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水跨膜转运通道蛋白家族。自1988年Agre等发现了第一个水通道以来,至今,在人体内已发现有13种AQP(即AQP0-AQP12)。其中,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水通道蛋白主要有AQP1、AQP4和AQP9。而AQP4在脑生理中的作用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CT定位锥孔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清开灵致精神症状3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清开灵致精神症状3例杨官成(山西省稷山县人民医院043200)清开灵为中药复方制剂,我科有3例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精神症状,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女,57岁,因头痛、恶心、呕吐住院,住院后诊断为脑室出血(7.5ml左右)。除常规治疗外,并加用清开灵40m...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我院1988~1991年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86例,均有较详细病史及实验室资料。我院测定血钙采用EDTA滴定法,正常值7~11mg(2.25~2.75mmol/L)。86例中,男15例,女71例。30岁以下36例,30岁~60岁30例,60岁以上20例。<2.  相似文献   
5.
50例小量脑出血的诊断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CT扫描技术开展以来,对脑卒中的诊断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临床上酷似缺血性卒中的一部分患者,实际是脑内的小量出血,现将我院1984年6月~85年12月急诊观察室收治经CT确诊的小量(积血≤10ml)脑出血50例,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男,52岁,因尿潴留伴发烧于1989年7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8.5℃,血压140/90毫米汞柱,痛苦病容,心、肺无阳性征,下腹部膨隆,膀胱区叩诊呈浊音。实检:血色素12g%,白血球12000/mm~3,中性78%,淋巴20%。拟为脊髓炎,给予导尿,激素及抗生素治疗,次日体温降至正常,仍不能自行排尿,详细追问病史,5天未大便,行肛门指诊检查发现西瓜籽梗阻,经指掏排出西瓜籽0.5公斤,尔后二便功能恢复正常,自觉症  相似文献   
7.
自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CT定位锥孔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3 0例 ,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由头颅CT扫描证实为天幕上脑出血 ,排除瘤卒中 ,出血性梗死及血液病出血 ,均于发病 2 4h~ 3d内行血肿碎吸术。本组 3 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5 1~ 70岁。1 2 方法 术前均经头颅CT检查 ,采用陈氏简易定向方法 ,以最大血肿影像层面为靶点 ,以陈氏〔1〕发明的碎吸机进行碎吸 ,每次抽血量 <原血肿量的 70 %,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  相似文献   
8.
颅内压增高是脑血管病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积极应用脱水药降低颅内压和防治脑疝是急性期治疗的关键。而甘露醇是治疗脑血管病高颅压的重要而有效的药物之一 ,但短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甚至很多病人死于ARF而非原发病 ,现将甘露醇相关性ARF的研究综述如下。1.大剂量甘露醇所致ARF近年来 ,发现甘露醇具有潜在的肾毒性 ,可引起实验动物的渗透性肾病 ,甘露醇对肾血管有双重影响 ,小剂量可使肾血管扩张 ,大剂量则可引起肾血管收缩[1]。临床上屡有甘露醇引起ARF的报告 ,其发生率并不低。国内有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多种危险因素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测定91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7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糖、血脂、有无颈动脉斑块,并调查高血压病病史、吸烟史等。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单因素、多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两因素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加模型。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年龄、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吸烟、饮酒、颈动脉斑块、CRP、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引入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得出CRP、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吸烟具有统计学意义(OR>1,且OR 95%CI不包括1;P<0.05;),且高CRP和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吸烟等分别存在着统计学和生物学上的协同交互作用。结论 CRP、颈动脉斑块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影响其他危险因素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高CRP和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吸烟分别存在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多种危险因素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测定91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7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糖、血脂、有无颈动脉斑块,并调查高血压病病史、吸烟史等。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单因素、多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两因素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加模型。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年龄、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吸烟、饮酒、颈动脉斑块、CRP、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引入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得出CRP、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吸烟具有统计学意义(OR〉1,且OR 95%CI不包括1;P〈0.05;),且高CRP和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吸烟等分别存在着统计学和生物学上的协同交互作用。结论 CRP、颈动脉斑块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影响其他危险因素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高CRP和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吸烟分别存在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