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线菌感染是一种临床少见感染性疾病,误诊率高。我科收治1例左膝关节周围广泛皮肤软组织放线菌感染并胫骨骨髓炎的患者,经清创、引流及抗感染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内固定器材及相应的配套器械.方法:设计一种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材静态三维钉板系统(static three dimensional screw-plate system,STDSP).并根据STDSP的钢板和螺钉的设计参数,设计STDSP的配套器械瞄准器系统和相应的辅助工具,在成人尸体标本上操作演练.结果:STDSP包括3枚独特的股骨颈螺钉和l块解剖型钢板.颈螺钉在股骨颈内呈"◣或◥"形分布,与股骨干轴成135°.钢板外形与股骨上段解剖形态相吻合.螺钉与钢板呈固定连接,钢板包绕在股骨的前外侧面.研制出瞄准器系统及相应的配套工具,经在成人尸体标本上操作演练及X光摄片验证,此辅助器械系统能较好地帮助STDSP准确地置入人体,且能为STDSP置入操作提供便利条件.结论:STDSP具有三维动力加压功能、能较好地与股骨上段解剖形态相吻合等特点,可能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材.所设计的STDSP配套器械结构简单,使用时具有准确、方便和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股骨上段解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成年国人的股骨上段的部分解剖参数,为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器械的研制提供帮助。方法:选择56对股骨标本,直接测量股骨头直径、股骨头纵向长度、135 °头颈轴长度、135 °头颈轴上缘长度、135 °头颈轴下缘长度、股骨颈前后径、股骨颈纵径、颈干角、大转子与股骨外侧皮质向上延长线夹角、小转子水平股骨干横径、小转子水平股骨干前后径、小转子下5 cm处股骨干横径、小转子下5 cm处股骨干前后径,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股骨头直径为(46.69±3.73)mm;股骨头纵向长度为(39.22±4.17)mm;135°头颈轴长度为(95.45±8.16)mm;135°头颈轴上缘长度为(84.02±7.11)mm;135°头颈轴下缘长度为(99.95±9.34)mm;股骨颈前后径为(26.27±3.15)mm;股骨颈纵径为(32.24±3.31)mm;颈干角为126.21 °±7.13 °;大转子与股骨外侧皮质向上延长线夹角(大转子夹角)为16.38 °±4.04 °;小转子水平股骨干横径为(31.05±3.57)mm;小转子水平股骨干前后径为(27.63±2.96)mm;小转子下5 cm股骨干横径为(26.36±3.22)mm;小转子下5 cm股骨干前后径为(25.59±2.75)mm;颈干角和大转子夹角呈正相关(r=0.396,P=0.003)。结论: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物的设计需符合国人股骨上段的解剖特点,并要充分考虑大转子夹角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滑液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骨科门诊4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透明质酸钠组(H组)与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20例。H组进行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N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膝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共治疗5周。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5周后的膝关节滑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膝关节滑液中IL-1β的含量。并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检测健康人膝关节滑液中IL-1β含量。KOA患者均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进行疼痛治疗。结果:(1)KOA患者治疗前膝关节滑液中IL-1β的含量比健康人明显增高(P<0.05);(2)H组治疗后膝关节滑液IL-1β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N组治疗前后IL-1β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3)治疗后H组膝关节滑液IL-1β含量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KOA患者膝关节滑液中IL-1β的含量高于健康人;透明质酸钠可降低关节滑液中IL-1β的含量,可作为透明质酸钠疗效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不同术式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比较治疗胸腰椎结核传统手术方法与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方法的利弊,探讨其适应症。方法:收集1998年2月至2003年7月手术治疗的5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内固定治疗组27例,病灶清除加植骨组8例,单纯病灶清除组22例,了解术后植骨融合、神经恢复、畸形矫正情况和治愈率。结果:57例患者经平均随访15.2月均治愈。其中3例胸椎、1例腰椎多椎体结核患者出现术后局部并发感染,经再次清创等处理后治愈。内固定组术后下床时间及畸形矫正角度好于另两组(P〈0.05),但费用较另两组高。术中出血较另两组多(均P〈0.05)。结论:治疗胸腰椎结核传统手术方法与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方法各有优缺点,三者互为补充,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6.
