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背景:近年已有干细胞移植修复慢性肠炎受损组织的报道,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分布及分化情况,及对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 方法:取经鉴定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个,应用Hoechst 33342进行荧光标记,并将其经尾静脉移植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3,7,14 d取材。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 3 d,大鼠结肠即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移植后14 d,大鼠结肠荧光标记细胞仍较多,此时可见部分标记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4 d,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表达增高,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降低, 结肠黏膜的病理损伤明显好转。说明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至结肠溃疡部位并分化为上皮细胞,同时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征  汪维伟 《重庆医学》2007,36(7):661-66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一种慢性结肠、直肠炎性疾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并与结肠癌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静脉移植后在体内的迁移.方法:SD大鼠分为A组[免疫结合TNBS/ethanol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和B组(正常大鼠),均尾静脉注射1 ml荧光标记的BMSCs.移植后第3、7、14 d各处死5只,取材做恒冷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在骨髓、肺、肝、脾以及消化道内分布,测定荧光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结果:BMSCs移植后多分布于血管丰富器官,7d时肺内荧光IOD值最高,14d时骨髓内IOD值最高,但无统计学意义.14d时,A组结肠的IOD值高于同组其余消化道各段以及B组结肠(P<0.05).结论:静脉移植的BMSCs早期主要分布在血供丰富的器官中,迁移至受损结肠的BMSCs高于正常结肠.  相似文献   
4.
三种结缔组织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胎儿肠黏膜下层、肠系膜与羊膜的结缔组织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作用的差异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制备去上皮的3种结缔组织块,检测其中有无EGF和IGF-1表达.将4,6-联脒-2联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P3-BMSCs滴加于3种结缔组织上培养,设结缔组织诱导组、结缔组织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组、EGF、IGF-1诱导对照组.于培养第8、10和12 d收集组织块,比较各组诱导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差异.结果 经3种结缔组织和生长因子诱导后的BMSCs均表达CK和EMA;联合诱导组作用强于单用结缔组织组(P<0.05);3种结缔组织中以羊膜的作用最强(P<0.05).3种组织均表达EGF,肠黏膜下层及肠系膜还表达IGF-1.结论 胎儿肠黏膜下层、肠系膜与羊膜的结缔组织以及EGF、IGF-1在体外均有诱导BMSCs分化为上皮的作用;EGF和IGF-1可协同增强3种结缔组织的诱导作用;结缔组织中的EGF或IGF-1可能是其诱导作用的内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段征  陈晓云  徐艳华  姜蓉  汪维伟 《医学争鸣》2009,(23):2761-2764
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病变的修复.方法:分离培养、荧光标记SD大鼠BMSCs.A,B,C组大鼠制作UC模型,D组为非模型组.4组大鼠均经尾静脉注射1 mL液体:A组为生理盐水;B,D组为BMSCs;C组为加表皮生长因子(EGF)的BMSCs.移植后3,7,14 d各处死5只大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标记BMSCs在结肠的分布,光镜观察结肠病变以及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移植第3日各组均可见BMSCs分布于结肠黏膜,病灶处多于正常结肠黏膜.移植第14日,B,C组结肠BMSCs高于D组(P〈0.05);与A组比较,B,C组结肠黏膜高表达IL-10,低表达TNF-α,其黏膜损伤修复程度也明显优于A组.B,C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移植BMSCs可促进UC大鼠结肠损伤的修复.单次给予EGF不能促进BMSCs向病灶的迁移和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已有干细胞移植修复慢性肠炎受损组织的报道,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分布及分化情况,及对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取经鉴定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个,应用Hoechst 33342进行荧光标记,并将其经尾静脉移植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3,7,14d取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d,大鼠结肠即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移植后14d,大鼠结肠荧光标记细胞仍较多,此时可见部分标记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4d,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表达增高,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降低,结肠黏膜的病理损伤明显好转。说明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至结肠溃疡部位并分化为上皮细胞,同时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上皮细胞的分化,及其对种植于羊膜上BMSCs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EGF、IGF-1体外诱导第3代BMSCs培养7 d后,检测各组细胞角蛋白(CK)及上皮膜抗原(EMA)的阳性细胞率.检测去上皮羊膜有无EGF或IGF-1表达情况;观察生长因子对种植于羊膜七BMSCs的分化影响.结果:EGF 30 ng/ml或IGF-1 50 ng/ml组的CK及EMA阳性细胞率高于其余剂量组;两因子联合诱导组的CK及EMA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各单因子组;30 ng/ml EGF和50 ng/ml IGF-1联合组的阳性细胞率最高;去上皮羊膜表达EGF,不表达IGF-1;BMSCs在羊膜上生长不受外源性生长因子影响.结论:EGF和IGF-1在体外均有诱导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作用;以30 ng/ml EGF和50 ng/ml IGF-1联合组的协同作用最强;种植于羊膜上的BMSCs可生长为复层上皮结构,羊膜中的EGF可能是其诱导作用的内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两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与免疫复合法介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免疫复合法(Ⅰ组)、TNBS/乙醇(Ⅱ组)、乙醇对照(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Ⅳ组).Ⅰ组先间隔2周给予兔肠黏膜制备的抗原乳化液(含抗原8 mg)免疫2次.4组均于禁食24h后用0.65ml不同液体灌肠:Ⅰ、Ⅱ组均为100mg TNBS/kg 50%~醇;Ⅲ组为50%乙醇;Ⅳ组为生理盐水.造模后第1、21d,第8周、12周处死大鼠,观察大体病灶及光镜下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Ⅰ、Ⅱ组均出现糜烂、溃疡等典型UC结肠病变,Ⅰ组还伴有末段回肠病变;Ⅰ组的病变可维持8周,Ⅱ组病变3周后趋向愈合.Ⅲ组病变仅黏膜充血水肿和少量糜烂或浅表溃疡,第21d痊愈.Ⅳ组未见组织损伤.结论:免疫复合法重复性好,病变更类似人UC,持续时间长,是较理想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