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胸痛时心电图(ECG)改变对UAP缺血相关血管判别的可能性。方法:记录62例UAP患者入院时、胸痛发作时、发作后12导联ECG(必要时18导联);所有患者均以Judkins技术经股动脉行冠脉造影;对比分析UAP胸痛时ECG动态缺血性ST—T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62例UAP患者胸痛发作时ECG呈T波伪改善6例;T波倒置5例;ST段一过性抬高4例;动态缺血性ST段压低47例。ECG定位为前壁、下壁、侧壁、广泛心肌缺血者分别为30、8、11、13例。前壁心肌缺血预测左前降支(IAD)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6.7%;下壁心肌缺血预测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62.5%;侧壁心肌缺血预测左回旋支(LCX)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54.5%;广泛心肌缺血判定左主干(LMCA)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61.5%。结论:UAP患者胸痛时ECG动态缺血性改变多样,心肌缺血ECG定位可以用作初步判定UAP缺血相关动脉。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 (CHD)患者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人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 6 8例年龄≤ 5 5岁的 CHD患者为 CHD1 组、136例年龄≥ 6 5岁的 CHD患者为 CHD2 组及 136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 ,测定空腹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Hha I内切酶消化及聚丙烯胺疑胶电泳的方法确定 apo E基因多态性。  结果 :Apo E3/ 4基因型频率和 E4等位基因频率在 CHD1 组明显高于 CHD2 组和对照组 (P<0 .0 1) ,CHD2 组和对照组无差别。 CHD1 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无差别 ,而 CHD2 组的 TC、低密度脂蛋白 (L DL - C)水平明显高于 CHD1 组和对照组 (P<0 .0 1)。不同的 apo E基因型其 TC、L DL- C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 TC、L DL- 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 ;Apo E4与 CHD有明显的相关性 ,即 apo E4可能是早发 CHD独立的易患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Rg1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I/R模型。分组:①正常对照组;②I/R组:缺氧2h,复氧1h;③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三七皂甙Rg-1;④ST 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Rg-1及缺氧前1h予蛋白激酶C特异性阻断剂Staurosporine(ST)。计算心肌细胞锥虫蓝摄取率、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法)。结果:锥虫蓝摄取率、细胞内游离钙、细胞凋亡率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为(2.3±0.3)%、(117.1±14.3)%、(2.6±0.4)%;I/R组为(21.5±2.0)%、(355.3±31.9)%、(20.1±2.3)%;Rg1治疗组为(9.8±0.9)%,(179.5±11.3),(10.4±0.94)%;ST Rg1治疗组为(16.2±1.7)%、(294.7±18.5)%、(15.9±2.8)%。3项检测数据I/R组明显高于各组(P<0.05);Rg1治疗组明显低于I/R组(P<0.05)和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T Rg1治疗组明显高于Rg1组(P<0.05)。结论:细胞死亡、细胞凋亡、钙超载参与了心肌I/R损伤;三七总甙Rg1可减少SD乳鼠心肌细胞I/R的损伤;三七总甙Rg1的抗I/R损伤的作用可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对因胸痛、胸闷而疑诊为ACS住院的750例患者,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ACS的患者580例,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结果①临床上:女性组发病年龄高于男性组(74.3±4.2 vs 62.1±3.5,P〈0.001),女性ACS发病率和冠造阳性率低(18.9%vs 80.1%,P〈0.001;55.6% vs 85.14%,P〈0.001),女性组典型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男组(34.5% vs 76.8%,P〈0.001),但男性组合并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女组(42.13% vs 22.73%,P〈0.001),女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男性性组(62.73% vs 47.02%,P〈0.001),女性组有吸烟史者显著低于男性组(12.73% vs 68.9%,P〈0.001)。女性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者明显高于男性组(58.18% vs 41.28%,P〈0.001;42.73% vs 23.83%,P〈0.001)。②冠脉造影显示:女性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组(47.27%vs 36.38%,P〈0.05),侧支循环较男组多(50.90%vs35.16%,P〈0.005),女性组血管狭窄程度以轻、中度为多(49.09% vs 37.02%,P〈0.05),重度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64% vs 29.36%,P〉0.05)。女组冠脉病变以A、C型病变为多(42.73% vs 34.68%;38.18% vs 31.49%),但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病变血管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低,发病年龄较男性大,女性临床症状不如男性典型,女性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多,侧支循环形成较男性多,以B、C型为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者较男性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