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是牙周组织再生的分子调节器,它调节牙周膜细胞的迁移、分化,对它的研究可加速牙周组织工程的发展。研究表明,rhBMP-2无论在动物体内或体外均能明显诱导牙槽骨等牙周组织的形成。本文简述了rhBMP-2的分子结构、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在牙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浓缩制品富含多种生长因子,是自身生长因子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浓缩生长因子较为常见。文章对自身生长因子在重度牙周炎中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摘要 背景: 课题组以往研究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上述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在体内环境下证实。 目的:观察经超低温冻存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支架材料胶原膜BME-10X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后Ⅰ型胶原的合成情况。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冻存12个月后复苏,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胶原膜材料复合体。分别经矿化诱导培养液、基础培养液培养5 d后,植入裸鼠体内,于术后第4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标本中的Ⅰ型胶原进行定量分析。以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的单纯胶原膜材料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植入胶原膜后,胶原膜边界清晰,膜边缘及内部基本没有细胞生长,Ⅰ型胶原分布很少;在未诱导矿化组,术后第4周可见,胶原膜内有细胞长入,并有细小的条索状新生胶原形成,Ⅰ型胶原分布明显增多;在诱导矿化组,植入后也可见支架材料的分解降解和更多的细胞生长,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类骨质样组织,与前两组对比,Ⅰ型胶原分布增多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并在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仍然具有较强成骨能力。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胶原膜;免疫组化;裸鼠;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比格犬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PDLFs)和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促进牙周相关组织再生潜能,为牙周组织的再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体外ELIS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Von Kossa染色分别比较BMSCs和PDLFs这两种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骨保护素(OPG)和胶原Ⅻ、形成的钙化结节,用实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酶解组织块法培养牙周膜干细胞(PDLSCs)与牙髓干细胞(DPSCs),分别测定和比较这2种干细胞在2D培养下的肌腱/韧带相关基因(SCX、TNC、TNMD、Six1、Six2、Eya2等)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运用酶解组织块法培养PDLSCs与DPSCs,通过克隆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干细胞表型CD146、STRO-1鉴定、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波形丝蛋白的表达等方式对其干细胞进行鉴定.测定和比较PDLSCs与DPSCs在2D培养情况下的肌腱相关基因标志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PDLSCs与DPSCs在向肌腱组织分化的能力高低.结果 DPSCs与PDLSCs相比,表达的Eya2,TNC,Col-Ⅰ,Col-Ⅵ,TNMD基因的水平相近,而低表达SCX基因.结论 2D培养下,PDLSCs比DPSCs可能在向肌腱/韧带细胞转化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探讨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模式,提出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教师为主导的、以强化口腔临床技能训练、培养医学生系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的新的口腔基础、临床实践技能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口腔医学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超低温冻存后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支架材料胶原膜BME-10X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的成骨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 BMSCs,冻存二代生长状况良好的BMSCs.12个月后,复苏冻存的BMSCs,并在体外构建BMSCs和0.5 cm×0.5 cm大小的BME-10X复合体.将胶原膜+BMSCs+矿化诱导培养液、胶原膜+BMSCs+基础培养液、单纯胶原膜+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5 d后,植入裸鼠体内,并于术后第4、8、12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单纯胶原膜+诱导培养液组在植入胶原膜后,胶原膜边界清晰,膜边缘及内部基本没有细胞生长;在胶原膜+BMSCs+基础培养液组,术后第4周可见,胶原膜内有细胞长入,并有细小的条索状新生胶原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支架胶原逐渐分解,新形成的条索状胶原纤维变粗大;在胶原膜+BMSCs+矿化诱导培养液组,植入后也可见支架胶原的分解和更多的细胞生长,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类骨质样组织.结论:冻存BMSCs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并在在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仍然具有较强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8.
背景:课题组以往研究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上述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在体内环境下证实。目的:观察经超低温冻存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支架材料胶原膜BME-10X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后Ⅰ型胶原的合成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冻存12个月后复苏,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胶原膜材料复合体。分别经矿化诱导培养液、基础培养液培养5d后,植入裸鼠体内,于术后第4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标本中的Ⅰ型胶原进行定量分析。以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的单纯胶原膜材料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植入胶原膜后,胶原膜边界清晰,膜边缘及内部基本没有细胞生长,Ⅰ型胶原分布很少;在未诱导矿化组,术后第4周可见,胶原膜内有细胞长入,并有细小的条索状新生胶原形成,Ⅰ型胶原分布明显增多;在诱导矿化组,植入后也可见支架材料的分解降解和更多的细胞生长,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类骨质样组织,与前两组对比,Ⅰ型胶原分布增多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并在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仍然具有较强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牙髓干细胞:是牙髓组织中高度增殖、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成体干细胞,来源丰富、获取方便、不涉及伦理问题,在牙齿、骨和神经的修复、再生及组织工程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牙周组织缺损:包括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的破坏,牙周组织缺损或丧失常见于牙周病和牙周创伤。牙周组织缺损最理想的愈合是达到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膜的完全功能性再生,从而获得牙周新附着。 背景:前期研究构建了聚羟基乙酸-人牙髓干细胞复合物,发现力学刺激该复合体可有效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韧带样组织。 目的:假设聚羟基乙酸与犬牙髓干细胞构建的肌腱/韧带组织工程复合物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缺损,验证其修复犬一壁牙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6只比格犬急性一壁牙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植入聚羟基乙酸-犬牙髓干细胞复合物,对照组不做任何填充处理。移植12周后,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AZAN组织学染色观察牙周再生情况。动物实验获得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组牙周缺损处可见较多的新骨生成,离根面缺损的远端处新生骨结构与正常骨组织结构仍存在差别,上方纤维结缔组织较厚;对照组缺损处只有少量新骨形成,牙龈与根面并没有结合形成长结合上皮结构;②AZAN染色:实验组牙周缺损处可见致密的新骨生成、牙周膜再生及较薄的牙骨质层形成,新生牙周膜与正常牙周膜组织接近;对照组缺损处只有少量新骨形成,几乎没有新生牙周膜,上方为牙龈结缔组织,牙龈与根面并没有结合形成长结合上皮结构;③组织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结合上皮长度、新生牙骨质、新生牙周膜、新生骨高度、新生骨面积均多于对照组(P < 0.05);④结果表明,犬牙髓干细胞复合聚羟基乙酸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ORCID: 0000-0003-2093-7549(周鹏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课题组以往研究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上述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在体内环境下证实.目的:观察经超低温冻存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支架材料胶原膜BME-10X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后Ⅰ型胶原的合成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冻存12个月后复苏,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胶原膜材料复合体.分别经矿化诱导培养液、基础培养液培养5 d后,植入裸鼠体内,于术后第4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标本中的Ⅰ型胶原进行定量分析.以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的单纯胶原膜材料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植入胶原膜后,胶原膜边界清晰,膜边缘及内部基本没有细胞生长,Ⅰ型胶原分布很少;在未诱导矿化组,术后第4周可见,胶原膜内有细胞长入,并有细小的条索状新生胶原形成,Ⅰ型胶原分布明显增多;在诱导矿化组,植入后也可见支架材料的分解降解和更多的细胞生长,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类骨质样组织,与前两组对比,Ⅰ型胶原分布增多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并在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仍然具有较强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