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明确重症医学科内体位改变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气囊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所有患者先采用仰卧位,床头抬高32°。使用气囊测压计测量患者气囊压力并将气囊压力标定在25~3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然后改变患者体位,在床头抬高32°的情况下分别向左侧和右侧垫枕抬高约30°,再分别测量气囊压力并记录。记录的气囊压力分别与最初体位的气囊压力比较,同时压力超过目标范围(25~30 cm H2O)被认为有临床意义。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结果共纳入11例患者,男8例,女3例;共33组气囊压力数据。患者在初始体位时的气囊压力为(27.4±1.3)cm H2O,左侧卧位时为(29.7±2.3)cm H2O,右侧卧位时为(30.1±3.6)cm H2O,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改变体位后,有6组数据超过30 cm H2O(6/22,27.2%),有3组数据〈25 cm H2O(3/22,13.6%)。结论当机械通气患者体位发生变化时,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内重症患者肠内喂养不足的发生率、主要原因和导致喂养不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研究,选择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患者入组后记录性别、年龄以及人组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其后以每天为观察单位,记录患者当日的计划肠内喂养量和实际完成肠内喂养量,以实际完成肠内喂养量/计划肠内喂养量≥65%为界,将患者当日分为肠内喂养完成组(〉165%)和肠内喂养不足组(〈65%)。分别记录患者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意识水平、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镇静药物使用量、镇痛药物使用量,并记录患者肠内营养中断的原因。结果总共入组符合合标准行肠内喂养天数302d,来源于3l例患者。分为肠内喂养完成组(≥65%)249d和肠内喂养不足组(〈65%)53d。肠内喂养不足组营养喂养中断的主要原因为腹胀(38.1%),胃潴留(26.4%),医疗操作或检查(17.3%),呕吐(11.4%),消化道出血(9.2%),鼻饲管障碍(5.8%),新出现循环动力学不稳定(4.3%),腹痛(1.4%)。两组间进行单因素比较发现喂养成功组去甲肾上腺素、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小于喂养不足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将以上指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以上三者均为肠内喂养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内重症患者仍存在肠内喂养不足的现象,去甲肾上腺素、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是导致喂养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在食管癌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 ARF 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首先行NPPV 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最终需要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将患者分为 NPPV 成功组(A组)和 NPPV 失败组(B 组)。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入 ICU 时 APACHE Ⅱ评分、基础肺功能、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无创前和无创2 h 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使用 NPPV 的模式和压力支持水平、ICU 停留时间和28 d 死亡率。结果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有912例患者行食管癌切除术,其中76例(8.3%)发生 ARF 纳入本研究。A 组66例(86.8%),B 组10例(13.2%)。2组性别分布、年龄、APACHE Ⅱ评分、FEV1%pred 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A 组行 NPPV 前氧合指数与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35.7)mmHg vs (169±40.2)mmHg,t =1.760,P >0.05];但行 NPPV 2 h 后 A 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 B 组[(246±25.4)mmHg vs (188±32.6)mmHg,t =3.210,P <0.05]。无创通气模式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1,P >0.05),但 A 组选择较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8 cmH 2 O)的比例显著高于 B 组(χ2=16.348,P <0.05)。A 组患者平均 ICU 停留时间为(4.1±2.28)d,显著少于 B 组[(11.3±4.32)d,t =3.210,P =0.002]。无患者死亡。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 ARF 的患者应该首选 NPPV 治疗,在治疗中需要选择较高水平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水平,降低患者的插管率,缩短患者的 ICU 停留时间。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氧合指数的变化,避免插管时机的延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肺淋巴管肌瘤病11例,全部病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及胸部HRCT检查。结栗胸部x线表现无明显特异性。HRcT的特征性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圆形或多边形囊腔,囊腔直径2—40mm左右,大多数小于10mm,囊壁厚度小于1mm。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病,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以HR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1]中关于重症和危重症的主要临床诊断标准即为存在不同严重程度ARDS需要呼吸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SmartCare智能化撤机(SC)和程序化撤机(SB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撤机阶段的患者舒适度、医护人员工作量、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和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准备撤机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SC组和SBT组,撤机计划开始后每日给予两组患者和医护人员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舒适度和工作量,0分为舒适度最差和工作量最多,10分为舒适度最好和工作量最少。同时记录两组血气分析的次数、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自行拔管率、48 h内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纳入COPD患者40例,SC组19例,SBT组21例。患者和医护人员前3 d的VAS评分SC组均显著高于SBT组(P<0.05)。撤机时间SC组[(4.7±2.7)d]少于SBT组[(5.5±3.2)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气分析次数、撤机成功率、48 h内再插管率、自行拔管率和VAP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C法相对于SBT法,可以提高COPD患者撤机阶段的舒适度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有相似的撤机成功率,但未能证实可以缩短COPD患者的撤机时间及减少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总结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4例肺泡微石症(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PAM)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以探讨PA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4例PAM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并综合相关文献报道。结果4例患者中,咳嗽1例,咳沙粒样痰1例,胸痛1例,无症状1例,除1例患者肺部听诊可闻及吸气中后期吸气不连续,其余3例均无肺部体征;血生化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肺功能结果提示轻度弥散功能下降1例,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肺功能正常2例;影像学结果提示4例患者胸部X线或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均可显示双肺弥漫性高密度结节影,呈暴风沙样,以中下肺野内带最为密集,并可出现心缘消失征。而在CT中可呈特征性的钙化影,并出现相对特征性的火焰征和白描征;4例患者均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气道内未见异常改变,均行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chiallungbiopsy,TBLB)可得到满意的标本和明确的病理诊断。其中3例患者随访1~8年,目前症状稳定。结论PAM的临床症状中咳沙粒样痰具有相对特异性,但仅见于小部分患者;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TBLB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本病进展缓慢,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变异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需要行有创机械通气并且最终可以通过自主呼吸实验(SBT)并撤机的患者,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分别记录每个患者的性别、年龄、撤机前通气时间、APACHE Ⅱ评分、体质指数(BMI)、呼吸浅快指数(RSBI)、最大吸气负压(MIP)、口腔闭合压(P0.1)以及SBT时的呼吸变异率包括:潮气量变异率(CV of Vt)、吸气时间变异率(CV of Ti)、呼吸周期变异率(CV of TTOT)、“责任周期”变异率( CV of Ti/TTOT )和平均吸气流速变异率( CV of Vt/Ti)。比较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标准患者57例,其中撤机成功组46例,撤机失败组1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APACHE Ⅱ评分、BMI和撤机前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的P0.1和RSBI均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撤机成功组的MIP、CV of Vt、CV of Ti、CV of TTOT、CV of Ti/TTOT和CV of Vt/Ti均高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为各撤机指标建立ROC曲线,并利用cut-off法得出各指标的预测阈值,其中CV of Vt/T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62,95%CI为0.917~1.000,当其>15.5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90.9%。 P0.1的曲线下面积最小,为0.748,95%CI为0.713~0.784,当其<4.05 cmH2 O,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53.5%,特异度为87.4%。结论呼吸变异率是预测AECOPD患者撤机结局的有效指标,其中CV of Vt/Ti>15.5时,预测患者撤机成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