比(15.2±6.9)d,(21.8±10.9)d比(11.6±6.4)d,均P<0.001],出院时华法林剂量低于INR<3.0者[(2.50±1.02)mg/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美国住院药师继续教育(postgraduate year,PGY)培训制度和考核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值得我国医院临床药师培训借鉴的经验.同时,结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实际情况,设计了药师日常工作考核评价模式,并对药师药学服务基本技能模拟考试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行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明确术后患者接受DAPT治疗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可预测因素,为冠心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并于术后1.5年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在此期间患者出血、血管内皮增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osis,ISR)以及再次植入支架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APT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纳入的139例患者中,未发生组95人,发生组44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APT满1年、D-dimer水平和LDL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8.645,P=0.373,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结论:年龄、DAPT满1年、D-dimer水平和LDL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联用华法林与其他药物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因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的出血发生情况并探讨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住院期间应用华法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合并用药情况及可能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出血发生情况,筛选与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的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141例,男性90例,年龄21~83岁,平均(63±13)岁;女性51例,年龄43~85岁,平均(65±11)岁;原发病以心房颤动居多,为112例,占79.4%。141例患者中,可能由于华法林与合并用药相互作用而发生轻微出血者14例,占9.9%。其中,大便潜血5例,皮肤瘀斑3例,手术切口渗血、口腔黏膜及痰中带血、阴道出血、鼻出血、血尿和牙龈出血各1例。14例患者出血发生共涉及9种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相关9例)、阿托伐他汀(相关6例)、胺碘酮(相关4例)、阿卡波糖(相关3例)、阿司匹林(相关4例)、普罗帕酮(相关3例)、奥美拉唑(相关2例)、氯吡格雷(相关2例)和莫西沙星(相关1例);其中,以低分子肝素最多,约占64.2%。这9种药物在141例患者中与华法林的联用率以低分子肝素最高,为73.1%(103/141);联用相关出血发生率以莫西沙星最高,为1/5。结论华法林与部分临床常用心血管药物联用可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积极开展华法林临床药学监护对预防出血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NPT1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基于TCGA数据集中的肺腺癌和肺鳞癌相关数据以及GTEx数据集中的健康人相关数据,使用GEPIA2数据库挖掘PNP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并通过绘制生存分析评估PNPT1表达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使用TIMER2.0数据库基于CIBERSORT算法进行PNPT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相关性预测,并使用GEPIA2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中PNPT1与炎症和肿瘤杀伤相关因子编码基因的关联,以评价PNPT1表达水平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 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PNPT1表达增加(肺鳞癌:log2FC=0.976,P<0.01;肺腺癌:log2FC=0.331,P<0.01),且在不同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P<0.05)。免疫细胞浸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NPT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癌M1型巨噬细胞水平成正相关(肺腺癌:R=0.232,P<0.01;肺鳞癌:R=0.118,P<0.01),在肺腺癌组织中发现PNP...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小板RNA关键基因,寻找潜在的癌症生物标志物及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检索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获得来自NSCLC患者和健康对照的3个转录组数据集(GSE68086、GSE89843、GSE183634),对数据集GSE68086中的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然后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划分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模块,选择相关性最强的模块基因与差异基因的交集基因,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和随机森林(RF)2种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关键基因,并在数据集GSE89843、GSE183635中进行验证。最后对关键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917个DEGs(596个上调基因和4321个下调基因)。通过GO、KEGG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与RNA过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胞质内翻译等相关。LASSO和RF 2种机器学习算法共同识别到5个关键基因。验证得到ITGA2B、IFITM3对NSCLC诊断价值具有显著意义。结论ITGA2B、IFITM3可能是预测和治疗NSCL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光比浊法(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ry, LTA)和血小板功能分析法(VerifyNow)对抗血小板药物药效学指标-血小板反应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规律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在服药前采集谷浓度血样,使用LTA和VerifyNow两种检测方法对药效学指标血小板反应性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然后分别按LTA和VerifyNow将患者判定为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platelet reactivity, HPR)和血小板低反应性(low platelet reactivity,LPR),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最后根据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析在不同药物组LTA和VerifyNow两种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16名患者,其中氯吡格雷组39人,替格瑞洛组77人。血小板反应性检测结果显示LTA和VerifyNow检测结果显著相关性,r=0.565,P=3.99×10-11。但在HPR和LPR的判定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中等(kappa=0.403)。氯吡格雷组的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具有相关性,r=0.526,P=5.89×10-4。替格瑞洛组血小板反应性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药效更好,但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不具有相关性,r=0.120,P=0.299。结论 LTA和VerifyNow检测值整体具有相关性,但在血小板反应性较低的替格瑞洛组无显著相关,两种检测方法判定出的HPR和LPR一致性中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判定的阈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