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甘露醇脱水、调控血压、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LY-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冲洗、液化、引流清除颅内血肿,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病死率高于治疗组(P<0.01).两组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徽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方法简单,引流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服氯吡格雷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脑缺血发作改善情况、脑梗死发生率、检测出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TIA频率、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前后PT、INR、APTT、Fg、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TIA安全,疗效佳,不易复发,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出现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复查X线检查正常12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19例,死亡3例。治疗2 h、24 h后患者pH值明显升高,心率减慢,p(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出现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的病因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可提高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巴曲酶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4例老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分别于第1d、第3d、第5d静脉滴注10BU、5BU及5BU巴曲酶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1次/d,连续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治疗后7d及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整体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d及14d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d及14d的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体疗效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临床疗效确切可靠,且明显优于单用巴曲酶注射液,因而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CD在颅内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颅内后循环缺血患者7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TCD、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成像及MRI、颅脑血管造影进行检查,比较四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在颅内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定TCD在颅内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比较这四种不同方式的诊断结果发现,TCD对后循环缺血导致头晕的早期诊断优于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成像及MRI、颅脑血管造影早期表现,提高诊断及治疗便于观察。价格便宜、伤害少,便于推广。结论在实际应用TCD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TCD在诊断颅内后循环缺血时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价格便宜、伤害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对脑梗死的预测和评价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分布特点及超声类型及其在预测及评价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用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情况。结果脑梗死组出现颈动脉粥样斑块44例(78.6%),明显多于对照组9例(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斑块可作为预测及评价脑梗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