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美托洛尔与毛花(f4地黄)苷快速控制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120次/min).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毛花苷组各34例。美托洛尔组首次剂量给予5mg缓慢静注,观察15min。若心室率〉100次/min或下降〈20%,则追加5mg。最多给药10mg。若血压〈90/60mmHg,则停止试验;毛花苷组首次剂量给予毛花苷0.4mg或0.2mg缓慢静注,若心室率〉100次/min或下降%20%,则追加0.2mg。观察两组用药后10min、30min、60min、90min和120min心率,血压及临床表现;同时记录用药后药物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h内的心室率与用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用药2h后美托洛尔组心室率下降幅度大于毛花苷组(P〈O.05);美托洛尔、毛花苷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2.4±6.7)min和(41.6士11.2)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美托洛尔、毛花苷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76%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2%。结论:静脉应用美托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短时疗效显著,患者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我们采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观察一种新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败血性休克大鼠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有明显增加败血休克大鼠血压的作用,且优越必硝基精氨酸,可能开发出新的NOS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均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饲以高脂饲料(不含维生素D3);C组:一次性给予大鼠维生素D3(30万U/kg体重)肌肉注射,以球囊损伤主动脉内皮和饲以含维生素D3(1.25×106U/kg)的高脂饲料;D组在C组的基础上饲料中加入5%壳聚糖。90 d后检测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NOS的活性。结果:(1)90 d后C组大鼠胸主动脉形成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仅饲以高脂饲料的大鼠胸主动脉结构未见改变,D组大鼠胸主动脉未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血管中内皮型一氧化合酶(eNOS)后三组较A组均活性下降(P<0.01),而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B组较A组无差异,而C组较A、B两组表达和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0.01),较之C组,D组的水平下降(P<0.01),但仍高于A、B组(P<0.01);(4)较之A组,B、C组的TC、TG、LDL-C水平上升(P<0.05~<0.01),D组的较C组下降(P<0.05~<0.01);B、C组的HDL-C水平较A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壳聚糖可通过抑制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吸收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通过对血脂的作用而间接发挥对NOS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液相合成法合成了由左旋精氨酸、左旋赖氨酸组成的硝基精氨酸-赖氨酸三肽HCl.Arg(NO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L-Arg)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L-Arg 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3组大鼠均予高脂饲料;动脉硬化组辅以维生素D3治疗,L-Arg组在饮水中另加入L-Arg治疗.所有大鼠在实验后7天行手术,90天后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NOS的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血清L-Arg水平.结果:①高脂血症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和L-Arg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增高(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上述4项指标在高脂血症组与动脉粥样硬化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高脂血症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L-Arg均无影响,补充L-Arg可使其明显增高(P<0.01,VS其余3组).③胸主动脉HE染色,动脉粥样硬化组动脉形成明显的具有脂质聚集、炎性细胞聚集、钙化等特点的斑块,高脂血症组动脉结构未见明显的改变;L-Arg组动脉管壁有小的钙化和斑块,较动脉粥样硬化组减轻.④胸主动脉诱导型NOS(iNO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组均为阴性;动脉粥样硬化组为强阳性;L-Arg组为阳性.⑤血管中内皮型NOS(eNOS)活性高脂血症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及L-Arg组较正常对照组均下降(P<0.01),与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L-Arg组有一定的恢复(P<0.05);iNOS活性高脂血症组较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动脉粥样硬化组及L-Arg组均显著增加(P<0.01).⑥高脂血症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L-Arg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L-Arg组血清L-Arg浓度与其他3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结论:补充L-Arg增加了内皮功能,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减轻,但由于其对iNOS无作用,动脉仍形成斑块.  相似文献   
7.
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多因素引起的。从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的发病机制出发,介绍了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和小鼠模型建立的具体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时血小板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特点和活性.方法:大鼠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以普通饮食饲养;第2组饲以高脂饲料(不含维生素D3);第3组为维生素D3 3×105 U/kg一次肌内注射、球囊损伤主动脉内皮和饲以含维生素D3 1.25×106 U/kg的高脂饲料.90 d后检测大鼠血小板内NOS的表达和活性.结果:第2组和第3组大鼠血小板中内皮型NOS(eNOS)均较第1组表达减弱、活性下降(P<0.01),而第2、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诱导型NOS(iNOS)表达和活性在第2组与第1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第3组较前两组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结果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时血小板eNOS表达和活性受到抑制,而iNOS的诱导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一氧化氮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时一氧化氮 (NO)的特点并将其与单纯高脂血症进行比较。方法 大鼠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 10只 ) ,予普通饲料、饮水 ;高脂血症组 ( 10只 ) ,饲以高脂饲料 (不含维生素D3) ;动脉粥样硬化组 ( 10只 ) :维生素D33× 10 5U/kg 1次肌肉注射、球囊损伤主动脉内皮并饲以含维生素D31.2 5× 10 6U/kg饲料的高脂饲料。 90d后检测血管诱导型 (iNO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的表达及其活性。 结果  90d后动脉粥样硬化组大鼠胸主动脉形成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而高脂血症组的大鼠胸主动脉结构未见改变 ;高脂血症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血管中 ,eNOS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减弱、活性下降 (P <0 .0 1)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高脂血症组iNO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而动脉粥样硬化组则明显升高 (P <0 .0 1)。斑块中iNOS呈强阳性。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的eNOS表达减弱、活性下降 ,并在形成斑块时持续存在 ;iNOS只见于血管壁形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合成的硝基精氨酸 赖氨酸三肽 (以下简称新化合物 )在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上检测其对血压的影响 ,并对其作用机制作一探讨。方法 :1.盲肠结扎穿孔法 (CLP)建立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 ,检测新化合物对血压、血清一氧化氮 (NO)的影响。 2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 ,检测新化合物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抑制程度。 3 .大鼠离体主动脉条孵育 ,检测新化合物对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的抑制程度。结果 :1.新化合物 ( 0 0 1mmol/kg)明显升高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压至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注射新化合物、NG- 硝基 左旋精氨酸(L NNA)可使大鼠血清NO水平下降 ,新化合物较L NNA作用更明显。 2 .新化合物 ( 10 4mol/L)可显著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 (P <0 0 1) ,较L NNA作用增强 (P <0 0 1)。 3 .与L NNA相比 ,新化合物 ( 1 5× 10 4mol/L)对大鼠主动脉壁cNOS的抑制程度减小 (P <0 0 5)。结论 :硝基精氨酸 赖氨酸三肽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压有优越的升高作用 ,其机制在于选择性地抑制iN 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