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08例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目的 探讨应用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分别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股外侧穿支皮瓣、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08例(游离移植98例,带蒂转移10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小4 cm×2 cm,最大44 cm×9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5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1例松解包扎后危象解除,4例再次手术探查,2例成活,2例坏死,其余103例顺利成活,皮瓣受区与供区创121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好,外形不臃肿;皮瓣供区遗留线性瘢痕,功能无影响. 结论穿支皮瓣不携带肌肉、深筋膜及运动神经,对皮瓣供区影响小,还具有血供可靠、质地薄、不需二期去脂整形的优点,是修复四肢浅表创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静态三维钉板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比较,评价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的力学性能。 方法:于2004—01/02在国防科技大学航空与航天材料学院进行力学实验。将11付成人股骨标本(苏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随机数字法分为两大组。骨折模型组(8付)和完整骨组(3付)。骨折模型组制备伴后部粉碎,Pauwels角70°的股骨颈大角度剪切骨折模型,再随机分为抗扭实验组(4付)和抗压实验组(4付),双侧分别以静态三维钉板系统或滑动鹅头钉固定,进行抗扭和抗压实验;完整骨组以同前固定后再取出,行破坏性抗压实验。抗扭实验的扭转轴与股骨干成25°,抗压实验的压力轴与股骨干成15°。观察①扭转实验中扭转相同角度时所需的扭矩,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距。②抗压实验中相同股骨头下沉位移时所需的载荷,相同载荷时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抗压极限载荷。③愈合模型抗压实验中抗压极限载荷。 结果:①抗扭实验结果:在扭转30°以内时,扭矩随扭转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出现分离。扭转相同角度所需的扭矩和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矩,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均大于滑动鹅头钉组(均P〈0.05)。②抗压实验结果:比较股骨头下沉相同位移时所需的载荷、极限载荷以及相同载荷时的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与滑动鹅头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愈合模型抗压实验结果: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的抗压极限载荷大于滑动鹅头钉组[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为(6001±2660)N,滑动鹅头钉组为(2926±1443)N,P〈0.05]。 结论:①对股骨颈骨折模型的固定,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的抗扭力优于滑动鹅头钉,轴向抗压力接近滑动鹅头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肩胛盂骨折合并肱骨头脱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肩胛盂骨折合并肱骨头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本组8例肩胛盂骨折合并肱骨头脱位的患者均采用肩关节后入路进行切开复位,1/3管状钢板或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8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术后经3月-6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hardegger分类,肩关节功能恢复至优者6例,良者2例。结论:对肩胛盂骨折合并肱骨头脱位行后路切开复位,1/3管状钢板或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为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静态三维钉板系统(STDSP),为临床提供一种具有更好抗压和抗扭性能,并可为后部粉碎的股骨颈骨折重建后部支撑的新型内固定器械。[方法]设计STDSP。骨折模型组以STDSP或TCS固定,进行破坏性抗扭和抗压实验;完整骨组以同前固定后再取出,行破坏性抗压实验。[结果](1)抗扭实验:扭转相同角度所需的扭矩和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距,STDSP组均大于TCS组(P〈0.05);(2)抗压实验:股骨头下沉相同位移时所需的载荷和极限载荷,STDSP组均大于TCS组(P〈0.05)。相同载荷时的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STDSP组小于TCS组(P〈0.05);(3)愈合模型抗压实验:STDSP组的抗压极限载荷大于TCS组(P〈0.05)。[结论](1)静态三维钉板系统(STDSP)的轴向抗压与抗扭能力以及内固定拆除后骨强度的保留能力,均优于3根松质骨螺钉;(2)初步认为STDSP是一种具有较好生物力学性能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